【腾讯云】视频通信爆款 9.9 元起, 提供电商、教育、社交娱乐等多行业多场景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最快 1 天布局火爆赛道

文|西坡

我意识到自己不再年轻的一些时刻是,我不再排斥跟朋友聊一些玄学的的话题。要搁从前,我的唯物主义优越感一定会冒出来,现在不会了。不争了,虽然我自己并不相信那些玄学。

因为我发现很多时候玄学对当事人是有用的,而且没什么明显的毒副作用。同时你也没什么科学的理论可以替代玄学的作用。这个时候你为什么要撬动别人的心理支点呢?

比如一个人接连倒霉,你可以去分析他的认知有什么问题,性格有什么问题,但可能越分析他越没有自信,没有自信就更加容易继续倒霉。而这个时候他找大师算上一卦,大师说,你命里该有这一段弯路,马上就时来运转了。也许他信了大师的说法,心态变得阳光,敢于往外走出去,好事没准就真的发生了。

这种情况你觉得应该科学一点,还是迷信一点?我现在的想法是,如果迷信能让你变得积极起来,迷信一点也无妨。

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假如你遇到的大师是心术不正的,今天跟你说花三万破解一下,明天又让你花五万,利用你的心理割你韭菜。那你不如找正儿八经的心理咨询师,哪怕花点冤枉钱也有限。所以说迷信也要科学一点。

我思考了我们的认知系统之后,也认识到迷信确实是有一定合理性的。我们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太多了,要是每一件都按照最科学的理论来处理,光是记住这些理论就会让我们累死。博尔赫斯写过一篇小说《博闻强记的富内斯》,探讨遗忘的用处。

少年富内斯在一次坠马后获得了无限记忆的能力,再遥远、再细小的事都记得一清二楚。普通人一眼望去,可以看到放在桌子上的三个酒杯;富内斯却能看到一株葡萄藤所有的枝条、一串串的果实和每一颗葡萄。他说,“我一个人的回忆抵得上开天辟地以来所有人的回忆的总和。”

凭借这项超能力,他轻松地学会了很多种语言,但是总的来说无限记忆并没有成为富内斯的福音,反而成了他的诅咒。富内斯发现自己无法过滤或忘记任何信息,这使得他沉溺于细小的事物中,无法专注于重要的事务。“在富内斯的满坑满谷的世界里有的只是伸手可及的细节。”这篇小说的叙述者总结说,“思维是忘却差异,是归纳,是抽象化。”

当我们做任何抽象的时候,我们都一定程度脱离了客观世界,丢失了一些精确度。但如果我们陷在细节里,就会丢失结构与脉络,而结构与脉络才能给我们力量与方向。

举个例子来说,假如一个人为了解决自己的情感问题,花了很多的钱很多的精力去做心理咨询,或者自己去研究心理学。他最后可能对心理学的各种理论、术语、方法十分精通,但是他的日子一定会变好吗?我们即便假设他很有钱也很有时间,做这些事情没有造成额外的物质负担,我是想说,他掌握了各种前沿的、科学的心理学理论之后,在与人相处时可能变得更加专横,感情质量反而更差了。无知的时候,他可能还更加谦逊一点。

此外,我们现在的科学理论大多是关于客观世界的,关于主观世界的科学理论并不多,即使有,也是在非常局部的位置能做到比较强的可信性。对于心灵的研究,一定是未来科学的重点,但这里边最重要的其实是如何提出有效的问题。比如说,对于火箭我们知道它的目标是突破第一宇宙速度,可是对于一个人,他的第一宇宙速度是什么?他说我就不想突破你又能怎么样呢?不可能有一个火箭说,我不想飞,我就想躺着。

我有时候自己也会觉得,研究了各种数据、各种理论之后,觉得好像没什么指望了,哪哪都死气沉沉。但有时候偶尔看到一两句话,类似于这种“既然总有人要赢,为什么不能是我”,或者更高级一点的,“生命是不会任人思想的”,就会觉得未来的道路上好像出现了一条逻辑推演不出来的新路。你要非去解释这里边的作用机制,可能会发现这就是巧合,偶然,心理暗示。但你如果不去分析,而直接相信,那么这种暗示就是有力量的。迷信,但是有用。

所以我现在的人生态度逐渐变成,你们且分析着,我先信了。信了就得往前走,否则不是真信。

继续阅读

‍‍‍

内容分享:
【腾讯云】腾讯云图,像PPT一样简单的数据可视化工具。5元搞定数据可视化,模板丰富,拖拖拽拽就能做出好看的可视化大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