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0年的一天,时任中纪委常务书记的黄克诚正紧张忙碌地工作着,这时,一封群众匿名举报信摆在了他的案台之上。
拆开信封一看,只见华国锋的名字赫然出现在被举报人的信件当中。
来信人大致向中纪委反映了如下几个问题:
一是华国锋去江苏视察,外出沿途搞戒严,影响交通
二是中央党校的教授写信告发,有人把华国锋在中央党校作报告坐的椅子送到博物馆
三是山西群众写信反映,山西地方政府给华国锋交城的老家修故居,建纪念馆
这在现如今或许压根儿都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尤其对于身居高位的华国锋来讲,事情的严重性是可想而知的。
因此,黄克诚思虑再三后,便让工作人员先给华国锋去信一封,让他主动说明群众反映的这三件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并让他逐一回复清楚。
信件很快转呈到了华国锋的手中,华国锋打开信件后仔细阅罢,才逐渐回忆起这些问题的点滴。
原来,一次华国锋去江苏视察之际,当地省委领导在未经请示的情况下,擅自搞沿途警戒,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便。另外一次是他去中央党校作完报告后,党校工作人员也未在征得其同意的前提下,把他坐的椅子送到了博物馆展览。
最后一件事情反映的是山西当地政府给他修缮故居一事,经了解,这其实是一件“乌龙”。当地政府并没有给他修缮故居,而起房子的是他的哥哥,但为了考虑影响,华国锋还是让哥哥停止了施工。
然后,华国锋先后给江苏省委和中央党校打了电话,批评了他们这种作风,同时给黄克诚复信一封,解释了三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讲述了事情最后的处理结果,并作出了深刻的自我批评与检讨。
其实,也就在中纪委给黄克诚送去信件之际,黄克诚也成立了专案调查组,打算两手抓。只是当华国锋的来信把这几件事情妥善处置后,黄克诚这才取消了专案组的调查计划。
不过,为了告诫党内同志,黄克诚还是转头发布了一道指示:调查组可以不去了,但要把华国锋的信登在《党风党纪》刊物上;并建议中央发一封信,告诫全党要防止新的个人迷信。
1980年10月23日,中共中央下发《转发华国锋同志的信的通知》,指令今后在公共场所不得再悬挂华国锋的像和题词,自此以后“英明领袖华国锋”的题词和肖像逐渐消失在公众视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