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尔作为全球知名的PC制造商,在整个2023年表现不尽如人意。
2023年3月,一份关于戴尔“抛弃中国供应链”的详尽计划被曝光,该计划明确指出,戴尔将在2025年开始排除使用中国内地的中下游供应链,2026年开始逐步停止在中国的零件采购,最终在2027年实现其在美国销售的产品完全脱离中国制造。
根据各方分析来看,戴尔此举的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是自身的市场调整和竞争策略,目前PC市场出现了饱和和萎缩的趋势,为了应对市场变化和竞争挑战,戴尔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转型,包括放弃直接销售模式,扩大销售渠道,进入服务器、存储、云计算、软件、服务等领域,试图打造一个全面的IT解决方案提供商。
在这种市场背景下,戴尔可能认为“抛弃中国供应链”是一种更合理和更有利的市场调整和竞争策略。
另一观点是,戴尔作为美国最大的PC品牌之一,不得不遵守某些方面的规定和要求,否则就可能面临法律诉讼和经济打压。如果戴尔继续使用中国供应链的元器件,则可能触犯某些特殊的制裁和惩罚。
此外,中国制造业环境的变化和相关元器件门槛的提高也是戴尔考虑“抛弃中国供应链”的原因之一。
但是,一个客观事实是,戴尔PC产品曾在中国市场占据第二的位置,且中国市场为其贡献了大量的营收,“吃饭砸锅”的行为势必会引起了消费者和市场的不满。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的数据,戴尔在中国的PC出货量已经连续下滑,一季度暴跌45%,二季度再跌52%,市场份额已经下滑到不足8%,被华为等国内品牌超越。在服务器市场,戴尔的份额也已经下滑到5%以下,浪潮、新华三、中兴等国产品牌更受青睐。
同时戴尔的财务状况也受到了影响。在其第三季度财报中,戴尔的收入同比下滑了12%,其中PC业务的损失达到了11%。
事实上,关于戴尔“抛弃中国供应链”的详尽计划到底存不存在、戴尔官方是否真的铁了心放弃中国市场,都来自第三方的媒体报道,戴尔官方并未进行明确说明,而面对各类报道,戴尔官方也并未进行公开否认或者声明。
如今,面对出货量下跌、市场份额暴跌、财务状况下滑等现象,一直保持沉默的戴尔终于发声。
日前,在戴尔进入中国25周年庆祝活动,戴尔全球资深副总裁吴冬梅接受采访时公开回应了关于“抛弃中国供应链”的传闻。
吴冬梅明确表示:“我们从未发布过任何上述所谓‘信息’或‘评论’。戴尔在全球范围内的行为准则就是不对‘谣言’进行评论。这是我们一贯的立场。但遗憾的是,这种态度被错误和片面地解读成‘不评论即是确认’,甚至有人捏造‘相关消息来自戴尔官方’。可以明确地告诉你,这些传闻绝对是‘谣言’!”
同时吴冬梅还强调了中国市场对于戴尔的重要性,表示戴尔期待未来继续在中国发展。她提到,戴尔在厦门、成都、昆山设有三大生产基地,产品供应全球。这些基地属于完全自营,戴尔还是2023年厦门第一大制造业企业、2023年成都第五大制造业企业。
作为全球知名的电子产品制造商,戴尔回应“抛弃中国供应链”的传闻显然有些太过滞后了,这也引发了不少网友的质疑,此次回应是否是无奈之举。当然,这一点我们就无从考究了。
不过从目前的戴尔的表现来看,至少在中国市场,他们表现出坚定的决心,不愿轻易放弃这个具有巨大消费潜力的市场。近期,他们积极研发并推出了一系列新品,明显在尝试跟上其他厂商的步伐,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具有性价比的产品。
但未知的挑战和可能的风险仍摆在戴尔面前,这一切,只能交给时间和市场去评判。戴尔公司的未来走向,以及他们能否在中国这个关键市场上立足,都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好了,本期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大家还有什么想了解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注:文中图片部分来自官网搜索,侵权删图;本文系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