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看的关注微信公众号:记忆承载,方能阅读“潘金莲职场历险记。”
我很少有这么正经的说一件事,一般情况下,我都是带着戏谑,调侃的味道。
比如我常说,读书读不出也不要紧,白领早已是红海,卷得要死,广阔的蓝领空间等着你发育。
当然,这话只是说说,毕竟做蓝领累呀,白领还能划个水,摸个鱼,带薪拉个屎,蓝领你怎么摸鱼?
流水线上那是计件制的,多劳多得,少劳扣钱,摸鱼?那你干脆别干了。
白领停下来能到办公室门口抽根烟,扯个蛋,蓝领停下来,生产线能停下来么?
哪怕是装修工人,膜不给人家贴完,人家客户会付钱么?
码农一个BUG解不了,还可以东拉西扯开会推诿,你空调没给人装好,谁会付你钱?
白领还可以滥竽充数,蓝领那是硬功夫,真本事。蓝领里面能挣着钱的,一年几十万上百的,搁在白领的队伍里,那都叫大拿。
问题是,白领的专家队伍里可以有一半以上,甚至更多混日子的,就是没有真本事,靠混的。
蓝领的专家队伍里,咋混嘛。
所以我那天讲,我说高考如果你能进得了8%,还是要考虑白领的路,极限位置在16%。
白领这个市场的整个岗位的实际需求,估摸着就在10%左右,这里面还看得过去的工作,不会超过3%的。也就是说,另外7%都是没钱也没前途的。
这也就是说,你看着50%的高中生都上了大学,实际上,等他们毕业后,在抢的,是那3%的工作。
所以我说,如果你是前8%,也许你抢到那3%的工作的概率,还能稍微大些。
这真的很重要,如果读者里面有高中生,初中生,或者家长同志,听清楚了,我是掏心掏肺说下面这番话的。
人这辈子,有三个出身。
第一个出身是你爸妈。
是啥就是啥,你改不了的。
第二个出身是你高考考取的学校,俗称第一学历。
你后面考研考博可以刷简历,可以向上谋求,问题是,这个第一学历,跟你一辈子。
我们说高考一考定终身,那是假的,但是,这个第一学历是你的第二出身,这是真的。
有的人考砸了,只能上一本,就是前16%,他觉得复读一年可以上985,就是前2%,他宁愿复读。
原因就在于此,你花八年复读,那是二球的行为。但是你花一年复读,可以把第一学历,或者讲你的第二出身从一本拉到985,还是划算的。
第三个出身是你以应届生的身份参加工作后的第一家公司。
你的应届生身份是本科那就是本科后的第一家公司,是研究生,那就是研究生毕业后的第一家公司。
你去一家知名企业,未必真能学到点什么,但是你工作几年,无论是去创业型公司还是去小公司,都是降维打击的。
你满嘴胡诌些什么大厂里听来的术语名词,那些小老板就是崇拜的不得了。
他们也不是傻,不一定相信什么来自大厂的成功经验,他们也清楚,成功不可复制。
问题是,架不住整个环境信呀。
你说一所职业培训学校,想不想招一批清北的老师?想不想挖几个学霸入学?
太想了,这就叫示范效应。
校长招生的时候跟家长们吹,咱的老师可都是清北毕业的,咱的学生,可是有几个学霸的,人家学霸放着好大学不读,都要来我们职业培训学校,你说我们有没有吸引力?
你还不上赶着掏钱报名?
小老板们要的就是这个效应。
你是不是最能干活的没那么重要,干活的有的是,你是不是能拿得出手,才重要。
你拿不出手,怎么让你当经理呢?怎么带你见客户呢?
客户又没有时间蹲在你家里看你到底会不会干活,他需要的就是一个噱头呀。
所以那些大厂出来的,虚头八脑,什么都没干过,也能做空降兵,到了小公司当经理,就这个原因。
市场需要这个。
但是反过来,如果你大学一毕业,没有进名企,你去小公司熬几年,提拔嘛,不提拔你,因为你是本土培养的,外来的和尚才会念经。
如果你们这家小公司不能靠自己从小做大,最后上市,那你几乎就卡住了。
可是大部分小公司都没有这么幸运,应该说,绝大部分,99.99%的小公司都没这份幸运。
于是你只能在小公司干几年,再次谋求递简历去大公司,去名企。
一来一去,你比你那个一毕业就进名企的同学,晚了好几年。
而且你想想,从小公司进民企,靠什么?这回靠的可是真本事了。
你不是真有本事,人家大厂为啥要用你呢?人家最不缺的就是吹牛扯淡的。
社招比校招难,就难在这里。
本来你可以靠忽悠的,以校招的方式进名企,其实自己啥也不会,就练了张嘴,进大厂后再练几年嘴,就空降去小公司当经理了,具体的事情有人干,你已经是管理层了。
现在呢?原本的偶像派,只能变成实力派。你得在小公司里真刀真枪,七进七出,立下不世奇功,然后才能被大公司招进去。
那你图什么呢?
能受这么多苦,当初为啥不好好读书?不好好找工作?
你把后来吃的那些苦,那些被生活折磨的苦,稍微匀一点给到学生时代,咬个牙,努把力,考个985啥的,不就有个第二出身了?
进了大学校园,不要沉迷于打游戏,好好找工作,毕业后进个名企啥的,不就有第三出身了?
第二出身,第三出身拿到之后,随便你浪,后面有的是时间浪,有活交给下属干,有功劳你自己去抢,这样的人生不美好么?
为什么要让自己的后半生活得那么遭罪呢?
我们经常讲产业链上游中游下游,很多人不理解什么意思。
很多年前,我和一个合作伙伴聊天,某外企的部门经理,他是个博士,非本行业的博士,觉悟得早,跑路切换到了我们行业。
他们公司在国际上还是蛮有地位的,排名还在华为之前,如果那些年看的话。
当时我俩在他们公司楼下聊天,他跟我打了个很粗俗的比方。
他说,任何行业,你看透了,最后都是伺候客人的,但伺候客人也分的,高级应召和那站街的,能一样么。
这番话的意思,用咱们之前聊过的金瓶梅话题来解读,就是潘金莲与孟玉楼。
你觉得小潘同学差哪儿了?她是工作不勤奋还是汇报不积极?
你看过原著就知道,西门庆根本就不拿她当人,个中种种,无法描述,但是反观孟玉楼,人家也伺候西门庆,可是相对来说,有尊严多了。
为什么?因为出身不一样。
人家孟玉楼最初是良家女,是前任的正妻,做了寡妇再嫁西门庆的。
她潘金莲是什么出身呢?说到底,在西门庆家里,只拿她当粉头。
用销售的话讲,拍马屁和舔,能是一回事么?
拍马屁,仅仅是一种氛围,舔,是要你的头,低下去的,舔下面还有舔不着,舔不着下面还有舔不着也得硬舔,你知道越往下,有多痛苦么?
这就是上游,中游,下游,企业有区分,人的位置,也有啊。
谁不想让自己活好一点,谁不想让自己的家人活好一点啊?
人这辈子,最可怜的是什么?
就是有机会的时候,过来人给你说一千遍,你当耳旁风,等你明白了,已然没有了机会。
秦可卿的弟弟秦钟,他是到了阴曹地府,忽然明白什么?
明白平日里自以为的风流倜傥全无用,你搬出权势,连阎王爷也得拱手绕让,你搬不出权势,再自命不凡,也是白搭。
于是秦钟泪眼婆娑托梦给贾宝玉,要读书啊,要上进啊,连地府也是只认衣冠不认人的呀。
可惜怎么样?可惜他已经没有这辈子了,而还有这辈子的贾宝玉,要等到流落街头当乞丐,在地上捡拾馊了的粥时,才能发出痛苦的感慨。
悔不听,悔不听。
人这辈子,给到你机会了,你就再也莫怨天怨地,说到底,是你自己作得来。
你想想潘金莲,她有机会么?命运给过她哪怕一个机会么?
她不是不勤奋,不是不要强,不是不努力,是命运对她太残酷。
她九岁就被卖了,十几岁二次被卖,屡屡与人为奴,还被迫强行嫁给武大郎。
人这辈子最可怜的是什么?
是根本不给你努力的机会。
我每次翻开金瓶梅,都会想,如果那个9岁的孩童潘金莲,不是被卖为家妓,而是给她一本书,给她一个学习的机会。
那孩子眼里,得闪出怎样灿烂的光啊。
要看的关注微信公众号:记忆承载,方能阅读“潘金莲职场历险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