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培养高精尖的军事人才,以对抗来自美国的敌人,建立了一所大学,
为朝鲜战场提供支持和培养军事人才。
1953年,抗美援朝胜利,志愿军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美国,之后彭总回国到哈军工视察,虽然学校还未正式开学,但是各项教学已经走上了正轨。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院长陈赓早已经接到了通知,带领着哈军工全院教职员工和学员,等待着彭总的到来。
全院师生们的心情也十分的激动,等待着与英雄领导的会面,在完成视察工作后,一行人便来到食堂吃饭。
陈赓与彭总有着深厚的战友情谊,对彭总十分的了解,知道他不喜欢铺张浪费,食堂准备的就是平时吃的大锅菜,但是师生们非常的热情,彭总也十分的高兴。
可是当彭总进入食堂后,看到座位上的一个年轻学员,立马变了脸色,看向陈赓厉声喝道:“他是谁?有什么资格坐在这里”。
这个学员究竟是什么身份,一向温和的彭总会对学员发如此大的火?
毛主席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非常重视国防建设,并强调了建立强大的国防军和实现国防现代化的必要性。
为了提高国防实力和培育军事人才,决定创办一所集各个兵种和学科于一体的高等军事学校,以培养自己的军事人才。
1949年底,毛主席和周总理在莫斯科与斯大林会面,并讨论了建立军事学校的设想,斯大林表示愿意提供支持,并将这一设想回国后列入日程。
然而,突发的朝鲜战争爆发让毛主席认识到加强国防现代化的迫切性,党中央随即决定立刻组建军事工程技术学院。
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面临着外部安全威胁和战略挑战,党中央决定立即加快国防现代化的步伐,创建军事工程技术学院。
1952年6月,陈赓被任命为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首任院长,他领导团队进驻到哈尔滨的冰天雪地、荒原地区,开始了艰苦的筹建工作。
哈军工的建立为中国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和军事人才,所以能够进入哈军工学习的都是军队里优秀干部,可是为何彭老总却对他横眉冷对呢?
彭总在战争中十分的出色,被称赞是“十大元帅”中最会打硬仗的一位,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彭总一生结婚了两次,但没有亲生子女,他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革命事业上,这无疑是对他个人而言的一种遗憾。
虽然彭总没有自己的孩子,但是他抚养了多个侄子侄女,其中一个侄子就是彭启超,他的身世非常的凄惨,因为叔叔是彭总的原因,他的父母也被国民党列为了头号追捕人物,一直懂多西藏,在彭启超出生时,他的父母正在逃亡的路上,临时搭了一个草棚子,才将他生了下来。
彭启超就在逃亡中长大了,在他几岁的时候,他还会帮自己的父亲和二叔放哨,但是最后彭启超的父母还是在他的面前被敌军打死了,他的父母将他藏在身下才躲过了一劫,最终幼小的彭启超只能去投奔二叔。
彭总没有自己的孩子,于是格外的心疼这个侄子,彭启超在逃亡的过程中,吃了上顿没下顿,留下了胃病,彭总就总是省着自己的口粮换成细粮给彭启超吃。
后来在彭启超完成学业后,彭老总直接把他放到了警卫部队,成了一个小兵,在彭启超的身上充满了韧劲,他不怕辛苦,不怕劳累,口碑非常的好。
1944年王震南下抗日,彭总询问彭启超想留下来,还是想去打仗,彭启超没有丝毫犹豫说自己想去前线,彭总非常欣赏侄子的态度,他自己就是在战场上厮杀过来的,自然不希望侄子是一个纸上谈兵的绣花枕头。
彭启超跟随着彭总上了前线, 成为了一名优秀将领,他在战斗中表现出色,并带领众将士勇往直前,冲锋陷阵,尽管他在战斗中不幸负伤,但幸运地没有伤及性命,荣获二等功。
在战争结束之后,因为是军队里的优秀年轻干部,便成了重点培养的对象,被选入到哈军工学习。
彭总从前线回来之后,便来到了哈军工视察工作,可是当彭总进入到食堂之后,看到彭启超,便皱起了眉头,对着陈赓喝道:“他是谁?有什么资格坐在这里”?
陈赓立马明白了怎么回事,他急忙和彭总解释道:“老总啊,你侄子彭启超已经好久没有见过你了,你也没有时间,我就把他叫过来吃个饭,说说话嘛”。
彭总一听,更生气了,彭启超就是普通的学员,也不是最优秀的,如果他有能力成为优秀学员代表,也说的过去,可是现在让他来吃饭就不对了。
没办法陈赓只能安排工作人员将彭启超带离了餐厅,事后陈赓向彭总解释,可是彭总却认为,不能让彭启超因为自己的叔叔是志愿军司令员,就享受特殊待遇,这样对他是非常不负责的,骄傲过头就会目中无人。
其实开始彭启超是不愿意来的,他了解自己叔叔的性格,知道自己过来吃饭,他会不高兴,但是陈赓觉得家人好久没有见面了,也是难得的机会,便拉着他来了,本以为彭总看到侄子会高兴,结果没想到却发了一顿脾气。
彭总吃过饭准备离开的时候,陈赓再次提起,要不要私下见彭启超一面,但是还是被彭总拒绝了,他不想搞特殊。
彭总的家风非常严,对彭启超的要求也十分的严格,但是同时他也对彭启超寄予了厚望。
彭总的不搞特殊化的观念在部队中确实是人尽皆知的,他倡导的这种理念意味着不给特权,不做特殊对待,而是要求每个人都平等对待、平等机会、平等待遇。
彭总的侄子侄女对叔叔的观念非常支持,并理解叔叔的苦心,他们认同年轻人需要靠自己的努力来闯出一片天地。
在他们看来,在温室里长大的花朵并不能发挥出什么实际作用,因此,他们也继承了彭总的行为观念,将其传递给自己的孩子。
彭总及其侄子侄女的思想传承和教育方式都强调了平等、公平和奋斗的价值,他们的行为与彭总的思想一脉相承,鼓励年轻人依靠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它也反对特权和特殊待遇,倡导每个人都能够平等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