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2000+节点无盲区覆盖,注册即可免费使用

台防务部门要将民防组织变成游击队,可别忘了,面对的是游击队鼻祖。

近日,台防务部门负责人邱国正将岛内民防组织定性为“游击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邱国正最近称,台军有陆海空军,“如果从战斗观念来看,黑熊部队会变成游击队”。所谓“黑熊部队”,是台湾地区“民间勇士”的俗称。台湾地区企业家、联电前董事长曹兴诚曾经放话称,要提供30亿新台币打造30万黑熊部队神射手,反抗两岸统一。

台湾还有个民防组织叫“黑熊学院”,院长台北大学犯罪学研究所副教授沈伯洋回应称,“‘黑熊学院’培养的人力不是游击队,而是建立后勤,邱国正的看法有误会”。但在台湾防务部门的规划里,台湾的民防组织将来都要变成游击队,来对抗大陆的武力统一军事行动。

岛内的“民防组织”数量还是不少的。台“民防法”规定,各县市成立民防总队(由首长担任指挥)、乡镇区成立民防团(由乡镇区长担任团长)、铁路、港口等重要设施组织单位员工成立特种防护团,以及100人以上学校、公司等成立联合防护团。

一共有四级民防单位。分别有守望相助队、救难协会、救助协会、急难协会、山难协会、水上救生协会等。截至2022年,台湾民防单位注册志愿者达42万人。台湾防务部门要把他们都当作炮灰利用起来。

然而,台湾防务部门真要靠这些“民防人员”组成的“游击队”和解放军对抗,那就太不自量力了。

要知道,人民解放军就是从游击战起家的。毛泽东在1928年就提出了游击战16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这16字方针至今仍然指导着解放军的作战思想,解放军的基因里面就有游击战的各种战法。台当局想用“游击队”对付中国大陆,就是班门弄斧,关公面前耍大刀。

台当局的这些“民防人员”目前受到的培训几乎为零。民进党当局宣布明年义务役恢复一年期后,要求民防训练更加注重战时,70%的演习专注于战时场景,30%的演习则针对自然灾害场景。民进党当局等于这是把台湾民众往火坑里推。民防人员就是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军事训练,那也是一群散兵游勇、乌合之众。他们可能会对解放军的军事行动带来一些阻碍作用,但在强大的攻势面前,就算撑得了一时,也撑不了多久。其直接的后果,就是徒增民防人员的伤亡。

一个简单的逻辑推理是,当解放军大军已经攻上台湾岛,到了城镇作战的阶段,“台独”分裂分子绝对是大势已去了,任何顽抗,都是无谓的牺牲。如果有台湾民众不明就里,主动充当“台独”的炮灰,那是自食其果。如果造成巨大的民众伤亡,这个责任要由“台湾当局”来负。

眼前的例子就摆在这呢。如果把战争的正义性、非正义性放在一边,从军事角度而言,哈马斯全民武装的程度不知道要比台湾高多少倍,但是在严重的实力不对称情况下,根本无法有效抵挡以军的进攻。而解放军维护统一的军事行动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台湾当局”想利用民防组织与台军一起负隅顽抗,纯粹是以卵击石、螳臂当车。

内容分享:
【腾讯云】9.9元体验2万分钟实时音视频通话,支持1对1或多人音视频通话,单房可支持300人同时在线,10万人同时观看;全平台互通高品质通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