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这辈子,起码得喝下了千斤白酒。”
他甚至还曾直言,没了烟酒活不下去。
对医生的叮嘱毫不在意,几度住院。
“烟酒成性”的演员李琦,如今究竟过得怎么样了?
1
都说于谦老师人生三大喜好:
“抽烟、喝酒和烫头”。
但在这位老戏骨面前。
连于谦老师都是“小巫见大巫”。
“在我面前,八两之前,那就不算喝酒。”
不仅如此,一天两包烟都是常态。
起初大家也会以为他是在“吹大牛”。
但真当李琦住进医院的时候,网友不禁直呼:“真是个狠人!”
抽烟喝酒倒是小事。
只是像李琦这样,都已经不叫爱好。
谁家好人把抽烟和喝酒当“饭”吃?
明明才六十多岁。
但看起来就是像七八十的样子。
长得显老倒也不说。
还是和自己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
而李琦也终于有一天,为自己的“任性妄为”付出了“代价”。
大半辈子都在和烟酒作伴。
甚至面对医生的多次叮嘱都毫不在乎。
怎么会突然“转了性”?
李琦究竟经历了什么,让他狠下心戒掉了“此生挚爱”?
2
李琦出生在山西。
但却从小在陕西长大。
粗狂的长相和细腻的性格。
也确实符合“西北男人”的特点。
而他从小,就是一个不让父母省心的家伙。
父亲工作忙碌,没有心思管教李琦。
因此说李琦小时候是顽皮都有些收敛。
简直就是“顽劣至极”。
而他也成为了“最不被看好的孩子”。
但万万没想到,李琦反倒为自己的未来,拼出了一条路。
李琦生活在一个动荡的年代。
尽管在家经常因为不听话受罚挨打。
可总归是个“大少爷”,没干过粗活累活。
然而被下放到乡下之后,种地、挑粪也都成了平常事。
也正是这段经历,让曾经顽劣的李琦迅速成长。
为了早日摆脱在乡下的生活。
李琦每天忍气吞声。
他发誓一定要找到“拯救”自己的方法。
只能说,老天还是眷恋他的。
1970年,陕艺剧院公开招生。
李琦当时只有一个念头。
只要能离开农场,去干什么都成。
万万没想,他的这个愿望很快就实现了。
李琦本抱着“试一试”的念头参加报名。
却不知怎么,同行的伙伴只有他一个被录取。
当时的李琦对生活燃起了新的希望。
但现实却和他理想中的样子“天差地别”。
尽管剧团的工作十分体面。
可当时的节目活动都被迫中止。
而李琦也从只能在剧院打杂。
有机会了,才会被老师传授表演经验。
也因此,李琦学会了其他养家糊口的技能。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
1991年,李琦参演话剧《白居易在长安》。
竟然还因此意外斩获了“梅花奖”。
只是短暂的辉煌脱去之后,李琦依旧陷入了“尴尬”境地。
3
他带着妻儿来到了北京。
但他一切都想的过于简单。
寒风冬日,一家人只能在防空洞中度日。
不仅如此,当时影视剧正在兴起。
话剧等传统艺术都遭到了强烈冲击。
李琦不得不转行,奔波在各种剧组之间。
然而代表作颇少的他,却连一份像样的简历都写不出来。
有时候能混到一个龙套角色,他都要谢天谢地。
生活的压力让李琦心生逃避。
他不愿把这些抱怨带给妻子。
只能独自在外面抽烟喝酒,缓解忧愁。
久而久之,烟酒就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
好在年轻时学到的手艺多。
不拍戏的时候,他就四处打工。
只要能挣钱,什么活他都干。
但哪怕如此,李琦都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
幸好在40岁那年,他遇到了改变他一生的“贵人”。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七年之久。
而在此期间,李琦结识了老乡郭达。
也因此,他的演艺事业彻底发生了改变。
1995年,郭达邀请李琦共同出演了小品《打呼噜》。
正式这次合作,为李琦打开了“新道路”。
次年他就和句号等人再次登上了春晚的舞台。
至此,这个外表粗狂实则内心细腻的“老汉儿”,才终于被大众看见。
可纵然事业蒸蒸日上,李琦身上还有一个“致命”问题。
多年来的“陋习”已经不能轻易改变。
哪怕已经名利双收,李琦已经要坚持喝酒吸烟。
以至于子女和妻子对他的身体状况格外担心。
而李琦的“顽”也在他的骨子里,没有消失。
伴随着年纪越来越大。
李琦成了典型的“三高”老人。
即使病了也毫不在乎。
并且对于医生说的戒烟戒酒,戒荤腥。
他更是直说,不吃自己就要抑郁,子女劝也劝不住。
直到有一次,他被推进了手术室里。
几场大病下来,这个顽固的“小老头”终于理解了家人的“良苦用心”。
终于下定决心戒烟戒酒。
除此之外,他还发展了其他爱好。
“甩鞭子”“练书法”。
并且在家人的监督下,连小酌都不酌了。
结语
俗话说得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李琦早年的生活确实艰辛。
任谁住七年的“防空洞”,都会觉得生活无望。
但他却一条路不回头,势必要在演艺界闯出名堂。
只有自己不放弃,才会在机会来临的时候牢牢抓住。
如今老爷子已经69岁,家人健康平安就是他最大的愿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