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9年12月4日,一名穿着青灰色外衣的男人走出了北京的一所监狱。
这些人都是曾经位高权重的国民党军官,几年前他们被当作战犯押到了这里,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来到这里时,都不打算活着出去。
没有想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居然能够对他们这些战犯网开一面,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自由,每一个“战犯”脸上的表情都各不相同。
因为,在他们被关押的这段时间里,无论是外界的社会环境,还是他们个人的家庭,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些走出监狱的国民党军官一想到近些年来发生的事情,便会感到五味杂陈。
其中一些已经有“家室”的战犯,在出狱以后便开始关心起了家人的情况。
那么,这些国民党军官的妻子都怎么样了呢?在这些国民党军官被我军俘虏之后,那些曾经的官太太们又会做出怎样的反应呢?而在这些国民党军官出狱之后,他们今后的生活轨迹又将走向何方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慢慢地道来。
一 大难临头各自飞的“官太太”
当初,为了将国民党的军队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里,蒋介石想出了一个非常下作的手段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在他的要求下,一些国民党军官不得不将自己的家人接到南京居住。
这些国民党将领的妻子表面上是生活在南京的“官太太”,实际上,她们就是蒋介石扣押在南京的一批“人质”。
如果那些国民党将领在前线胆敢不听话,他们的太太和孩子都将面临“生命危险”。
因此,在功德林中的大多数“国民党战犯”在被俘虏后,都根本无法与自己的家人见面,他们当中很多人的妻子都被蒋介石手下的国民党官员一路带到了台湾。
有一些人在台湾一生活就是几十年,渐渐地也将她们身在大陆的丈夫给忘了。
王耀武算是国民党军中的“名将”,是蒋介石颇为倚重的几个“黄埔系将领”之一。
王耀武的妻子郑宜兰是福建人,比他小了四岁,虽然两个人的家庭出身存在较大的差距,但好在郑宜兰十分欣赏王耀武的才华。
因此,他们俩也算得上是一对十分恩爱的夫妻了。
根据王耀武的女儿回忆,因为父亲常年在外征战,家里的大小事务都由母亲负责操持。每次父亲回到家里时,母亲都会给父亲下一顿他最爱吃的“山东大饺子”。
王耀武到底还是底层走出来的军官,无论当了多大的官,他对生活的要求还是很朴素。
王耀武心里明白,妻子郑宜兰是福建人。按照他们的饮食习惯,一家人的餐桌上很少出现像饺子这样的面食。
但自从嫁给王耀武之后,王耀武每次都能吃到妻子亲手包的饺子。这其中的一番深厚爱意,王耀武自然也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1946年,蒋介石不顾国内各派政治势力呼吁和平的浪潮,公然挑起“内战”,好在我军的各个部队在毛主席的领导下早就有所准备。
所以,即便国民党的部队企图“先发制人”,但他们收获的战果却非常有限,战争进行到1947年之后,王耀武逐渐看出了战争的走向。
王耀武告诉妻子郑宜兰,自己将来会战败在共产党的手下。
所以,王耀武要求郑宜兰必须先带着孩子们跑到更安全的地方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