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上市公司龙元建设老板赖振元家族转让给杭州国资的股权完成了过户登记,赖振元的离场计划完成了第一步。
按照双方早前签订的协议,杭州国资接盘龙元建设分两步,第一步是受让赖振元家族的部分股权,第二步是认购定向增发。
转让股权是老板收钱,定向增发是公司收钱,很显然,这第一步应该是赖振元最关心也是最开心的,而且,卖价也很可观。
转让8.4%的股权,交易价约11亿,折合每股8.83元,而同时期龙元建设的股价也就5元出头,溢价了近40%。
不过,国资接盘的大戏也没能获得市场的追捧,现在,龙元建设的股价已来到2.72元,仅从账面来计算,国资已经浮亏近8亿。
实际上,第一步只是解放了原实控人赖振元家族,接下来的第二步才是获得上市公司控股权的关键,需要花的钱也更多。
根据协议内容,龙元建设将向杭州国资定向增发4.6亿股,增发价格是4.03元/股,杭州国资需要全额认购,对价大约18.5亿。
而完成这两步动作之后,杭州国资的持股比例可以达到29.54%,原实控人赖振元家族股权比例会被稀释到18.26%,杭州国资也就获得了实控人位置。
前后一共30亿,我们不能说这个价格贵,但这个接盘方式肯定不是最经济的。
我们可以简单测算一下,如果不受让股份,30亿资金全部用于认购定向增发,能否确保杭州国资获得实控人位置。
那我们就按照29.99%持股比例往回推算,可计算出最多只能增发6.55亿股,相应耗资26.4亿。
再看赖振元家族,一共持有4.9亿股,增发6.55亿股后龙元建设总股本21.85亿股,赖振元家族持股比例就被稀释到22.4%。
可见,只通过增发也是能保证杭州国资获得实控人位置的,总耗资还省了3.6亿,上市公司实际可获得的资金也多了8个亿。
说到底,国资救场救的应该是上市公司本身,而不是实控人,救场资金原本应该最大限度地进入公司账户,而不是分一部分让实控人揣到兜里。我们不敢妄测是否有内幕,但是国资接盘烂山芋也不能如此大手大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