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云服务器、云数据库、COS、CDN、短信等云产品特惠热卖中

在国民党的所有将领中,能让国共双方都称赞过的人并不多,王耀武就是一个。他曾经是蒋介石的爱将,蒋称赞他“善于带兵,有指挥才能”。我党高层则评价他为“国民党中少有的明白人”。

这两个说法都很正确,王耀武带兵打仗的确是好手,在土地革命时期曾率部击败过红军,方志敏、寻淮洲、胡天桃等著名红军领导人的牺牲都与他有很大的关系。在抗日战争时期,王耀武也多次重创日寇,打出了“抗日名将”的称号,军事能力非常强。

既然曾经伤害过我党,为什么又能被我党称作明白人呢?

这主要在于解放战争时期,王耀武不是那种顽固派,他告诉部下打内战不必拼命。这样的做法是很聪明的。

王耀武能有这样的心思,也就无怪他能成为首批特赦人员、后来还葬入八宝山革命公墓,并且他在被俘前做的两个决定,完美地展示了什么叫“明白人”。

王耀武1904年出生于山东泰安,本来家境殷实,供他读了十年的书。可惜在他19岁时家道中落,他只好辍学四处谋生。

1924年冬,王耀武听说黄埔军校在招生,受过多年教育的他认为只有革命才能改变中国,于是南下考入了黄埔军校第三期,成为蒋介石的“天子门生”。

黄埔军校的学生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那王耀武为什么能脱颖而出得到蒋介石的青睐呢?其实靠的就是与红军的对敌。

1927年是王耀武第一次与中共部队交手,时任第1军补充团少校营长的他奉命前往江西,参与堵截南昌起义部队。

他在战斗中的表现很好,引起了第1军军长刘峙的注意,很快就把他调到了22师胡宗南部担任营长。1930年3月,又是刘峙举荐王耀武成为了独立第二团团副。

不久中原大战爆发,王耀武在战争中屡立奇功,让刘峙认为捡到宝了,再次提拔他为独立32旅麾下的一个团长。独立32旅旅长是刘峙的侄子刘夷,可见刘峙是将王耀武当嫡系来培养的。

刘峙虽然识人的目光不错,但一家人军事水平太差,没办法给王耀武更大的舞台。

1932年6月,刘夷率独32旅奔赴江西“围剿”红军,一直被红军牵着鼻子走,损兵折将。这让蒋介石非常生气,让柏天民接替刘夷成为独32旅旅长。

柏天民到任后奉命开赴江西宜黄,然而进驻没多久便被红军团团围住。蒋介石一看不妙,就下令独32旅伺机突围。柏天明也有这个打算,但王耀武阻止了他。

王耀武直言:红军善于野战,我们只有三千多人,若是突围,必然会遭到全歼,死守尚有幸存之可能。柏天民一听觉得有道理,便决定死守,没想到他们在宜黄坚持了24天,坚持到了红军撤围。

柏天民在战斗中受了重伤,在蒋介石来医院探望时,他向老蒋描述了宜黄之战的经过,并且竭力推荐王耀武来接任独32旅旅长,这让蒋介石都产生了好奇之心。

于是蒋介石在南昌召见了王耀武,先是一番勉励,随后以严肃的口气质问为什么要抗命守城。

王耀武没有被吓到,回答得有理有据,把一些战争细节都还原了出来,蒋介石听得连连点头,认为王耀武是个人才,当即任命王耀武为补充第1旅少将旅长。

并且蒋介石很贴心地向王耀武解释,独32旅下面的副旅长、团长基本都是黄埔1、2期,肯定不会服一个黄埔3期管,补充第1旅士兵都是北方人,这样王耀武指挥起来也合适。

由此,王耀武在蒋介石心里有了很深的印象,开始飞黄腾达之路。

内容分享:
【腾讯云】ElasticSearch新用户特惠,快速实现日志分析、应用搜索,首购低至4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