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Lighthouse助力跨境电商业务扬帆出海

1972年1月10日下午1点,这个点是毛泽东惯例午睡的时间,毛泽东躺到床上没多久,突然从床上坐了起来,对一旁的工作人员说:“调车。”

说罢,还没等秘书反应过来,就一边大声说走,一边从床上爬下来,颤巍巍就往门外走。

秘书和卫士们都被这突发状况吓得不行,生怕年迈体弱的主席出了什么差错,急得额头都冒出汗,只能不停劝道:“主席,您就别去了......”

可毛泽东对此充耳不闻,直直往外走。

一名卫士见毛主席身上还穿着睡衣,便赶紧随手抓了一件大衣追出门外。

另一名工作人员冲到电话前,拨通后迅速道:“总理,主席,要亲自参加陈毅同志的追悼会,现在已经出门上车了!”

“好,我马上通知。”

随着毛泽东的专车缓缓启动,那边的周恩来又拿起电话:“通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通知在京的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通知宋庆龄副主席......都参加陈毅同志的追悼会。”

顿了顿,周恩来继续道:“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规格举行陈毅同志的追悼会!”

毛泽东的意外到来,推翻了陈毅追悼会的原定的整个规格和流程,也震惊了所有人。

陈毅弥留之际收到毛泽东口信

“一直向前......我们要战胜敌人......”

1972年1月4日,北京301医院的病床上,一位插着氧气管的病人双目黯淡,眼中光芒渐散,却还在用微弱的声音反复喃喃着这句话,令周围的人泪如雨下。

谁能想到这位躺在病床上形容枯槁、奄奄一息的病人,竟然就是昔日意气风发,驰骋沙场为新中国立下赫赫战功的陈毅元帅。

陈毅病重期间,叶剑英多次去医院探望这位与自己拥有多年患难之交的老战友,每次看到被病魔折磨得不成人样的陈毅,叶剑英都心如刀绞,可他纵有千般能耐,却不能阻止死神向战友缓缓伸出的魔爪,甚至连减轻陈毅的一丝痛苦都做不到。

他只有心里不断祈求能出现奇迹,让陈毅病情好转起来。

与此同时,毛泽东也在承受着巨大的精神痛苦,他大病了一场,自此身体愈发差了。

1月6日,当得知陈毅已经病危,毛泽东心情极为沉痛,精神状况肉眼可见地更消沉下去。

不久,毛泽东叫来了周恩来和叶剑英,向他们传达了一个消息。

此时的301医院,病床上的陈毅从昏迷中苏醒,女儿姗姗连忙凑上去,问父亲要不要喝口水。

陈毅疲惫地摇了摇头,用嘶哑的声音问女儿,叶帅来了没有?

也实在遗憾,此前叶剑英来探望过,但当时陈毅正处于昏迷,看着不省人事的老战友,叶剑英心酸又无奈,守了片刻后,便离开了。

在得知叶剑英已经走了后,陈毅似乎有些失望。

好在叶剑英时刻关注着陈毅的情况,听说陈毅终于苏醒后,又马不停蹄赶到了医院。

见到睁着眼望着自己的陈毅后,叶剑英泪流不止,一时语塞,他一边勉力恢复平静,一边泪都来不及擦,抖着手从口袋里摸出了一张纸条。

“我知道你在等什么,我给你带来了。”

说着叶剑英把纸条交给姗姗,让她念给陈毅听。

陈毅的夫人张茜听到纸条上的内容,眼泪唰的就下来了,她哽咽着对女儿道:“姗姗,快念,快念......”

姗姗赶忙趴到陈毅床头,对病重到已经无法出声的陈毅说,爸爸,你如果听到了叶伯伯的话,就闭闭眼睛。

陈毅闭了闭眼睛。

姗姗清晰缓慢的声音在屋内响起,话音刚落的那一刻,陈毅黯淡的双眼突然眨动了一下,表明自己听见了。

“再念一遍!”叶剑英和张茜激动地异口同声。

于是姗姗又念了一遍。

陈毅浑浊的双眼似乎露出几分欣慰之情。

接着,他闭上了眼,再度陷入昏迷,这一次他的双眼再也没有睁开。

深夜11点55分,陈毅与世长辞,叶剑英悲痛万分。

纸条上的话,是毛泽东亲自口述为陈毅平反的原话,让叶剑英代为转达,叶剑英抄到纸条上,就等着亲自念给陈毅听,因为他知道这是陈毅最大的心愿,如果无法实现,九泉之下也不能瞑目。

好在弥留之际,陈毅终于等到了这一刻。

那句“一直向前,战胜敌人”,也成了陈毅留给家人的最后一句遗言。

追悼会原定规格被推翻

陈毅去世后,其追悼会随即提上日程。

周恩来又叫来了几位老帅,几人共同商定后,决定由李德生牵头成立一个负责操办相关事宜的治丧小组,并担任追悼会主持人。

治丧小组成立后,担任组长的李德生把成员都召集到八宝山一间会议室开会。

会议上,李德生宣布了江青的一个要求:考虑到陈毅的组织关系已经转到了军委,追悼会将由军委牵头,以军委的名义举行。

悼词经有关部门定稿后,交由与陈毅一生知己的叶剑英,请他在追悼会上致词。

叶剑英默默接过这份追悼词,反复默念了几遍。

追悼词很简短,只有600字,一生伟绩丰功,末了却被归结于这短短一段话,令与陈毅并肩作战多年的叶剑英内心实在悲伤难平。

和他感受一样的,还有周恩来。

治丧小组成立、确定追悼会规格、拟好悼词稿,以上所有任务都在一天内就完成了,追悼会将于1月10日下午3点,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

当天中午12点,离追悼会还有几个小时,周恩来一直在中南海西花厅里来回踱步,饭菜被端上来,心事满腹的他也根本吃不下。

这次的追悼会原定规格,其实与陈毅同志的身份是极不匹配的,追悼会的参加人数只有500人,政治局委员都不一定能参加。

如此规格,对于陈毅这样一位为党和人民奋斗一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外交事业都作出斐然贡献的老革命家来说,实在太低了。

但也无奈,毕竟文件已经拟定,只能照办,周恩来对此心有郁结,却也无力改变。

但他依旧在焦灼着等待一线转机。

终于,下午近2点时,一声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西花厅的沉寂。

放下电话后,突如其来的巨大惊喜令周恩来手都在抖。

转机出现了,毛主席要亲自参加陈毅同志的追悼会!

周恩来兴奋过后,当即立断,马上拨通了中央办公厅的电话,要求大大提高陈毅同志的追悼会规格。

他报出一系列部门同志名单,要求所有同志,但凡主动提出要求参加追悼会的,都务必出席,又决定打破追悼会原本只请内宾的规定,托人转告西哈努克亲王,请他也出席陈毅外长的追悼会。

安排完这些,周恩来立刻撂下电话,坐着自己那辆红旗迅速往追悼会现场赶。

汽车一路风驰电掣,终于在毛主席抵达前赶到了现场。

周恩来忙得团团转,先是去了八宝山休息室把毛泽东要来的好消息告知了陈毅夫人,检查完休息室的陈设,从沙发到烟灰缸都瞧了一遍,又问了室温,一切都满意后,又去亲自视察了大厅的情况,连每个花圈的摆放位置都检查到位,还挨个跟工人和服务生握手慰问。

接着,周恩来准备独自去其他地方看看。

结果无意间一回头,望见自己身后缀着一条长龙,八宝山的领导、秘书、警卫员全都跟在后面,当下就生了气,斥道:“你们跟着我做什么,说了多少次了,不要我去哪就跟到哪,浪费时间,忙你们自己的事去!”

说着自己进了大厅,目睹周总理“训人”场景的工人们对总理更敬佩不已。

叶剑英对周恩来作揖

没多久,叶剑英也赶来了。

两人一碰头,在彼此脸上都看到了喜色,毛主席能亲自来参加陈毅的追悼会,无论对逝者还是生者都是一种极大的慰藉。

离追悼会还有一个多小时,在众人的翘首以盼下,毛泽东的专车终于驶进了八宝山大院。

周恩来赶忙迎上去,看到走下车的主席披了件大衣,里面穿的居然还是睡衣,本就病恹恹的面容上满是疲色,顿时心疼坏了。

面对着周恩来的关心,毛泽东叹了口气,说自己根本睡不着。

声音也有气无力的。

毛泽东长期缠绵病榻,头发胡须很久没好好打理了,又长又乱,还是秘书在汽车里用手给他整了整,才显得利落些。

不久,宋庆龄、徐向前、李德生、聂荣臻、西哈努克夫妇等人都到了,众人在贵宾接待室坐下,聆听毛泽东讲话。

张茜满眼热泪,颤着声不住问毛泽东:“主席,您怎么亲自来了呀?”

“我也来悼念陈毅同志嘛。”毛泽东紧紧握住她的手,“他是一个好同志!”

张茜难过道,陈毅病危时还想着毛主席您的寿辰,他进食很困难,但还是在12月26日那天强撑着吃了点寿桃和长寿面,遥祝您老人家健康长寿。

毛泽东的眼眶红了。

张茜牵挂毛泽东身体,忧心劝他还是坐一下就回去吧。

毛泽东却摇摇头,说不,接着就朝工作人员要了一块黑纱,戴在了胳膊上,表明自己参加追悼会的决心。

众人谈话期间还发生了一则小插曲。

叶剑英突然从座位上起身,轻手轻脚走到周恩来旁边,塞给他两张纸。

周恩来不解,边接过边轻声问道:“这是什么?”

叶剑英没有作答,只是双手抱拳作了个揖,一个请求意味十足的动作,然后就转身悄然回了座。

周恩来把纸展开一看,顿时明白了。

他抬眼望向叶剑英,叶剑英也正注视着他,两人的眼神相撞,一个满含坚定,一个欣慰不已。

这是那份悼词,原本应当由叶剑英致词,但眼下随着毛泽东亲临,追悼会的规格大幅提升,悼词虽然还是原来的短短600字,没有变动,但叶剑英临时决定把致词的对象给换了。

为了追悼会的隆重性,他将致词的任务交付给了周恩来。

如此一来,毛泽东亲自来到现场,又有了周总理的亲自致辞,两位最重磅领导人的加持,陈毅同志追悼会的规格和意义都将再上好几个层次。

叶帅的一番苦心,以及对陈毅老友的感情之真挚,令周恩来动容不已。

时间到了,毛泽东在旁人的搀扶下缓缓朝大厅走去。

他步履蹒跚,一边走,一边留意着走廊两边摆放着的花圈,还会凑到花圈前,仔细看一看挽联上的内容。

这一路上的花圈也勾起了毛泽东对陈毅的无限怀念,他想起了当年他们一起在井冈山并肩作战的日子,后来陈毅虽因伤势没能参加长征,却为红军建立起了强大的游击队伍,他在战场上的名声是多么的令敌军闻风丧胆,新中国成立后,陈毅也在政治外交军事多方面做出了不朽贡献。

于毛泽东,他是最亲密的战友,是难得的将帅之材,于国家和人民,他是杰出的领导。

想到这里,毛泽东怅然地叹了口气。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如今冰消雪融,青松又何在?

当毛泽东高大的身影出现在大厅,厅内顿时起了一片躁动,人们虽然强捺着内心的激动,但还是忍不住回过头去伸着脖子使劲往毛主席的方向看。

毛泽东生病后便深居简出,很少露面,很多领导干部很长时间都没有亲眼见到主席了,如今主席再次罕见现身,还是出现在陈毅同志的追悼会上,这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

毛泽东走进大厅的那一刻,一些领导同志从听到主席要来的那一刻就一直高悬的心终于放回了肚里。

大家都明白,一切都尘埃落定了,毛泽东的出现,是一个极强的信号。

毛泽东一生鲜少出席追悼会,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除了任弼时同志,从没参加过任何过任何领导同志的追悼会,而今天,他却亲自来为陈毅同志送行,可见陈毅在主席心目中的地位之重要程度,也是对这位老革命家毕生功绩的最大肯定,也是对其他和陈毅有着相似遭遇的老干部的支持与肯定。

内容分享:
【腾讯云】云服务器、云数据库、COS、CDN、短信等热卖云产品特惠抢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