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腾讯云图,像PPT一样简单的数据可视化工具。5元搞定数据可视化,模板丰富,拖拖拽拽就能做出好看的可视化大屏。

今年的除夕和大年初一,可能是过去几年中最有年味的,因为很多地方都把实施多年的“禁燃禁放”,改为“限燃”,允许在除夕、大年初一到初五、正月十五等特定时间,在划定的燃放区内,燃放烟花爆竹。包括之前实施“全域禁放”的地方,现在也允许农村燃放了。

从除夕傍晚开始,似乎是为了“发泄”之前几年不能放鞭炮烟花的“郁闷”,从城市到农村,各类鞭炮、烟花就纷纷上场。特别是除夕和大年初一晚上,无数个城市、村庄,都一直闪耀着色彩缤纷的烟花,把夜晚都点亮了。鞭炮烟花爆裂的声音,夹带着回音,震耳欲聋。

笔者所在的城市,除夕和初一晚上出门,感觉到处就像是“打仗”一样,先是火光,随后是爆炸的声音。各类烟花像是不要钱一样,被人们肆意点燃。

无论是放烟花的人,还是不花钱可以看烟花的人,绝大多数都很开心。不过在刚刚过去的除夕和初一,却有人发现,原本比较好的空气,却因为燃放烟花爆竹,变成了严重污染,有的地方发出了黄色空气污染预警,个别地方更是发布红色预警。

从空气质量指数图上可以看出,有很多地方的AQI指数都超过了300,个别地方更是超过500。而AQI指数高于300,就属于严重污染等级了。这种污染条件下,会导致健康人群运动耐受力降低,有明显强烈症状,可能导致疾病。

必须要说的是,燃放烟花爆竹,特别是像除夕、初一这样各地集中燃放烟花爆竹,势必会带来空气质量下降。即使是喜欢燃放、喜欢看烟花爆竹的人,也经常会被燃放产生的污染气体呛得咳嗽、流眼泪。鞭炮烟花燃放后产生的气体,包括大量的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各种有害物质,造成环境空气质量短期迅速恶化,并危害人体健康。

虽然说大多数健康的人,受鞭炮烟花污染的影响很小,但有的本身就有呼吸道疾病的人,却深受其害,以至于除夕、初一都不敢出门,只能紧闭门窗留在家里。

因此,有人就呼吁,希望能加强燃放烟花爆竹的管理,甚至最好恢复禁燃禁放。多地生态环境部门、卫生部门陆续发布通知,一方面给出防护指导,要求儿童、老年人和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等易感人群应停留在室内,停止户外运动,一般人群减少户外运动。

另一方面则提出,倡导大家不燃放烟花爆竹,在禁燃禁放区严禁燃放。浙江嘉兴、安徽池州等地要求禁燃禁放,春节期间不燃放烟花爆竹。

笔者认为,燃放烟花爆竹,的确会导致短时间内的污染,但这种污染一般很快就会得到缓解,因为集中燃放,只有除夕晚上、初一早上等少数几个时间段,不会说一直无限持续燃放。放完之后,只要有空气流通,很快烟雾就会散去。像初一晚上还是严重污染,到初二早上,很多地方的空气质量就又恢复成良好了。

因此,如果仅仅因为短短几个小时的“污染”,就再次呼吁禁燃禁放,显然是不合理的。燃放烟花爆竹虽然会带来诸如污染、噪音、着火、人员受伤等问题,但其既是春节不可或缺的符号,又受到绝大多数人的喜爱,深受大家的欢迎,可谓“瑕不掩瑜”,再提出禁止,就不合理了。

内容分享:
【腾讯云】网络产品专场特惠,流量包1分钱起,负载均衡7.3折起,最高可领299元NAT网关代金券,速来抢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