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1年的那架飞机,虽然在蒙古坠落,但引起了中国的轰动,这在当时算得上新中国最大的事件了。
先前林总地位极高,此事之后就成了反面的典型。那么,战争年代那些老战友、老同志,对于这个结局又是如何评价的呢?
林总出自朱毛红军,且长期是朱毛在军中的代言人。他能在23岁当上军长,与毛主席的提携是分不开的,毛主席是林总的伯乐、老师,从井冈山会师到1971年,两人相处了43年之久。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虽然在历史长河中,主席与林总也有过多次分歧,但两人还是有些特殊的情感存在。
主席得知林总走上错路中的最后一步时,沉默了很久,半晌他才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
据主席身边的汪东兴回忆,当时主席既吃惊又无奈,表情还有些不自然。虽然主席没有说,但此事对他的打击很大,不久后他就病了一场,人也苍老了许多。
朱老总跟林总相识的时间还要更长一些,南昌起义后,朱老总在三河坝率领少部分军队阻敌,其中就有林总。
后来通过赣南三整,这支部队脱胎换骨,林总对朱老总也愈发佩服。早前林总能得到迅速提拔,朱老总这个军事主官也起到了比较关键作用。
只是在大运动后,林总越走越偏,许多老干部都受到了打击,这一切,朱老总看在了眼里,所以朱老总听说了坠机的消息后,只评价了四个字——十恶不赦。
周总理的反应很能体现他的性格,在他侄女周秉德的回忆录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一开始谁都不确定那架飞机的结果以及飞机上到底有哪几个人,直到驻蒙古大使发回来照片,证实了林总的去向。
事情一确定,周总理出声安慰一直紧张等消息的干部们,说这已是目前最好的结局。随后众人慢慢离开,只剩下了周总理和纪登奎。
两人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说话,气氛相当沉闷,纪登奎正准备想些话安慰一下周总理,突然周总理就大哭出声,那是一种压抑到了极点,终反弹爆发的哭声,这让纪登奎有些不可思议。
因为在他的印象中,周总理永远处惊不变,从容镇定、极有风度,且刚刚总理还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让大家先回去休息,怎么一下就有了如此大的反差?
纪登奎惊讶之下,说的话也有些结结巴巴:总理,总理,这是不幸中的万幸,已经算最好的结局了,您不要太过悲痛,您说对不对?
周总理回过身来,刚刚因痛哭而颤动的双肩还在抖,他脸上挂着泪,嘴里反复说:你不懂,你不懂的,事情还没有结局,不是这么简单......
但是再往下,周总理就不肯说了,纪登奎一时间也想不出其他安慰的话,只能陪在一边等待总理情绪平复再离去。
总理在人前永远都保持着沉稳,其实他也是一个有感情的人,也会难过啊!
除了朱毛周三位中央领导人在,其他几名元帅的反应也各不相同。
彭老总作为新中国的第二大元帅,1959年后一度遭到了不公平待遇,很多人以为林总曾经对他下过黑手,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在《彭德怀传》里记录了这两件事,一是在庐山后,有人拿出红军时期林总给中央三人小组写信,请求让彭老总代替毛主席指挥的事翻了出来。指责当年林总的信是彭老总在背后怂恿、想夺权。
作为当事人,如果林总这时候落井下石,彭老总的处境会更糟糕,然而在别人提出这件事时,林总却说当年的信是自己写的,并非彭老总授意,与彭无关。彭老总事后说起,对林总还有几分感激之情。
还有一件事是彭老总得知林总坠机后,整个人特别激动。由于他长期被关押,收到消息时已是1972年1月初,他怎么也想不明白,昔日的战友怎么会走出这一步,因而心神不宁、焦躁不安。
没多久林总专案组找了过来让他写材料,他非常不解,也实在不知道写什么。七个月后专案组把中央的正式通知给彭老总看,当晚他非常激动,找到看管人员说:
我相信他是革命的,打电话给周总理,我有话要说。就这样把林杀了我有意见,他这样死,我不同意,叫周总理亲自参加那个审查。请打电话给周总理和董必武副主席,让他们来审我,我不活了。
彭老总这番话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彭德怀年谱》中也有记载,可信度还是很高的,由此也可看出,他对林总并没有什么意见。抛开其他的问题,彭、林两位元帅对彼此的态度,还是很令人动容的。
开国元帅中排在第四的刘伯承,得知消息不久便前往医院探视了病情加重的陈毅,两个四川老乡进行了一番长谈。
刘帅已经离开权力中枢很久,他为人宽厚,也没怎么被林总打击,所以最开始没发表什么观点,就是后来的批林大会做了长篇发言。
徐向前元帅跟刘帅态度差不多,基本只在会议上才批,后来毛主席握着他的手评价“好人,好人”,意味深长啊。
批得比较尖锐的元帅有陈毅、叶剑英。陈老总跟林总是一起从赣南三整走过来的,但后来有了许多分歧,1971年事件之后,陈老总抱病出席了会议,满腔义愤讲了两个多小时,其中有一句:仓皇出逃,坠机自取灭亡,这是卖国贼的必然下场。
叶帅曾经也被林总整过,还被强行闲赋、疏散过,他后来给中央写信,说坠机是“作恶自毙,余孽落网”,并希望通过这件事加强全军的团结工作,提高警惕。
另外,被下放到江西的邓公,从新建拖拉机厂全厂职工大会上听说了消息后,高兴地感慨:林不死,天理难容。随后他给中央写信,表达自己想重新为人民服务的念头。
还有曾在红军与林总搭档多年的聂荣臻元帅,他没有怎么在人前讨论,但写的揭发材料挺长,述及了九点,最后也说了“这是一切反党野心家阴谋家、卖国贼的必然下场”。
贺龙、罗荣桓两位元帅早于1971年过世,自然就没什么态度。不过毛主席倒是因此改变了对贺老总的态度,后来自我批评“贺龙同志搞错了”。
作为后人,也不知该怎么评价,只感觉可惜可叹吧,如果林总后来能一直保持初心,那该有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