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免费领取 4核8G 云服务器,享免费数据迁移服务

“老板:1800招一个24小时工作,每个月创造利润5000万亿,核动力驴是吧。”

“俩食人族藏在一个公司里面,两天吃一个经理吃了一个月都没事,结果吃了一个员工就被发现了。”

“我这里还真有个小公司把销售裁了,老板娘觉得销售挣得太多了就把人家挤走,结果公司就凉了。”

春节大长假即将来临,伴随着喜庆欢乐的街头氛围,一年一度的“裁员大赛”又开始了。

01

年底裁员,似乎已经成为各家公司每年的惯例。

有一些公司裁员,理由是很正当的。

年底要财务审查,绩效考核哪个员工又垫底了,公司年终总结,开年计划初定等等。

需要调整或者优化某些部门,那么一部分员工就会被裁掉。

当然,更多的公司,主要考虑的还是“钱”的问题。

提成、年终奖、长假工资、年底奖励,小流汇聚成江海,这都是不小的支出。

裁掉一批“不重要”的员工,公司又能省下不少“成本”。

这种思想一出现,往往预示着这家公司将会面临一场盛大的“战役”。

原因,就藏在那些“不重要”的员工身上。

2023年11月,有几条不显眼的新闻冲上了热搜,随后迅速下降,消失得无影无踪。

人们对此并没有什么感觉,随便调侃两句之后,便去寻找下一个热点目标。

可有心之人却注意到了。

11月12日,国内首屈一指的某云计算平台出现故障。

全线产品受到影响,给下游花费巨资使用的企业和用户造成巨大损失。

大家追根溯源,发现是这家公司的总服务器出现了故障,才导致平台瞬间崩盘。

无独有偶,同月27日,国内最大的打车平台出现故障,“XX崩了”的消息再度登上热搜。

平台下司机提现余额超690亿的新闻,让全网网友津津乐道了许久。

据相关网友透露,连此平台的内网都绷得很彻底,12个小时损失超千万,可想而知情况之严重。

两个国内妥妥的龙头企业发生了这样的乌龙事件,大家都很好奇原因。

再结合网上多方流传的“裁员风波”,网友们不免有了个离谱的猜测。

不会是,裁员裁到大动脉了吧。

最离谱的猜测未必就不是最靠谱的事实,关于这件事,还真有人在网上发布了一些消息。

原因是,这家声名显赫的互联网企业裁员时,将一些日常工作量不饱和,但薪资丰厚的老专家给开掉了。

结果服务器出问题之后,只剩下一堆薪资微薄的新员工手足无措地找着运维手册。

但因为经验不足、对故障太过陌生等原因,还是没稳住。

另一家的情况,也差不多是这样。

这种神奇的情况,也被网友嘲笑道:

“以前的公司:末位淘汰制,今年的公司:精英淘汰制。”

02

要知道,裁员在三年前还是个小众的词语。

其普遍流传于一些小公司之间,裁掉一批业绩末位的员工,让公司在经营上,能更好地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这就是传说中的“开源节流、降本增效”。

当然,“裁员”这种手段之所以能流传下来,肯定是因为其施行后,有明显效果,并且做到了真正地取精华、弃糟粕。

但这个词,这两年来越来越跑偏了。

任何一个政策刚刚出台之时,都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可随着时间的变化,它们都不可避免地成了某些人、某些企业排除异己、一刀切的工具。

比如,一位网友表示自己入职某家公司后,两年一共做了价值一亿多的单子。

第三年,公司老板娘觉得5%的提成率太高了,将其开除。

结果第四年,公司负债几千万,彻底没了。

再比如,一个前几年闹得沸沸扬扬的“航天局离职门”。

西安某国企研究所一底层员工一月1万元薪资,要求加薪无果后毅然离职,转头嫁入私企月薪百万。

最初,无人在意一个底层技术员的离开。

直到此人的离职,直接影响了国家级航天任务的正常运行。

于是那段时间,一篇文章在网上广为流传,名为《离职能直接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国企底层?》

那问题就来了,一个企业,真的能识人不清到将关键人物裁掉,而无动于衷嘛?

拿这个航天技术员的事情来说,能在网上广为流传,里面不免加了些大众喜闻乐见的因素。

人们自然也没有关注到此事件的反转。

西安当事研究院针对这件事,曾发表声明。

表示此技术员决定离职之时,院内领导出于爱才之心,数次沟通挽留,但收效甚微。

并且,此人所在岗位保密性极高,即便离职,也有两年的“脱密期”,脱密期应在研究所内履行。

但其无视规则,坚决自行离所,对“保守国家秘密和单位技术秘密带来了较大隐患”。

03

网友关于“裁人裁到大动脉”的一些事件,也有人表示了怀疑:

“这些说转头去对手公司的,他们是没有竞业吗?”

“有点像没上班过一样,公司离了谁都不会活不下去的。”

“把分公司总经理弄离职的这个就离谱,这个级别的人提离职,上面不派人来问问情况的?说谎成瘾。”

大家质疑的也并非没有道理。

当今的就业背景,人口红利期还没过去。

大部分员工,甚至企业中的一些中层领导,都属于“不裁可用,裁掉不亏”的群体。

裁掉一个人能影响整个公司的运行,导致企业破产,那这个人一定是全公司举足轻重的人物。

这样的人怎么能随随便便裁掉?老板捧着还来不及呢。

不过,话又说回来。

随着近些年企业改制速度加快,人员流动增多,领导与领导、领导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减少,

确实会造成“裁掉大动脉”这种乌龙事件的发生。

最重要的是,如果裁掉的都是一些干实事的人,那所谓的“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就真成个笑话了。

-End-

作者:又又双

编辑:一乙木

内容分享:
【腾讯云】云服务器、云数据库、COS、CDN、短信等云产品特惠热卖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