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地时间2月8日,泽连斯基总统发布军队任免令,免去扎卢日内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职务,宣布乌克兰陆军司令希尔斯基为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他称希尔斯基在国防方面拥有成功的经验,曾领导过基辅的防御行动,他有成功的“进攻经验”,即解放哈尔科夫战役。
他指出:“只有乌克兰武装部队发生有效的变化,乌克兰才能在 2024 年取得成功”。从今天开始,新的管理团队接管乌克兰武装部队的领导权,我希望在罗博季涅或 阿夫迪夫卡的士兵们与统帅和总司令对战争有相同的愿景。
对扎卢日内的贡献,泽连斯基表示,“我感谢扎卢日内将军两年来对国家的保卫,我感谢我们共同取得的每一次胜利,感谢所有英勇忍受这场战争的乌克兰士兵。今天我们坦诚地讨论了军队需要改变的紧急问题,我提议扎卢日内将军继续成为乌克兰国家队的一员。如果他同意,我将不胜感激。“显然,现在扎卢日内是否接受新的政府任命,还在两可之间。
泽连斯基对希尔斯基下达的任务是:
1、乌克兰武装部队2024年详细的行动计划应该出现在桌面上,要考虑到现在战场上的真实情况和前景。
2、前线的每个作战旅都应该获得有效的西方武器,这些武器应该公平地重新分配,以有利于最需要的部队。
3、要解决物流问题,不应该出现阿夫迪夫卡的部队在需要无人机时,将军们才发现无人机困在仓库里的状况。
4、每个将军都必须上前线,如果一个将军不了解前线,他就无法为乌克兰服务。
5、纠正过多和不合理的人员配置。
6、要建立有效的军队轮换制度,乌克兰武装部队的作战旅和乌克兰国家边防部队的经验可以作为基础,轮换是必须的。
7、我们需要的是士兵训练质量的明显提高,必须在前线训练士兵。
8、武装部队正在创建新军种-无人机部队,必须任命第一任指挥官。
显然,以上诸多任务,尤其是前6项,都是扎卢日内所没有做到的。
这意味着,乌军换帅消息经过俄罗斯和西方媒体共同多日来的渲染,终于落定,当然,经过这么久的酝酿,也足以说明,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这个职务在战时的关键性,甚至超过国防部长。
不用怀疑,扎卢日内和泽连斯基确实存在将帅不和,有说法称两人的矛盾是扎卢日内认为总统太多插手军事,影响了作为总司令的职权发挥,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泽连斯基一次次深入前线,反倒这位乌军总司令并没有,而新接任的希尔斯基上将,一直处于前线指挥,在巴赫穆特没有陷落前,几乎每周一次深入巴赫穆特。他认为,远程通话联系,并不能取代将官前线走访得到的信息更加可靠。这一点和泽连斯基相似。
最重要的是,两人对于乌军战略产生了根本的分歧。
泽连斯基出于政治考虑,更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毕竟,如果西方全力支持的情况下,乌克兰失地太多,不利于国际观瞻,也影响西方援乌的民意。爱兵如子的扎卢日内则希望大量杀伤俄军,不愿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和俄军硬碰硬,遭2022年就主张从巴赫穆特撤出,现在则主张从阿夫迪夫卡撤出。而去年在扎波罗热的反攻,也是乌军损失部分豹2和布莱德利战车后,停止了进攻,没有实现拿下托克马克和梅里托波尔,将俄军拦腰切断的反攻目标。
从军事角度,在乌军处于弱势且装备数量尤其是弹药方面远不如俄军的情况下,尤其是体量的关系,无法和俄军比拼人员消耗的情况下,确实只能如此。
恐怕也正因为兵员不足,在动员问题上,扎卢日内坚持要额外招募50万人来弥补损失并进行轮换,而泽连斯基总统担心这一措施会引起巨大的社会震荡。
当然,扎卢日内最大的不该是接受经济学人的采访,披露一些不该由军人披露的信息,哪怕他说的都是正确的,也有军人干政的嫌疑。军人当然可以谈政治,但必须脱下军装之后,就像艾森豪威尔那样。
当然,临阵换帅确实是兵家大忌,但尽快的敲定新的乌军管理团队,同样重要。作为总统,行使职权免去扎卢日内,属于分内之事,当然,这可能会影响到士气,但即便如此,作为总统做出这一决定,肯定经过了深思熟虑。
去年反攻失利,按照西方的政治传统,扎卢日内主动担责去职其实算是理所应当,不过军事统帅和内阁成员还不同,但他不是辞职而是被免职来说,确实说明他的格局不够。
希尔斯基是乌克兰军队元老,资历要远比扎卢日内深厚,当扎卢日内还是一名少将时,希尔斯基就已是上将,而因为是俄罗斯人,加上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关系,让他拒绝出任总司令避免争议,而扎卢日内接受全盘西方军事教育,也有利于乌军的北约化。
希尔斯基当时不计个人地位,为国抡才,像是欧阳修惊讶苏东坡的天才,从而避其头地。一直有说法认为,扎卢日内的取代者是布达诺夫和希尔斯基, 但把达诺夫作为情报高官,并不适合这一职位。
而扎卢日内上任总司令后,对乌军北约化的改造贡献极大。当然,以扎卢日内在乌克兰甚至超过泽连斯基的人气,加上其年富力强,战后 参选总统乃至当选,都是大概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