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峡大坝,一直都是国家级别的重点工程,自其开始建设起,就引发了许多社会争议。
对于三峡大坝的建设,无论是高达2500多亿的投资,还是建设时为了筹备可用空间和进行的大量迁移,都成为民众关注的对象。
在建设投资使用近20年后,许多人都开始关注其回本的问题,相较于前期巨大的投资,现在三峡工程回本了没有?
三成的基本工程回报
对于三峡工程的建设,一直都是令世界震惊的存在,自其建成开始,就被我国列入了国家级别的重点工程。
与之同级别的工程建设,包括青藏铁路、港珠澳大桥等,对于其成本是否回收问题,简单的对比这两座大工程,就可以类比出结论。
在20年的时间里,若是简单的判断其产生的经济价值,那远远是达不到回本的程度的。
对于2500亿的庞大建设投资,现在预估的经济收益,只达到三到四成,而这个数据的来源,也是基于重大工程的基本收益,即本身自带的30%的工程利润。
许多人对于这个结果,都放不开,投资那么多现在也回不了本,这不是浪费吗?其实这种想法,是存在片面的。
对于这种重大工程来说,回报率并不能简单的依照初步的经济收益来判断价值,这是极为不科学、不严谨的工程判断依据。
除去大坝水利的基础经济效益外,三峡工程更多的表现符号,是国际级重点工程、国家战略部署,每一个对国家社会的宏观效益,都远不是大坝水利收入可以比及的,在此基础上,2500亿的投资,值。
经济创收,为城市发展提供帮助
作为国家级别的工程,修建的初衷就已经做过了长远的考虑。
对于中国来说,保障经济的持续安全发展,是与国家安全等同的存在。
在最开始的对外规划布局中,经济发展的重点区位,就放在东南沿海地区,这里靠近海港,可自带产业集聚效益,若是将发展重心放在这里,那将大大的加快我国的经济建设。
在长时间以来,美西方一直对我国虎视眈眈,在亚太地区对我国进行了多重封锁,打破这种垄断,就需要强大的军事力量。
但军队的强大,已经不仅仅只是单兵素质可以左右的了,即使我军在朝鲜战争中痛击美帝,但其却依旧能够凭借着高科技产业链来威胁我们。
要想发展科技,使用推广科技,就需要经济力量的参与,所以保障我国东南的经济建设与发展,就成为了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
基于此目的,三峡大坝的建设被提上了日程,按照目前的能源产生率来算,仅三峡每年产生的电量,就相当于几个中型资源矿的总和,更重要的是,三峡能源的提供,是利用水力发电的可持续发展,是可再生的能源利用,且兼顾清洁环保的特性,这对于我国东南发展是巨大提速的。
在近几年来,东南部的电力供应已经趋于稳定,这与三峡大坝的投入使用,有着离不开的关系,这是惠民的大工程,不能简单的靠电费销售的数额来判断其价值成本。
生态稳定,为国泰民安保驾护航
除去基础的能源供应外,三峡大坝还是内河航运的中枢,为我国的内河航运,提供了许多的便利,为我国东西的地区流通,提供了许多帮助。
站在国家战略角度上,三峡还具备有大坝最基础的蓄水防洪功能,使得我国东南部受天灾水患的威胁,越来越小,自抗洪之后,我国就开始逐步的推广与改善抗击灾害的经验与方法,近年来,南方遇到特大洪灾的的情况少有发生,这其中有着三峡大坝很大的一部分作用。
在对外的意义上,三峡大坝还是中国在世界上的名片,是令世界赞叹中国的存在。
三峡大坝的建立,是中国抗击自然的巨大功绩,靠着人力改造,自然灾害的侵袭大幅衰减,但由于其的重要性,导致不少敌对的人群,都将我国的三峡工程作为打击我国的重点目标。
对于中国来说,三峡大坝的建设,不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工程项目,这是关乎国情民生的重大事宜,所以其不能简单的依靠财政收入来衡量其的价值。
站在经济投资与回报上,其水利的创收远远达不到2500亿,但站在国家和人民的角度,其的建设是无价的,远远超过经济数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