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历史上,博古和毛主席都是著名的人物,而二人的命运在遵义会议后发生转变,而这个转变也是中国的转折。
在1935年1月份党召开了遵义会议,这场会议提到之前的路线是错误的,给红军造成了灭顶之灾,而领导人就是博古。
当时博古是一个年仅28岁的年轻人,能成为最高领导人,说明他有一定的过人之处,而这个过人之处并不是军事方面的管理。
据了解,博古是从苏联留学回来的,当时像这样的高材生在那个年代是非常少见的,因此人们让他当领导者也是没问题的。
但事实证明,想要领导一个国家,靠这些是不够的,博古的领导不行,遵义会议取消了他的最高领导权。
更重要的是,这场会议确立了以毛主席为代表新的正确领导,后来在毛主席的带领下,中国走向胜利。
而随着社会的变化,博古的历史形象因为领导失误被放大,不仅影响到了他自己,甚至影响到了他的家庭,例如他的儿子秦铁。
建国后,博古的儿子秦铁搞不清楚他父亲的伟人,因为他经常听外面人说父亲的不是,还危及到中国的革命事业。
有一次,秦铁去看望王震,谈价他父亲,问王震上将:“我父亲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王震听后沉默了一会,随后语重心长地对他说道:“小铁啊,你爸爸是好人。”
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博古,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提起博古这个名字,大多数人们的第一反应都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当时是博古领导的,后来导致了红军被迫长征。
在长征路上,也牺牲了很过红军,人们将这一切责任归咎于博古,但值得注意的是,他也是一个为国家服务的人。
当年博古放弃领导人的权利,并不是没有人支持他,而是他自己深刻认识到了周总理说的话。
曾经,周总理找到博古,和他说了许多道理,当时周总理先检讨了自己,南昌起义的失败,认为他们每个人都有责任。
提到这个,周总理说自己深刻认识到他们不适合当领袖,因此寻找一位能带领红军走向正确的道路的领袖。
当时事实证明,搞城市武装暴动的道路走不通,于是周总理认为只能到农村去建立根据地,而这个想法是毛主席提出来的。
由此说明,毛主席才是能带领大家走上正确带路的人,那个时候毛主席年过四旬了,完全能当领导人。
说完这些,周总理又分析了博古,首先说博古并不是不为国家好,而且他也有他出色的方面,比如他对革命赤胆忠心。
但周总理认为博古缺乏一个点,这个点也是导致他失败的原因,那就是他不懂军事,尽管他有学历,但在战场上用不了。
事实也确实如此,博古并没有学过军事,也确实不懂打仗,在领导军队的时候,大部分时候就是听从军事顾问李德的意见。
而李德是共产国际派来的,可事实上,李德虽然是军事专家,但他完全是教条主义,只会纸上谈兵。
话说回来,红军建立中央苏区根据地不容易,但是已经丢了,但不能再错下去,不懂军事的情况下,就要把权利交给一个懂军事的人。
最后周总理提到毛主席,毛主席是懂军事的,那几次反“围剿”的胜利都是他指挥的,这就证明老毛领导的是对的。
而博古也不是非要这个权利,自此之后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于是不再担任最高领导人,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在会议上众人不再让他担任领导人的时候,他没有闹情绪,而是迅速转化身份,支持毛主席的领导。
总之一句话,博古虽然犯过错误,但是改得很好,积极协助周总理奔走,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博古于1946年遭遇飞机失事身亡,享年36岁,而他去世时,儿子秦铁年仅6岁,这也导致他不了解自己饿的父亲。
后来因为社会上的一些言乱,让秦铁开始胡思乱想,以至于碰见父亲之前的战友,就会问他们父亲的为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