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1年11月,红军的一次党内会议上,毛主席和中央的几位同志爆发了激烈的争吵。当时毛主席在党内的地位还比较边缘,因此没几个人敢站出来支持,关键时刻陈毅站出来力挺主席。
会议结束后,毛主席的弟弟毛泽覃找到了陈毅,敬佩地说道:“在那种场面里,只有你敢讲话,讲得彻底!”
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陈毅又是如何力挺毛主席的?
这一年1月,中央在苏区成立中央局,项英出任中央局书记。中央局的很多同志不了解苏区的情况,过分高估了苏区红军的力量,以“左”的思想指导苏区工作,很快就出现了偏差,关键时刻,毛主席站了出来。
当时中央局以项英为首的同志和苏区以毛主席为首的同志经常爆发争吵,争吵的原因无非是对当前形势的判断、对红军下一步行动和土地政策的规划。
毛主席看得很透彻,当下我们的红军力量还很弱小,胜利的几率很小,因此每一步行动都要小心谨慎,要优先保存革命火种。
如果敌人是一片森林,那红军就是一把小砍刀,砍得动竹子,却未必砍得了大树,眼下最适合苏区红军的战术就是游击作战,以苏区为核心,诱敌深入。
但是中央局的同志认为毛主席太过保守谨慎,大有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倾向,国民党政府腐败不堪,根本不是红军的对手,要想尽快夺取革命胜利,必须拿下大城市,夺取交通要塞。
根本观点相悖,两拨人自然水火不容,在11月的一次党内会议上,情绪激动地毛主席和项英等人爆发了激烈的争吵。
中央局一下子站起来好几个同志,七嘴八舌地围攻毛主席,苏区这边却考虑到中央局的政治地位,没几个人敢公然支持毛主席。
关键时刻,陈毅站起来,严肃地说道:“我支持毛泽东同志的主张,我们的队伍确实比以前壮大了不少,但是和国民党军比起来仍旧有差距,别看现在苏区几千里,打两场败仗就要垮台。”
陈毅话还没说完,对面就反驳道:“你们就是鼠目寸光,眼里只看到附近的几个县,我们的革命不是苏区的革命,是全国性的革命!”
“瞧不上这几个县城,那你们来干什么?你们说上海无产阶级强大,那怎么不去上海?”陈毅接着质问道。
项英点了点头,说道:“我们就是来动员红军去打上海的。”
听到这句话,陈毅一下子就气笑了。
最终,吵来吵去仍旧没有得出什么结果,会议结束后,毛主席的弟弟毛泽覃和谢唯俊主动找上了陈毅,敬佩地说道:“在那种场面里,只有你敢讲话,讲得彻底!”
陈毅有些生气地说道:“其实我对中央局的这几位同志没有意见,平常我们相处得很好,但是一谈到苏区的情况,他们就反驳我,总之,不论在什么时候,我都支持毛泽东,我是坚定的‘拥毛主义’!”
陈毅这句话一说出去就是一辈子,他跟随在毛主席身后,坚定不移,奋勇向前,成为了毛主席的心腹爱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