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31日,韩国媒体《韩国经济日报》发表文章称,在争夺人工智能(AI)、电池和基因工程等未来尖端技术的竞赛中,韩国明显落后于中国和美国。有人担心,如果韩国政府不提供“有利于商业的环境”,例如全力支持研发和法规改革,差距将进一步扩大。
近日,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ASPI)发布的《全球核心竞争状况》报告显示,韩国在64个尖端技术的国家竞争力排名中,一个都没有登上榜首。而中国在AI、航天航空、电池等53项技术上排名第一,美国在自然语言处理、基因工程、量子计算机等11项技术领域排名第一。
澳大利亚政府建立的国家智库ASPI对2018年1月至2023年9月期间全球产生的64个高技术领域220万篇论文进行逐一分析,量化了论文引用次数和学术影响力,并对相关研究人员所从事的工作单位等进行调查,以“国别份额”表示综合影响力。
虽然韩国在26项技术上进入前5名,但从占有率来看,远远落后于包揽各领域前两名的中国和美国。韩国代表性产业电池的市场份额为3.8%,远远落后于中国(65.5%)和美国(11.9%)。韩国市场份额超过5%的领域只有四个领域:超级电容器(7.3%)、先进射频通信(5.0%)、高性能计算机(6.3%)和定向能技术(5.9%)。印度在19个技术领域的份额超过5%。
韩国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李奎石表示:“中国、美国等全世界都在为确保尖端技术而大力扶持企业,但似乎只有韩国在逆向而行。现在是时候全方位支援企业,使企业能够全力确保未来技术。”
先进的数据分析、小型卫星、先进的半导体设计、量子计算、基因分析……这些都是未来技术,不仅可以改变全球产业格局,也可以改变10年后的国家竞争力排名。这就是为什么美国、中国、印度等新兴大国每年在这些领域的研究上投入数十至数百万亿韩元。
ASPI的《全球核心竞争状况》数据清楚地表明,“韩国未来的增长引擎正在降温”。这是因为,在64项未来核心技术中,有38个领域没有跻身前5名,其中包括上述技术。韩国引以为豪的半导体、电池和6G,在未来5到10年后商业化的技术方面被发现远远落后于中国和美国。
ASPI数据显示,“高端集成电路设计制造”领域前五名国家依次为美国、中国、印度、德国和意大利。没有“半导体王国”韩国的名字。这是因为设计薄弱。韩国在存储器方面排名世界第一,约占整个半导体市场的30%,但在半导体设计和代工合二为一的系统半导体领域没有什么存在感。
ASPI的调查结果暗示“未来差距将进一步扩大”。因为ASPI表示,“本次考察的尖端技术将在5至10年后带来相关行业的竞争力”。这意味着中国和美国,未来很可能横扫先进半导体设计领域。
已成为韩国核心产业的电池也发出了越来越大的警报声。提到“动力电池世界第一”,很多人会想到LG能源解决方案、三星SDI、SK On等韩国企业。这是错误的,市场领导者是中国宁德时代。ASPI的调查结果意味着“这种趋势不会改变”。中国在动力电池领域的未来技术占有率为65.5%,远超韩国(3.8%)。
专家认为,中国政府长期主导的技术发展战略正在开始取得成效。一个典型的例子是,2015年中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调整结构,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电动汽车和电池产业快速增长。
另一方面,韩国充满了法规和反商业情绪,削弱了企业家的活力。ASPI建议:“需要制定一项国家战略来增加企业家的自主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