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在万众瞩目中发布GDP核算结果,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为34606.40亿元,同比增长6.0%,增量2218.72亿元,名义增速6.85%,增量全国第三,仅次于上海、北京两市。第二、三产业增长情况如下:
- 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3015.32亿元,同比增长6.5%,增量609.44亿元,名义增速4.91%;
- 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1566.38亿元,同比增长5.6%,增量1610.22亿元,名义增速8.07%。
笔者曾于1月6日预测深圳2023年GDP约为34750亿元,事实证明这个预测还是过于乐观了(预测值比公布数多145亿元)。
增长不及预期?
年初,深圳市宣布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预期增长6%,看上去还是较好地完成了目标。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深圳经济发展的整体表现还不错,但是离很多网友的预期还是有一定距离。毕竟2023年比亚迪迅速增长,华为再次焕发新生机,这使得很多网友对深圳增长给予了更高的期望。
深圳罗湖区
再看统计快报披露的其它数据:
1,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比1—11月加快0.7个百分点。主要高技术产品产量持续快速增长态势,其中,新能源汽车、服务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104.2%、36.0%。得益于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蓬勃发展,深圳巩固了全国第一工业城市的地位,全年工业总产值将突破4.8万亿元。
2,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实现破万亿,达10486.19亿元,同比增长7.8%。深圳由此成为继上海北京重庆广州之后第五个破万亿元的城市。第三产业名义增速超过8%,消费市场绝对是立功了。
3,进出口平稳增长与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略微下降。全市进出口总额38710.70亿元,增长5.9%。其中,出口24552.08亿元,增长12.5%;进口14158.62亿元,下降4.0%。与此同时,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略微下降。这一升一降,极有可能部分货源被其他港口分流,同时保税贸易规模有所扩大。
冲击4万亿元有压力?
深圳曾经提出十四五(2021-2025)终末2025年的GDP目标是4万亿。两年时间,从34606亿元增长到40000亿元,这要求两年平均增长2700亿元,不可谓不难,2023年GDP只比2020年增长6936亿元,相当于年均只增长2312亿元。从这点来看,2025年冲4万亿元并不轻松。
深圳盐田港
附:2023年主要城市(已披露) GDP数据
上海市47128亿元,北京市43760亿元,深圳市34606亿元,广州市30355亿元,重庆市30145亿元,成都市22075亿元,杭州市20059亿元,武汉市20011亿元
当今世界,国际经贸关系复杂,中美“脱钩”迹象明显,作为外贸大市,深圳的压力显而易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