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云服务器、云数据库、COS、CDN、短信等云产品特惠热卖中

  2023年12月13日,中山大学宋尔卫、苏士成(导师宋尔卫)共同通讯Nature在线发表题为 “Tumour circular RNAs elicit anti-tumour immunity by encoding cryptic peptides”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发现了一种肿瘤细胞特异性环状RNA——circFAM53B,其通过非经典翻译产生的隐性抗原肽,能够有效驱动抗肿瘤免疫,这表明利用肿瘤特异性环状RNA进行疫苗接种,可能是一种针对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策略。

  继中山大学二院乳腺外科课题组集体患癌事件及后续一系列骚操作发生后,宋尔卫、苏士成一直处于风口浪尖。

  这篇 Nature 论文发表后,在学界也引发了不小的热议, 文章发表的当月,就有人在PubPeer网站发文, 对该研究的方法和结果提出了质疑。

  不仅如此,在此这篇之前,就有网友整理,在PubPeer网站上,宋尔卫院士已有8篇一作/通讯论文(2003年-2023年)被质疑造假:

图源:PubPeer

  ID名为 “Hemieuryale pustulata” 的评论者指出:论文中关于circRNA疫苗合成部分存在可疑之处。他们质疑使用T4ssRNA连接酶1和短的互补无间隙DNA作为RNA环化的方法,认为这种方法在理论上是行不通的。

  此外,他们还指出,合成的circFam53b IVT起始序列“AAAA”与T7 RNA聚合酶偏好的“GG”转录起始序列相悖。评论者还提到,合成circRNA的数据完全缺失,包括凝胶分析、质量检查和IVT模板序列,这被认为是不专业和不可接受的。

  对此,评论者 “Compsaraia samueli” 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T4 RNA连接酶1不具备使作者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创建环状RNA的活性。

  他们指出,即使是NEB网站也显示,该酶无法在完全互补的RNA-DNA杂交体中催化ssRNA末端的镍连接。另外,他们还提到,作为连接指南的DNA寡核苷酸实际上应该阻止上述的环状RNA的产生。

  以上这些对科学研究的质疑和讨论,充分展现了科学研究中的严谨性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出学界对于高影响力期刊上 发表的研究成果的持续关注和审视,这是保证学术公正、权威的重要环节。每一位科学工作者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共同推动着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对上述种种质疑,宋院士团队目前尚未做出任何回应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3-06834-7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蔚青学者、iNature、pubpeer、弗雷塞斯等,版权属于原作者,仅用于学术分享

内容分享:
【腾讯云】视频通信爆款 9.9 元起, 提供电商、教育、社交娱乐等多行业多场景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最快 1 天布局火爆赛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