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考消息》报导,美媒体引述海关资料,称中国已全面暂停对美两大重要原料的出口,原因是美国颁布新规定,禁止中企购买电池。中国向美国盟国的镓锗出口也急剧下滑,特别是日本,这一点和美国立场一致,向日本出口镓和锗的数量都减少了将近四分之三。而中国在2023年的总出口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2/3,锗的外销减少8个百分点。
而锗和镓的降幅则有所不同,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在这两个重要的原料方面,所处的领先位置。根据已有数据,镓、锗是高端半导体晶片的重要原料,在一些高端武器装备上也有广泛应用;中国在世界镓、锗的产量上占据着世界95%的份额,中国在世界上占有60%的份额,而镓和锗的产量却占据了世界的95%。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的出口大幅下滑,而锗的出口量却只减少了8%。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就算美国对美国的出口受到了严厉的限制,美国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替代品,至少在供应上,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中国对中国的出口禁令,将有效地对抗美国对半导体产业的一系列制裁。但锗业的情形却不一样,由于中国在产业链上并没有绝对的优势,因此限制锗的外销,主要还是要看原料的价钱。
美媒体还援引法国专家的说法,称中国对主要原材料如镓、锗进行出口控制,并非人为造成短缺,而是有意对有关原料的价格产生影响。全球各大企业,都有不少对锗合金有需求的企业,但如果从中国购买,那么生产成本就会大大增加。法国的专家们也指出,美国和日本不可避免地要增加镓锗的供给,而中国对此心知肚明,也知道自己在这些重要材料上的优势,所以限制镓锗的出口,显然是为了报复美国联合了中国,让他们在半导体领域陷入困境。
当然,就像美国封锁中国的半导体产业那样,中国对重要原料的限制也难以立即见效。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采购了大量的半导体设备,并大力支持半导体工业,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部分地抵消美国的禁令。美国也是如此,锗酸盐是高端武器和芯片的核心材料,但需求量并不大,完全可以通过库存来支撑。
另一方面,根据美国国防部的一位发言人所说,在中国对镓和锗进行控制的时候,美国也有能力将一些重要的原料,比如镓和锗,从其它产品的废料中提取出来。这也就意味着,不管美国对中国采取什么行动,都要花上几年的时间,才能看到真正的结果,在这段时间里,双方都会根据自己的表现,做出相应的调整,并且找到应对的办法。
美国对中国的芯片出口进行了严格的控制,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美国政府的态度,从一开始的打压中国的芯片工业,到如今对人工智能芯片的限制,以及对低端芯片的出口,就足以证明这一点。中国的反应,只是“手牌”里两张不起眼的牌,若美国将来加大对稀土的管制,中国也会加大对稀土的管制,事实上,这一点早就在做,商务部也曾发出过几次这样的讯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