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中国外长王毅应邀将自26日到29日到访泰国。中美商定后确认,期间王毅将同美国总统国安助理沙利文进行会晤。
相关会晤是中美间定期召开的安全领域高层磋商机制,对于两国管控冲突风险具有必要性。此前相关会晤也曾在奥地利维也纳、地中海国家马耳他召开。在相关会议地点,中美均有能力、经验确保会议的保密性要求。此次会晤地泰国一方面与美国有着较长时间的安全合作关系,一方面与中国建立命运共同体关系,并在同华拓广经贸、旅游、安全、军事等方面合作关系,泰谷是中美均能接受的会晤地。全球局势的发展演进下,中美间既有着矛盾冲突,也有着需进行合作的共同利益。
双方保持定期的战略事项沟通,能够避免彼此发生全局性误判,降低爆发局部尖锐冲突的风险,有益于彼此的长期利益。美媒透露,红海局势预计是美方寻求与华讨论的事项之一。当下红海紧张局势升温,美方寻求中方施压伊朗约束胡塞武装。寻求通过中国方向探寻缓和局势的突破口。美方的这一对华诉求,建立在中国中东影响力持续扩大基础上。经济方面,中国是中东主要国家的最大贸易合作方,双方建立起面向长期远景的战略合作关系。以中国-沙特合作为代表,一方面,中国是沙特原油出口的最大目的地。
另一方面,中国是沙特推进本国基建建设、经济结构改革、前沿技术引进、备份金融机制建设的主要合作方。基于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机制,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合作内容处于扩张期。中国-伊朗签订有25年期涉及资金4000亿美元的合作协定。安全领域,中国推动实现沙伊和解、推动叙利亚重返阿盟机制,标志着中国成为中东安全进程的主要参与方之一。
中东区域也是中国军贸的出口增量区。去年10月到11月中东局势因巴以冲突激化失稳之际,中国海军第44批护航编队先后到访阿曼、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等中东多国,并同巴基斯坦海军在阿拉伯海举行军演,向区域表明了中国的军事存在。
近期,中国同多国拓广合作共赢空间,也使得中国在欧亚陆海主航路的影响力继续提升。中国推进同印度洋航道关键国家马尔代夫的合作,中国科考船停靠马尔代夫。
中国同中亚国家乌兹别克斯坦建立全天候合作关系,强化中国确保欧亚陆路运输安全的能力。与华交好的伊朗、巴基斯坦近日上演相互打击对方境内恐怖组织基地的行动,为中东地区的地缘连通进一步扫清阻碍。美方寻求与中国探讨红海局势,本身便是中国在中东区域保持有效影响力的体现。
胡塞武装24日宣布,其击中了一艘美国军舰,美舰护航试图通行红海的两艘美国商船掉头返航。美军的护航动作反向加剧了局势。红海危机作为巴以冲突的外延性危机,要真正缓和局势钥匙握在美方自身手中。终止对加沙民众的滥杀、封锁,也是胡塞武装的一贯诉求。美方应做的是不再以傲慢态度行事、不再轻视漠视巴勒斯坦民众的基本诉求,促进加沙停火止战,促进两国方案切实落实。一味单边行事缓和不了以色列面临的根本性安全问题,也在引发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一损再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