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几天有个热议话题,网传全国总负债人口达到了7.8亿,人均负债金额高达14万,有4亿人债务违约。
财哥翻了一圈,没看见有可靠的数据来源,大概率又是某些“神算子”掐指一算出来的。
事实上,失信的远不止个人。
近日,一篇名为《8个人民政府被纳入失信执行人名单》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震惊一众网友。
曾经只听说过自然人、企业、社会机构的老赖名单,原来政府也会成老赖?
围观群众一片不可思议的同时,也隐隐感到阵阵寒意。
一
名单里陈列的,多为区、县、镇级政府。
其中,也出现了云南的名字:
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县勐拉镇。
据网上公开的信息,红河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勐拉人民政府被富顺县人民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案号为(2016)川0322执313号。
前几年就有媒体报道过,曾有480多个人民政府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包括村委会),其中不乏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核心区等。
有的地方政府还不止一次上榜,已经成为“老赖专业户”。
失信上榜的原因也是五花八门:
拖欠工程款、违反财产报告制度、违法强拆、拒绝赔偿原告地上种植物损失、抗拒执行、虚造证据......
金平县勐拉镇人民政府失信被执行的原因就是违反财产报告制度,其他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
给付工程款利息374.24万元。
其余七个案例分别为山西省晋中市祁县、衡水市冀州区、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新疆伊宁市巴彦岱镇、汉中市汉台区、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及沈阳市大东区人民政府。
他们成为老赖的原因包括未按时全部履行安置补偿职责、强制被申请人向申请人缴交土地出让金、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等。
财哥也去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看了下,目前已无法通过输入关键词的形式查询到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的地方政府。
更多具体细节不得而知,不少案号也已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现在或已从失信名单中退出。
可以确定的是,截至2024年1月22日,处于失信状态中的失信主体个数有:
8556910个。
二
很多人对金平县的印象,或许停留在“中国蝴蝶乡”“长寿之乡”上。
同时,它也是与越南2省5县接壤的云南边境县,边境线长达502公里——这个长度居中国与越南陆路接壤边境县的第一位,全县少数民族人口占88.12%。勐拉镇位于金平县南部,与越南莱州省孟德县接壤。
金平县主要产业为农业、旅游业、工业加工业及中药材产业。勐拉镇主要产值来源是特色农业、畜牧养殖业,工业加工业占比相对较低。
此外,金水河口岸已由双边口岸升级为国际口岸:
口岸建设、沿边贸易成为产业发力的重点方向。
2020年,金平县正式退出贫困县,不过随着基建和城市发展的加速,政府负债也在增加。
财哥查了下金平的财务及负债情况,据企业预警通及金平县官方披露数据,2022年金平县人口为32.01万人,GDP为93.9亿元,增速同比下滑8%,年末政府性债务余额为10.48亿元。
其中,一般债务3.38亿元,持续增长的主要是专项债。从2019年的0.2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7.1亿元:
翻了35.5倍。
好在它没什么城投债,负债率仅为9.87%,真正压力山大的还是红河州。
作为GDP增速排名第三的州市,红河州2023年前三季度GDP为2097.17亿元,同比增长2.85%。
债务也在节节攀升。截至2022年末,红河州地方政府债务余额658.89亿元,城投带息债425.66亿元:
是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3.1倍。
有朋友之前跟财哥说过,红河州本级的债务大部分都是基础设施的债。
2023年9月,红河州州委曾牵头成立债务委员会,出台州级防风化债具体工作方案。包含向银行谈判争取债务延期、置换和重组,利用州级国企平台信用将各县市的资源资产统筹转化为资本,按国企性质将特许经营权注入优质国企等。
三
财哥之前还看到,人民网留言板上,某建筑工程公司承建了红河州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元阳县标段,项目于2019年完成竣工验收,最终审计确认金额为1003.3万元。截至2023年底,尚有394.3万元未拨付。
据元阳县交通运输局回复,该工程属政府贷款实施项目,贷款金额为6.7亿元。项目启动后,先后拨付贷款资金3.16亿元,由于政策原因,国开行云南分行2017年后不再拨付剩余贷款资金,造成项目无资金来源,形成工程实际欠款。
目前,元阳县已将该工程项目欠款纳入政府性投资应付款项,并已上报元阳县财政局。
化债资金一旦到位,即刻支付工程尾款。
关于地方政府上榜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这件事,也让财哥想到之前看过的一个案例。
经济观察网去年初写过一篇报道,讲述了62岁的江西民营企业家朱汉民,被镇政府欠债十年的漫长讨债之路。
十二年前,朱汉民承接了江西九江柴桑区港口街镇政府的朝阳家园安置小区工程,2013年7月竣工并交付镇政府使用。
该项工程价款约定为3211余万元,根据交付后5年的审计数据,港口镇政府还欠约2000万本金的工程款未支付。
随后几年,朱汉民三告镇政府,三次胜诉,而后者:
三次不服判决,再提起上诉。
甚至在2022年,二者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前后,镇政府依旧不放弃地向法院申请再审。
果然欠钱的才是大爷。
到去年2月,朱汉民依旧没有收到分文工程款。
怎么说呢?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要背着债搞似乎还能理解,人家给你修保障房你都能欠钱,就有点耍流氓了。
四
2023年12月24日,国务院印发《重点省份分类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试行)》,俗称47号文。
通知的主要精神就一点:要求全国12个省市“砸锅卖铁”全力化解地方债,在地方债务风险降低至中低水平之前,严控新建政府投资项目,严格清理规范在建政府投资项目。
这12个里面,有云南。
通知还详细列了7类原则上不得新建(含改扩建与购置)的项目,包含交通、社会事业、市政、产业园区、新型基础设施、楼堂馆所、棚户区改造等领域。
也就是说,地方高速公路、通用机场、城市轨道交通和市域(郊)铁路,省级以下产业园基础设施等政府新建投资项目,都将受到严格限制。但:
不包括经济适用房。
这些省市只能承担民生类项目,及国家级别的重大政府投资项目。
同时,通知也明确对存量项目进行清理,总投资完成率低于50%的大部分项目要缓建或停建(尤其是低于30%),高于50%的小部分项目要缓建或停建。地方政府要承担解决这些问题的主体责任:
避免形成半拉子工程,防止出现金融债权悬空。
财哥觉得这是对的,经济一直在向上萎缩,只靠固投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这两年应该歇歇了。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现在都很少看见政府公布具体的固投增速了,因为确实不太好意思。
还是先还点债吧,保证下大家的工资:
县县通高速的事,缓一下也不是不可以。
结局一张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