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免费领取 4核8G 云服务器,享免费数据迁移服务

寒潮结束,不冷了!全国大部气温将回升——大范围升温势头强烈,然而,不要掉以轻心,因为新一轮大范围雨雪又要来了,我国气候中心已经多次发布“权威预警”,所以,一冷一热真的是变化太强了。

大范围回暖势头强,会变化多大?没错,在寒潮之后,我国大范围的确出现了偏低,甚至华南部分地区还冷出了“历史新高”,但随着北方的气温不断上升,南方也在进入进程之中,并且升温的势头可以说相当强烈,非常强。

在冷空气走之后,我国华南东部,江南等地已经出现了小幅度的提升,比如江西、浙江、福建等地升温幅度达到4~6℃,虽然还未彻底进入10度以上的气温,寒冷依然强烈。但不要着急,北方的回暖已经是“先头兵”了,在1月28日之后,升温将会更加凶猛。

比如:广东广州,在缓慢的升温之下,1月28日后,就会波动到20度左右,再次重回暖和的局面。而且,后面的温度还将会更高。

在1月30日之后,华北,东北,西南等不少地区,都出现了“深红色”的区域,2月1日的时候,长江口居然还出现了“红得发黑”的情况,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又有可能创造升温的历史。

所以,大家要注意气温的变化过程了。

当然,不少人说,不是有大范围雨雪吗?难道是错误的?其实并不是错误的问题,既然有大范围雨雪,的确也是有冷空气的活动才行,但很难进入南方了,只是在北方为主。

没错,冷空气穿插,大范围雨雪会再次拉响,预计在1月31日的时候,东北方向进入了一个“紫色”冷气团,还好不是主力进入我国,不然这又是一波寒潮的影响。

而它进入之后,从我国东北区域路过走了,而过后,分散的冷空气反转进入我国华北区域,加上我国南方的暖流不断北上,这就形成了冷暖气流的对接。

所以,这就发展出了雨雪,这就是大范围雨雪的因素,其实就是恰到好处了。

当然,后续可能还会有所扩大,影响又有一个冷气团南下的趋势,只是不太强烈,恰好内蒙古中部有一个气旋活动带动,所以,会不会增强雨雪范围呢?后面观察一下。

但这一波大范围雨雪与升温并不冲突,这个大家应该明白,就是冷暖气流的活动影响。而从雨雪分布的情况来看,的确也是北方降雪为主,南方降雨为主。

降雪分布在京津冀,山东,山西,内蒙古,陕西等地,这恰好也是气温“低温线”的区域,而南方就是分散性的降雨,过后如果冷空气还可以压入的话,那可能雨雪还更加偏南一点,但趋势就是东移动走了为主,就看后面的冷空气能不能加持一点。

所以,从我国气候中心的说明来看,在1月31日至2月3日,中东部地区将出现一次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

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有降雪,江汉西部、黄淮西部和北部有雨夹雪,黄淮南部及南方大部有中到大雨,江南、华南局部有暴雨。这其实没有什么问题,主要就是冷空气在升温之中的“穿插”影响,但出现寒潮的趋势不大,冷空气的实力有限。

而且,在我国大范围回暖的趋势之下,又会出现偏暖的局面了,其中新疆北部、华北北部、东北地区西部等地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2℃,青藏高原东部、西南地区东部及湖南西部等地平均气温偏低1~3℃,我国其余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所以,整体偏暖的活动又增强了。

这回头来看,今年冷冬吗?其实冷冬的可能性并不大,还是暖冬为主,就算是今冬出现了两波强烈的寒潮影响,但依然难以逆转偏暖。

所以,很多人一直在冷冬,暖冬的状态上摇摆,其实没有必要,一波或者说短暂的寒冷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因为暖冬的趋势势头一直没有改变过程,这主要是根据全球气候变暖,厄尔尼诺等现象来进行联合说明的。同时,如果不出意外的话,2024年还有可能因为这两个气候因子,导致最热年再次出现。

世界气象组织的原话就是——2023年成为地球有记录以来(即12.5万年以来)最热的一年,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48℃。

同时2024年也被预测为“更热的一年”,所以,今年或迎史上最热夏季,提前体验2030年代生活,这说明了人类对地球的气候改变,已经达到了一个新境界了,比大家想象的时间节点要早很多了。

这下明白了吧?其实说难听一点,如果这样的趋势下去,就算是冬季具有极端性的寒冷出现,但暖冬的概率已经可能成为规模化的发展,如果不少朋友有印象的话。

在罕见三重拉尼娜年,结果我国还是出现了气温偏高,更加别说厄尔尼诺本身就具有“增温”效应,这还如何形成冷冬,这个概率是极其低了,未来有可能大家只会看到暖冬,而不是冷冬。

当然,这不是绝对性的,毕竟活动变化趋势多,以后因子也很多,北极海冰,北极气候的转变等都是影响我国的气候因子,具体情况具体来看吧,扯远了,大家了解一下就行。

内容分享:
【腾讯云】腾讯云图,像PPT一样简单的数据可视化工具。5元搞定数据可视化,模板丰富,拖拖拽拽就能做出好看的可视化大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