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2000+节点无盲区覆盖,注册即可免费使用

有关浦东,最近有个价值千万的消息你一定不能忽略。

1月2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7年)》正式公布。

资本市场往往是最敏感的,政策公布后,上海有关的概念股全部逆势而起。

在这样的环境下能有这么强的表现力,其实就是对政策利好的强力回复。

为什么说这个政策这么重要。

因为自十八大以来,两办批复的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有且只有两个,一个是深圳,一个是浦东。

我们先说说两个关键词。

关键词1:“实施方案”。

就是其他前期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完成了,不需要什么其他准备了,直接干就完了。

关键词2:“试点“。

就是先在这里进行摸着石头过河,看看有没有问题,如果没有什么问题,然后再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

这样的渐进式改革的方案,其实非常的具备中国特色,几乎所有的重大改革方案,都是先找那么几个排头兵试点,没有什么问题了,再在全国其他城市推广。

同时,原文中还有一个很让人意味深长的话:

赋予浦东更大自主权,实行更大程度的压力测试。

什么是压力测试,就是把该给的资源和政策都给到极致,看看政策到底能贯彻到什么程度。

整体的原文非常的长,我把其中最核心的几个部分,单独拎出来。

1

2020年10月,深圳获批通过了《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

如果大家把前期深圳的方案来对比这次上海的试点方案,会很明显的发现。

浦东的方案其实更加的激进。

2020年10月的深圳方案,重心是改革,是搞国内经济大循环。

深圳方案最核心的点是,建立土地、人口、资本、技术、数据等一系列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打通国内的堵点。

2024年1月出台的浦东方案,重点是开放,是搞全球经济外循环。

浦东方案最核心的点是,探索外资市场准入体系、全球金融配置、商品要素跨境流通的标准和制度,成为中国的国际窗口。

同时,在吸引海外人才方案。

深圳的方案只有一条,就是为“高精尖缺”人才提供便利。

浦东方案却有四条,大家来感受下这里的尺度,确实是有很大的突破。

  • 探索在浦东新区注册的涉外商事纠纷当事人自主约定在浦东新区内适用特定仲裁规则,由特定仲裁人员对有关争议进行仲裁。
  • 支持符合条件的外籍人才担任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张江科学城的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法定代表人。

最富想象力的一条就是,外籍人士可以在实验片区担任国有企业主要管理人员和法定代表人,不设门槛敞开怀抱迎接老外。

在科研成果的管理上,深圳方案只有一条,支持科研经费投入机制。

上海方案却有五条,支持国际资源配置,国际产业合作,国际协同创新,跨境投资、跨境知识产权。

同时,在先进生产力的制度突破方面,

深圳只给开了一个口子,完善无人机飞行管理制度。

上海的方向则是更多。

  • 开展自动驾驶测试应用;
  • 建立生物医药协同创新机制;
  • 探索制定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全球重大前沿科技领域伦理规则。

这样多维度深层次的改革,说明了这次政策对于浦东的支持力度是多么的大。

2

如果我们再结合这段时间大家传的沸沸扬扬的小作文

--浦东金色中环部分项目暂缓实施的通知。

相信大家会豁然开朗。

如果这个通知是真的话,很多人可能会疑惑。

已经实施到一半的方案,怎么说停就停了啊。

如果结合这次的政策来说的话,其实就很好理解了。

《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7年)》是国家层面的大事,搞特区,重振浦东,盘活整个上海经济从而起到全国的引领作用。

金色中环只是侧着于浦东部分区域的提升。

孰轻孰重,我相信大家很好判断。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肯定是要集中所有的力气去干最重要的事情。

特别是在当下的经济环境下,我们急迫的需要一个标杆可以站出来。

前期,上海在大力发展的时代,一路向东发展,从陆家嘴开始一路发展到张江。

然后这几年又开始一路向南发展。

陆家嘴、世博、前滩、前滩南,金融中心是一个接一个的发展。

产业链也一个接一个的发展。

从张江科学城到御桥到康桥到周康,然后再到临港,整体的产业链都是一路向南的。

上海的六大支柱产业,浦东一个区就有5个。

浦东用前期的成绩告诉大家,只要有政策,我就一定能腾飞。

3

就在昨天,上海高层核心领导人员参加了浦东代表团的相关会议时直接指出了几点:

  • 浦东经济要挑大梁,改革要当先锋,民生要作标杆,埋头苦干、负重前行,为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更大贡献。
  • 要继续举全市之力支持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把浦东这张“王牌”打得更好。
  • 浦东作为超大城区,要率先破解民生难题、探索城市治理现代化。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摆在首位,加快“两旧一村”改造,加快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建设。持续用力推动公共服务均衡优质发展,提高城市管理数字化智能化效能,建设韧性安全城市。

当然,这一次浦东改革的试验,也是给了明确的时间的:

到2027年基本完成试点任务。

我们可以预料到的是,在这个万马齐喑的时代,浦东经济将在未来若干年一枝独秀。

有几个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第一,外资投资浦东的热情,会越来越高;

第二,浦东的落户政策,也会越来越松,新上海人,也一定会越来越聚集;

第三,浦东的经济和产业发展结构,会越来越多元化;

第四,上海会把大量的资源,集中在浦东“改革排头兵”的打造上;

第五,浦东的两旧一村改造,城市旧改的力度,会提速。

1990年,上海通过建设“一个龙头”,进行浦东开发开放,实行“开发浦东、振兴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开发方针。

一举把浦东建设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

34年过去了,浦东再次承担了这个责任。

这一次,浦东再出发。

内容分享:
【腾讯云】ElasticSearch新用户特惠,快速实现日志分析、应用搜索,首购低至4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