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腾讯云图,像PPT一样简单的数据可视化工具。5元搞定数据可视化,模板丰富,拖拖拽拽就能做出好看的可视化大屏。

2024年还不到一个月,就迎来了一条非常恶心的丑闻。

这几天,一则“11名硕博研究生联名举报自己导师”的词条,直冲热搜第一,瞬间掀起了轩然大波!

事情的经过并不复杂——

华中农业大学一个课题组的11名学生,实名举报他们的导师黄某若,存在学术造假、压榨学生、克扣工资、胡编教材等一系列恶劣行为。

这封举报信多长呢?整整有125页!

里面还贴出了非常详实的数据和记录,可以说是绝对实锤了。

肆无忌惮的导师,被压榨的学生

这位黄教授,干了哪些坏事呢,来一一数道数道。

●逼迫学生篡改实验数据

比如“指鼠为猪”,老鼠和小猪的实验数据居然一模一样。

信中列举的证据显示,类似这样的造假行为不下于十例。

●逼迫学生编造实验结果

他还威胁学生,如果不用假数据写论文,就要让学生延毕......

●教材编写造假

国家要求的编写教材,他直接叫手下的学生帮他复制粘贴,并且绝口不提署名。

●克扣实验经费

比如黄教授课题组的实验室,大小才20来平,却要容纳20多名学生。

甚至,实验室连实验器具和试剂都没有,“最基本的分析天平都没有”。

这就好比一家餐厅的厨房,连个锅都没有,你说离不离谱。

●打压和压榨学生

按华中农业大学规定,研究生津贴一年按12个月发放,但黄教授去年只发了7个月。

他甚至还曾直言这些同学“不懂感恩”,表示:

“我给他们读书的机会,还跟我要钱。”

●教学无方

黄教授给学生上课时,竟然都是直接放B站视频,放完就让学生自己领悟然后汇报PPT。

高情商一点这叫多媒体辅助教学,直白一点就是超级大水课啊!

此外,黄教授还存在操纵同行评审、论文不当署名、异常发票等问题,并且举报信中都列举了证据。

可以说,你能想象到的所有“坏导师”能干出来的坏事,他全都干了一遍。

看完这样的事情,真的让人很心塞。

有一些导师,表面各种荣誉加身,背地里指使学生各种作假。

上头拿着科研经费,下面压榨学生克扣工资。

手下的同学,甚至还困于没有基本的实验器材,只有学着造假,才能博得一条出路。

这样的导师,对得起学生的求知之心吗?对得起国家的科研经费吗?

举报的那一刻,他们就已经输了

一开始,这位黄教授还在狡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是“有学生带头、胁迫了其他人”。

然而打脸来得迅速。

华中农业大学已经发布了通报,证实举报基本属实。

目前,黄教授已因学术不端被停职,且要接受全面调查。

可虽然这位“硕鼠”被调查了,但这件事情并没有结束。

摆在面前最大的问题,是这11名实名举报的学生何去何从,他们能不能顺利毕业。

因为,站出来举报自己的导师的那一刻,便也意味着他们的研究课题、成果全部作废,他们拿不到学位了。

甚至,他们会不会遭到学校的打压,会不会因为触碰了某些人的蛋糕而被穿小鞋,会不会被明里暗里的孤立,这都是个未知数。

在网络上,便有很多这样的言论。

有人说,“这是给学校抹黑,毕不了业也是自找的,活该。”

有人说,“连导师都敢举报,以后谁敢收这种人?”

这也是我为何特别敬重这11名学生的原因。

他们明明可以选择沉默,慢慢熬过这段时光,毕业后走人就好。

他们明明知道,若是举报不成功,他们的硕士、博士生涯就完蛋了,几年辛苦努力将全部化为泡影。

他们明明清楚,就算举报成功,也会得罪很多人,会对他们的前途有很大的影响。

但他们还是义无反顾地站出来了。

他们明知山有虎,却选择了偏向虎山行。

在这11位学生中,有一位的留言更加心疼。

他家境贫寒,但靠着不懈的努力以超一本线50分的优异成绩考入了华中农大。

在本科期间,他也没有松懈,一直凭借着实打实的成绩保研、考博。

而且,他还有5个月,就可以毕业拿到博士学位了。

此时举报,就意味着6年努力可能全部白费。

但他还是勇敢地站出来了,他说的这段话,有一种奋不顾身的热血。

“总有人要做一些看起来很蠢但是正确的事情吧。

只能跟本科阶段在三教四教楼道里背书的自己说声对不起了,怪当初自己没做好选择罢了。

如果就这样听之任之,今后不知还会有多少人,要在这种黑暗的地方浪费青春,难以想象以后还会有多少有志青年,会和我们一样深受其害,磨灭掉对科研的热忱与期望。

我好像也没有什么可以称道的地方,那就用这仅剩的一腔孤勇,大不了放弃这个学位,少几个受害者也未尝不可。”

人生能有几个六年?

可他们豁出去了。

用这6年的努力,用自己的学位和前途,只为发出这样一丝微弱的声音,为往后万千学子斩开一条荆棘道。

为众人抱薪者,

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

而在现实中,这样的事情并不少。

张雪峰就曾不止一次地说:

“考研之后,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选导师。选对导师飞黄腾达,选不对有可能一命呜呼。”

为什么选导师这么重要,选择结果竟然差别如此之大?

因为,在当下的象牙塔里,学子与导师之间权力差别太大了。

能否有正常的休息时间,还是24小时待命,导师说了算;

能否发表学术成果,论文能不能署名,导师说了算;

能否拿补贴、劳务费,导师说了算;

能否顺利毕业,导师说了算。

也正因如此,某些人品差、心术不正的导师,就会各种压榨、PUA学生。

而被导师长期逼迫导致精神崩溃,甚至最终酿造成悲剧的事情,这些年是越来越多了。

2021年末,辽宁某大学一名34岁的研究生,在自习室猝死。

而死前,该研究生负责给导师查资料写PPT,帮师弟们做实验,甚至连中秋节给大家发月饼,都需要他负责安排。

2018年3月,武汉某大学一名26岁的研究生,因长期受导师压迫而跳楼自杀。

据家属反映,该生不但要给导师买饭打扫卫生,还必须称呼其为“爸爸”。

或许有人不理解,为什么这么多学生甘愿被压迫,干嘛不反抗。

可正如这位网友说的:

“你以为的导师对学生的压榨是:

天天打骂学生?人格侮辱?性骚扰?

实际上,绝大多数导师对学生的压榨是:

你帮我干这个事,很简单的;

你这论文不行,自己想想哪里不行;

你这星期给我读完这些论文(无法完成的量);

项目如果不行的话,你要继续做(不给你毕业签字);

毕业论文不行,自己改,就这水平不要说是我的学生;

这数据不行,你看看你师兄怎么处理的(暗示作假)……”

重压之下,你会不断地自我反思、自我贬低。

最后,你只会怀疑都是自己问题。”

所以有网友吐槽说——

读研读博,最快乐的就只有两天,考上的那天、毕业的那天。

能否考上,在于学子本身的努力程度;

而能否毕业,则几乎完全取决于某些导师的意志。

另一方面则是,现在对导师的监督机制太不健全了。

当学生觉得受到不公平对待时,连个申诉的渠道都没有,只能公开举报。

有的导师还在学校承担了重要职务,一般的举报根本难以按正常流程处置。

正如《光明网》所评:

如果学校监督机制健全,学生就不必如此悲壮!

天下学子苦学阀久矣。

但明知道改变结局的可能微乎其微,有一些人却依旧选择去做。

在那篇举报长文的最后部分,这11个学子写道:

“感谢不改初心勇敢发声的自己。”

这份初心,不该被辜负,也不能被辜负。

为众人抱薪者,也绝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

感谢你看到最后,点亮“赞”和“再看”,愿这11名学生后续不会受到不公正对待。

愿早日出台监管政策,尽扫这一股“学阀”之风。

愿我辈同心协力,共创学术之清明,还学生们一个朗朗教室!

内容分享:
注册免费领取 4核8G 云服务器,享免费数据迁移服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