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江青曾评价军中有两“霸”,一个是许世友将军,一个是韩先楚将军。
许世友将军的胆大直爽,我们都有所耳闻。抗战时期,他就曾因为自己的大胆,差点被军法处置,幸好毛主席力挽狂澜,才保住了这位共和国未来的“酒神将军”。那“旋风将军”韩先楚又是怎么个大胆法呢?
其实,与其说韩先楚将军本人胆子大,倒不如说韩将军是脾气硬、作风正。无论对面是谁,只要他看不过眼,就会直接了当地指出错误来,一点面子都不留。所以那段时期,不少人都在韩先楚这里碰了一鼻子灰。
当年轰轰烈烈的林家“选美”,就可以看的出来这位老将军眼里容不得沙子。
“选美”风波
1967年的一天,北京的一个干部家庭前来林帅家拜访,无意间提到了儿女们的婚事。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林帅的夫人叶群女士看着自己逐渐长成的一双儿女,不由得也开始着急起来。
新中国成立已经十几年了,“自由恋爱”的观念扎根在年轻一代的心里。只是叶群并不愿意儿女们搞什么“自由恋爱”。她不信赖林家兄妹俩的眼光,更害怕有“心思不纯”的人进了他们家的门,所以孩子们的婚事,她要亲自做主。
为了给儿子林立果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叶群特地将全国几个常出美女的地方,划分成了几个区,并委托几个相熟的夫人各自负责一个区,挑选相貌端正、品学兼优的女孩。就连林帅办公室的几个干部也被交代了与此相关的任务。
当时办公室里的干部多数都是大老爷们,哪里能找来年轻漂亮的小姑娘给叶群挑选。于是他们一合计,就以选拔“外事工作人员”的名义,派人到福建去看看。
彼时,韩先楚将军正在福建主持生产建设工作。听到这个事后觉得十分不妥,立马就叫来了“选美”负责人,严肃地说道:“‘九大’刚刚定了林副主席为接班人,你们这么搞会产生什么影响?”
看着对面的负责人脸色发白,冷汗直冒,韩先楚也不愿为难这些听命办事的人,缓了缓语气继续说:“有些话,你们不好说我来说。你就回去告诉他们,就说这事,我韩先楚有意见。这样做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我们党的形象和作风!”
要知道当时林家声望如日中天,韩先楚这么明晃晃地拒绝“办事”,弄不好就会得罪一些人,可他还是这么做了。后来几年,有人再次提到了这件事,说韩先楚将军的斗争路线觉悟高,那时候都敢反驳人家。
韩先楚听到这些话,顿时瞪大了双眼,摆了摆手说道:“我哪里有那么高的觉悟,我只不过是关心老首长,维护咱们党的形象。换了别人,我也会这么说。”
韩先楚认为介绍对象本身没有错。在战争年代,他也给自己的部下介绍过对象。就连他自己的夫人,也是别人给介绍的。这是同志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表现。但是问题是,像林帅办公室这种搞法,肯定是不行的。
“我们是共产党,怎么能那样搞?瞎搞嘛!”
不只是林家,就连当年江青在韩先楚这儿,也被弄得没了脾气。
“烟鬼”巧拒江青
1969年,“九大”在北京召开。当时在福建主持工作的韩先楚,千里迢迢地赶回首都参加会议。在这场会议上,中央决定将干部们分为几个工作小组。当时江青权倾一时,一些爱“钻营”的人非常想要跟江青一组却苦于没有机会。巧合的是,韩先楚意外和江青分在了同一个小组里。
江青知道韩先楚这个人在党内德高望重。不说在解放战争和朝鲜战争中,立下累累战功,后来到福建去,生产建设工作也做的不错。如果他能来到自己阵营,将是一个极大的助力。这次工作分组就是接触韩先楚的好机会。
于是在这次分组后,江青就常常去韩先楚在北京的住所里探望他。韩先楚也知道江青此行的目的是什么,索性将其晾在一边,不怎么打理她。谁知道江青丝毫不介意他的冷漠态度,一直呆在家里不走,还有一搭没一搭地找韩先楚说话。
对方油盐不进,韩先楚一时也不好说什么。突然他想起来了,江青这个人特别讨厌烟味,曾经有个小干部因为在江青面前抽烟,被其批评了几句。想到这里,韩先楚就有了办法。
本来这几天重感冒,嗓子发炎不能抽烟。但是他为了“赶客”,被迫又把烟枪给拿了出来。韩先楚边抽烟边说话,不一会屋子里就烟雾缭绕。果不其然,江青的眉头皱了起来。
看着时候差不多了,韩先楚开口说道:
“我是个老烟鬼了,总不能熏到江青同志吧。”
江青本来就因为满屋烟味不是很高兴,听了这句话后更是明白了韩先楚的立场,知道这个人是不可能和自己合作的,索性直接拿起包告辞了。
从此以后,江青再也没有踏入过韩先楚的家门。
一些人好心提醒过韩先楚脾气收一点,做事不要那么直,拒绝人也要留余地,但韩先楚却不赞同这些人。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党不能没有敢说真话的人。
“实事求是”讲真话
1959年的时候,韩先楚刚从北京301医院出院,就连忙赶回金门前线主持炮战。让他感到新奇的是,军区附近的山坡上突然架起了一个个小高炉。前线炮战硝烟弥漫,后方的炼铁工作也毫不逊色。
韩先楚不禁想:“这样也好。可以就地取材。国民党打过来的炮弹碎片到处都是。正好可以捡回来,拿去高炉炼铁,造成炮弹再打回去。”但是这样的想法,很快就被一次视察给改变了。
有一天,韩先楚心血来潮想去后边小山坡上看看炼铁。哪知道一到地方就傻眼了。这里来来往往穿梭的炼铁“工人”都是附近的农民,还有不少是个头不打的“小豆丁”。再一看炼铁的高炉,都是用各种工具临时改造的,十分简陋。
韩先楚连问了好几位高炉工人关于炼铁的专业问题,结果一个都答不上来。到了这一刻,他心里大概就有数了。回到军区,韩先楚立马找来了当地负责人,直接了当地批评道:“瞎搞嘛!这分明是劳民伤财!”
对于那些千奇百怪的工业“卫星”,韩先楚更是一点面子都不留。有一次,他回了一趟老家,县委负责人特地赶过来陪同。韩先楚十分关心家乡的发展情况,多询问了几句,谁知那个负责人夸夸其谈了两个小时,讲的内容都是一些“放卫星”的成绩。
汇报完毕,在场的一些干部竟然鼓起掌来。这个县委负责人也十分受用,笑容满面地请将军作出指示。韩先楚瞥了他一眼,说道:“不要捏着鼻子哄眼睛。”一句话,让在场的不少人都羞红了脸。
结语
有人曾问许世友将军:“军队里,您最敬佩的人是谁?”
许世友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福州韩司令。老韩胆子大若鸡蛋!”
韩先楚作为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一生胸怀坦荡、光明磊落。都说他胆子大,其实是他本性刚正又坚持真理,不为什么人、什么事就放弃自己认为对的事情。所以在旁人看来,这就难免容易得罪一些所谓的“大人物”。
但就在那个时代,这一份刚正和坚持弥足珍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