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许多父母热衷于激励自己的孩子追求卓越,往往希望他们的子女能够超越自己的能力完成一些事情,比如自己未能考入的大学,却期待子女能考入顶尖高校;自己事业上不尽如意,却盼望子女能够获得高薪的职位等等。
然而,这样的期盼往往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子承父业”的可能性较大,如果父母本身无法达到一定的成就或不具备足够的优秀素质,那么教导孩子们变得优秀的可能性也许并不大。因此,与其不断地激励孩子追求不可能的目标,不如首先激发自己去努力拼搏。
在我们故事的主人公王秀云身上,这一点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王秀云是一个能干之人,但在文盲的她看来,文字就像天书一样难以解读。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被选中参与一场合唱演出,但因为不识字而无法参与,这次经历深深地烙印在她的心中,激起了她对于识字读书的渴望和自卑之感。
后来,王秀云与村里著名的文化人刘京科结婚,并且生下了一个儿子刘桦楠。即便她自己并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她深知读书的重要,因此对儿子的教育非常上心。
但随着儿子进入青春期,他开始表现出叛逆的行为,包括逃课、打架和调皮捣蛋。这让作为母亲的她感到万分痛心,同时也感到无比困惑。
尽管刘桦楠的表现让王秀云深感失望,但她依旧没有放弃对儿子的引导和激励。在一次与老师深入交流之后,王秀云决定以更加积极的方法来对待儿子的教育问题。
她采用了和儿子打赌的方式,提出了一个看似荒诞却又充满挑战性的赌约:如果他能够考入清华大学,她就尝试成为一名作家。这个赌注出乎意料的激发了刘桦楠的内心潜力。
然而,这场赌注并未立即带来刘桦楠学业上的飞跃。中考的结果并不理想,他只考上了一所普通的高中。
就在这个时候,一件事情发生了改变,使得这对母子开始真正的努力和自我提升。王秀云的丈夫刘京科因为在工作中不幸受伤,使得家庭的经济状况和氛围变得更加紧张。看到父亲艰难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刘桦楠意识到了知识对于改变命运的重要性。
受到触动的刘桦楠开始更加努力学习,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利用所有可用的时间进行学习和复习。而母亲王秀云同样没有闲着,她开始学习认字,想要打破自己文盲的状态。
她开始向丈夫请教,试图通过查字典的方式学会阅读。这对母子开始了各自的奋斗之旅,最终都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和成就。
这个故事再次证明了父母言行对孩子的深刻影响,特别是他们的态度和努力程度对孩子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
因此,与其期待孩子超越自己所未能达到的高度,家长们更应该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来给孩子树立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