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我姐是个单身女青年,工作繁忙,平时没时间做饭。有一天,她对我说:“妹妹,我实在是闲不下来做饭,要不我找一个阿姨来给我做饭吧。每个工作日做两顿就好,中午和晚上。”
我说:“好啊姐,找一个做饭阿姨还是很必要的。这样你就不用天天外面买了,也能吃上热乎饭。”
我姐想了想说:“我给她每月2500块钱工资,做五天,每天两顿饭,感觉条件也不错。我们家里人不多,做得不会太辛苦的。”
过了两天,我姐高兴地告诉我,她找到一个做饭阿姨了。她叫刘大姐,五十多岁,话不多但是办事很得心应手。刘大姐看了我们家的厨房,对着菜谱站那里思索了半天,然后就开始忙活了。我姐觉得这效率和手法,完全没有问题。
我笑着说:“那你中午记得留一点给我尝尝啊。”
从此每天早上六点,刘大姐就会如期出现在我们家门口。她身材瘦高,头发花白,动作麻利地开始炒菜切菜,手法娴熟。没过一会儿,厨房里就香气四溢。
我有时会在饭点来我姐家蹭饭。刘大姐做的饭的确很好吃,米饭煮得软糯,菜也鲜美可口。吃过饭刘大姐就把剩菜剩饭装好,打包带回家。我猜她家里人也能吃上这么好的饭了。 过了两个月,我发现刘大姐做的菜单单调了,基本就是番茄炒蛋,青菜豆腐汤这些家常菜。有时候米饭不太熟,菜里也没有以前那么多佐料了。不过刘大姐还是一样,做好饭就把多的打包带走。
一次中午,我正好在我姐家吃饭。今天的饭菜更加简单,就一盘青菜,一盘番茄炒蛋,米饭没有做熟。我姐皱着眉头尝了一口菜,就说:“刘大姐,怎么最近你做的菜这么简单,没有以前好吃了?”
刘大姐讪笑着说:“因为东西贵嘛,我就买了一些简单的食材。我尽量做得好吃一点。” 说完她默默地把饭菜盛进两个大号饭盒,装进自己的旅行袋。
只见刘大姐乘公交车来到一处老旧小区,上了6楼,打开一户人家的门。我躲在楼梯间往里一瞧,原来是一个五口之家,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一个十来岁的男孩。他们家很穷,家具破旧不整,墙皮都脱落了。刘大姐把饭菜拿出来分给他们每人一份。那个小男孩高兴地说:“奶奶,今天有肉呀!”原来那盘青菜里有几小块肉。
我这下明白了,原来是因为刘大姐家里有贫困的老人孩子,可能生活上遇到困难,所以刘大姐会节省开支,从我姐家带一些饭菜回去分给他们吃。我很替刘大姐感到难过,一个人扛起了整个家的生计,想必压力很大。
我回到我姐家,把事情的真相都告诉了她。她听后也非常惊讶,没想到一直很满意的刘大姐会这样偷偷带走饭菜。我姐皱眉说:“也许她家里确实很困难,我这么好的伙食,她也想分一点给家人。但她也不应该不跟我说明就私自拿那么多饭菜,这不太好。”
听完,我姐一脸心疼地说:“刘大姐,你家里情况这么困难也不早说,我可以给你加工资的。那你把亲人接到上海来同住吧,我这里可以提供吃住,也能帮助他们改善生活。”
这件事让我学到了很多,生活总会给我们带来意外。我们不应轻视一个人,不了解别人的处境就不要妄下评论。当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更应给予支持和帮助,而不是责怪。我也要学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刘大姐听完我姐的建议,红了眼睛,激动地说:“小李,我真没想到你会这么大方。我一个外来人,你不仅包容了我的小偷小摸,还主动提出帮我一家人。我太感激了!”
我姐摆手说:“刘大姐啊,你也别说自己偷摸,其实我理解你的难处。你一个人在外面工作这么辛苦,还要扶养家里老人孩子,实在是不容易。既然关系已经这么好了,就别跟我客气,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
从此之后,我姐和刘大姐的关系变得没有了隔阂,反而更亲近了。刘大姐也会跟我姐聊起她的家乡和家人的情况。原来她老家在安徽一个小山村,丈夫去世早,只剩她和公婆还有一个孙子一家三口相依为命。全村多是老弱病残,儿女都外出打工了,生活很艰难。所以刘大姐才选择出来谋生。
一个月后,刘大姐的老公公老婆婆和儿媳一家三口都搬来和她住在了一起。我去我姐家做客时,还能吃到刘大姐亲手做的各种家乡特色菜,像麻婆豆腐、松子糕等等。我还跟刘大姐的孙子小宝打成一片,经常陪他玩游戏。现在我看到刘大姐脸上也常带着笑,她说这里大家团聚,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她感到无比幸福和满足。
我姐也常笑着跟我说,刘大姐一家人搬来后,她自己一个人的生活也丰富了许多,不再孤单。我看到她们之间已然像一家人一样亲密无间。
这件事加深了我的人生体会,这个世界终究是温暖和美好的,即便遭遇困难,我们也不应放弃希望。因为总有善良和宽容在我们身边,给我们力量,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充实无憾。我也要向刘大姐学习,无论环境多么艰苦,面对家人和邻里都要学会付出关爱。 经过这件事,我和我姐都变得更加乐于助人了。比如我姐公司里来了一个新员工小李,刚到上海,生活上遇到很多不便。我姐就主动帮她找房子,跟她介绍生活设施,学着刘大姐的样子经常留小李在公司加班吃饭。小李感激地说在这个城市遇到我姐这个好前辈,帮助她很快就习惯了这里的生活。
我自己也在志愿者团队更加活跃,经常去 帮忙照看流浪猫狗,还领养了一只小奶狗。因为我想到了刘大姐那可怜的家乡,想着城市中还有更多无助的生灵需要帮助。小奶狗来到我家后很快就恢复了健康,成为我忠诚的好伙伴。我也结识了更多有爱心的志愿者朋友。
对我影响最大的还是刘大姐一家。这些年过去,在我姐和我的帮助下,刘大姐的儿子已经当上了科长;两口子买了新房子让老两口住得舒舒服服;他们的孩子小宝也长高了,上了重点中学,成绩优秀。每当一家人再次团聚,我都会感叹万事起头难,但只要我们不放弃希望,总有奇迹发生。
人固然要靠自己奋斗,但我们也需要别人施以援手。一个温暖的目光,一句真诚的询问,一顿馒头,都能给身陷困境之中的人力量和动力。而当他们脱离困境、重返幸福生活的时候,自己也会有更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这就是这个社会运转的真谛,也是我通过这件事最深的领悟。愿我们都能守护这个互助互爱的大家庭,让更多人感受到来自内心深处的温暖。 刘大姐一家人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我,让我萌生了一个想法:为什么不回自己家乡,像我姐帮助刘大姐一样,去帮扶那些困难家庭呢?
我出生在江西一个偏远山区小村子,那里交通不便,医疗条件差,大多数年轻人外出打工,家里只剩下妇女小孩和老人。我还记得小时候,村里的孩子们蹲在河边洗衣服,冬天冻得脸色发紫却还是笑嘻嘻的。我在城里长大、上学,离开家乡很多年了。现在我有了自己的事业,也有了一定积蓄,是时候回报家乡了。
我跟我姐商量这个想法,她激动地说:“这个主意太好了!其实我也在想要不要回老家看看。要不咱们姐妹俩一起回去布施帮扶怎么样?”最后我们决定利用年假,带上书籍学习用品等物资,先回家乡看看。
回到小村,我发现这里确实发展滞后,孩子们蹲在简陋的破旧教室里上课,医务所里药材缺乏。村民们生活困难但见到我们很热情。我和我姐便决定在这里办一所希望小学,专门接收贫困地区来的左儿童;培训村医;教本地妇女一些手工艺,增加她们收入。
如今我们希望小学已经运营五年,发展势头良好。看着学生们快乐地学习成长,村民们幸福安居的面容,我感到无比满足和幸福。这就是我的“刘大姐精神”的延续,也是我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事。愿更多人都能传递这份温暖,让世界因我们的爱与宽容变得更美好! 经过在家乡的一番努力,我和我姐打造了一个欣欣向荣的美好小村。当我们准备启程返上海时,村民们举办了盛大的送别会,念念不舍地留我们再多住几天。我们很感动,但城里还有工作在等待。临走时,村长代表所有村民对我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真诚的谢意。这一刻,我们倍感欣慰和骄傲。
临走时,刘大姐说了一句让我久久不能忘怀的话:“小芳啊,当初是你发现了我的困境,你姐对我一家的仁慈救助改变了我们的命运。现在你们再次回到家乡,以同样的爱心帮助那里需要帮助的人。我真的很骄傲也感动,你们姐妹就是我的榜样,也一定会感染更多人,使这个世界充满美好的力量。”
我深深地点点头,决心要时时刻刻怀着一颗善良宽厚的心,行动起来帮助他人、传递正能量。
回到工作岗位,我把自己在家乡创建的慈善项目向公司高层作了汇报。没想到,我们的被这种社会公益行为深深打动,决定每年拿出一部分利润,设立公司公益基金会,支持员工回家乡进行类似帮扶活动。很快在我的带动下,公司出现了一股热潮,大家争相发起或参与家乡支教、环境治理、扶贫济困等公益活动,家乡建设日新月异,老百姓安居乐业。这股热情甚至越过公司,感染到其他机构。我所在的行业开始掀起整体参与公益的高潮。
没过几年,在老板的支持下,我索性辞去工作全身心投入家乡公益事业、完成当年的心愿。如今我已经组建了一个专业团队,长期开展家乡建设,项目遍布十几个省的贫困乡村。这都是起源于对一个小小做饭阿姨的关注和帮助,我感激生命中每一次微小的邂逅,它们联结成了改变世界的巨大力量。这就是我现在天天感受到的幸福满足,我想对这个社会贡献的全部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