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太人向来以其精明的生意头脑闻名于世界的,除了这个特点之外,犹太人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的诸多行为也曾被人诟病。
在1998年香港回归我国后,犹太人就曾将试图将收割利润的镰刀对准香港地区,但在我国耗资1400亿的对轰下,在金融场上不可一世的犹太资本最终也只能黯然离场。
金融狠人索罗斯
索罗斯1930年出生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索罗斯的父亲是一名犹太律师,因此索罗斯从小就接受着“精英教育”。
后来,纳粹占领了匈牙利,为了保全性命,索罗斯一家大着胆子伪造了身份,后移民到英国继续生活。
在英国生活学习期间,索罗斯成功进入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求学,良好的教育资源和犹太人天生的精明头脑让他在生意场上产生了一番独到的见解。
索罗斯的“独门绝技”之一,名为“立体狙击理论”,这是索罗斯能够纵横商界的重要法宝,也是索罗斯后来打算在做空香港时使用的办法。
毕竟,索罗斯曾经凭借“立体狙击理论”成功地让泰国金融体系吃了大亏。
那时,泰国实行了“固定汇率政策”,也就是说不论泰铢的发行量、流通量和价值如何,泰铢和美元的汇率都是固定的。
看中了这个机会的索罗斯先是向泰国银行申请了大批的泰铢贷款,等资金到手后,他又将这些泰铢纷纷兑换成了美元。
索罗斯的这番操作成功地让其他民众产生了“泰铢不值钱”的恐慌,纷纷开始“跟风”抛售泰铢,或将其兑换为美元。
索罗斯一个人兑换美元的时候泰国银行还没什么感觉,但架不住泰国民众在短时间内“组团”来进行货币兑换。
在那段时间里,泰国银行手中的美元储备急剧下降,与之相对的则是泰铢储备的上涨。
泰铢是泰国的本国货币还好说,但美元可是外汇啊,外汇储备下降对于国家发展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外贸相关的业务都要因此受影响。
因此,泰国不得不改变策略,将“固定汇率”改为“浮动汇率”,泰铢因此严重贬值。
可这时,索罗斯的手中可还有着大量的美元呢!
等到泰铢相较之前又贬值了一倍的时候,索罗斯只用了之前换来的一半美元就轻轻松松地还清了贷款,然后“空手套白狼”地得到了另一半美元。
索罗斯用这种方法成功做空了泰国货币,这让他不由得“信心大振”,于是,在1998年,有着“亚洲四小龙”之称的香港因为回归中国而备受世界瞩目时,索罗斯又把自己的目光对准了香港这个富饶的城市。
索罗斯的阴谋
香港之所以繁荣,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香港其实位于全亚洲的中心地带,来往于此的多国游客、资本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因此香港也是连接东西方的重要纽带、国际化程度较高。
在索罗斯意图做空香港的时候,首先“迎战”他的时任是香港金管局总裁的杨志刚。
杨志刚作为一个在金融场上摸爬滚打走出来的人,自然是知道索罗斯这种人的“立体狙击理论”的,但杨志刚在面对这种情况时也并不慌乱,基本上只要通过提高利息不让民众觉得持有本地货币会亏,那么香港经济就很难被人做空。
不得不说,杨志刚的想法是对的,但很可惜的是,他遇上了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索罗斯。
为了做空香港经济,索罗斯“煞费苦心”地想到了一招声东击西。
表面上,他投入了大量的港币来拉低港元价值,但明明知道杨志刚会通过加息来应对的索罗斯这时想的是什么呢?
原来,索罗斯的打算是在表面上做空香港金融,可实际上他还把钱投入到了香港的期货和股票交易中。
如果香港金管局通过加息的方式保住了港币的汇率,那么他们就能从之前买的港币期货上赚回来;如果港币被他们成功做空,那么索罗斯就又能像当初做空泰国那样大赚一笔。
说白了吧,索罗斯正是因为不能确定香港局势所以才做出了这种“两手准备”,让香港的金融体系一时间陷入了被“操纵”的大麻烦之中。
而意识到事情不对劲的香港金管局也终于明白了索罗斯的狠毒居心。
而且,索罗斯明显是能意识到做空香港的难度的,所以他此次还纠集了一众金融投机家一起和他向香港金融体系发起冲击。
面对这帮人上百亿美元源源不断地冲击,香港百姓们终于忍不住恐慌起来,他们蜂拥至各大银行要求出手港币,香港金管局意识到这不是他们一己之力就能抵抗的,便火速将这件事报告给了中央。
“国家队”出手,香港的局势一下子就不一样了。
铩羽而归的犹太资本
中央在知道这些金融大鳄组团试图做空香港后,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立刻就组织了专案组对此事进行指导,寻求香港金融的“破局之法”。
当时,国家拿出了“不惜一切代价保住香港繁荣”的气势,即便当时香港恒生指数不断下跌,但中央依旧出资,通过只在低位接盘绝不拉高的行为准则,强力稳住了香港大盘的下跌趋势。
而香港政府在这件事上也与中央紧密地站在了一起。
据统计,在这次的事件中,香港政府前后共用了1200亿港元,在最后关头将恒生指数拉高了1169点。
原本索罗斯还没想放弃,但因为长时间的拉锯战让其团队内部看不到希望,加上金融战消耗掉了大量的资金储备,再一想到我国中央的强势介入,索罗斯也就“不得不”放手了。
在索罗斯财团停止做空香港之后,香港股市以790亿港元完美收官,将恒生指数也稳定在了7829点,这无疑是一次属于香港金融的胜利。
当然,如果没有中央耗资1400亿的强势对碰,只怕单靠香港金融局自己是难以保全颜面的。
从这件事中,我们也能看出这些在金融场上杀伐果断的人是多么的无情和残酷,如果香港真的被做空,那无数股民都会成为被索罗斯狠狠收割的“韭菜”,到那时,不知道有多少家庭会因此破碎。
当时坐镇中央指导这场“战役”的灵魂人物,是我国当时的国家总理朱镕基。
当年,朱镕基在出任国务院副总理3个月后就开始兼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那段时期的中国经济正处于投资膨胀、物价猛涨、股票集资热等水深火热的情况中。
经过当时的领导班子决定,朱镕基临危受命,通过加强宏观调控、整顿金融秩序等行为,为治理通胀、平抑物价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为了应对通货膨胀,朱镕基加紧全面紧缩,通过严格管理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泡沫经济”和大力扶持能源、农业等新的经济增长点来稳定我国经济,使得当年的中国经济发展最终实现了“软着陆”的平稳态势。
这件事也和后来的“对战索罗斯”一起,成为了朱镕基被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光辉历史”。
如今,我国各方面实力已经在一代代人的建设下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希望祖国的未来也依旧昂扬向上、愈加繁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