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去年美国智库机构大西洋理事会,发布了一份较为特殊的研究报告。在这份没有明显提及中国的报告中,却处处透露着对中国的忌惮和猜测,该报告一经发布立即引起各国瞩目,原因无他,该报告连续多次大篇幅,从多方面臆断中国的战略发展方向。
该机构认为,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对手,也是美国最大的威胁,并做出多种设想猜测中国过去和未来要进行的重要战略部署,并得出结论——中国在下一盘无与伦比的大棋。
(大西洋理事会)
无独有偶,就在去年年底,美国发布的国防报告中,也间接承继了大西洋理事会的猜想,将中国近些年的行动进行了过度解读。
那么中国究竟是做了什么,竟然让美国如此在意?美国所谓的中国这盘大棋,到底是从哪些方面看出来的,中国在外人眼里又是如何“落子”的呢?
一、中美竞争态势加剧
自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发展速度令世界咋舌。从80年代后期张力,到如今还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各方面正在向着世界领先水平发展。
(中国领先世界的发展速度)
除了赶上经济全球化的便利,中国在军事和国际影响力的发展速度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尤其是在某些领域,不知不觉间已经超过了曾经的世界最强国美国。
大家都知道,90年代初随着冷战格局结束,全球迎来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实实在在吃到了时代带给他的“霸权”红利。
凭借着强劲的军事、科技、经济实力,美国在全球的影响不断扩大,甚至很多不太公平的地缘政治产生也与其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美国在全球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凭借着美元在全球的地位,“世界霸主”做惯了的美国,自然不想看到任何国家发展到能够威胁到其地位的程度。
近两年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加强,中国也成为了美国关注的重点。从2021年开始,美国每年的定期发布的国防报告中,在对华政策方面都有着大量篇幅的描述和预期举措。
美国智库机构提出的建议,更是将中国当成最大的对手。该组织是主要服务于美国政治高层,基于全球化的形势,为美国政府出谋划策。
(中国“正在布局”)
在去年的报告中,大西洋理事会着重分析了中国的战略目标和竞争策略,并借用中国多个围棋术语,提出了“中国正在下一场无与伦比的大棋”,
该报告延续了近两年美国在中国发展问题上的注意力,并进一步阐述了中国正在全球进行的布局,似乎已经冲击了美国的地位。
这种论调当然是美国“以己度人”的唏嘘和被害妄想症的发酵,因为对中国的关注和忌惮,所以理所当然的认为中国也和他们一样。
(大范围的影响)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中国的发展真的已经冲击到了美国的地位?美国智库组织阐述的中国正在“下棋”,又是从哪些着力点提出了这些理论?
二、中国式“棋盘”的几个落点
事实上与其说“中国正在下一盘无与伦比的大棋”,不如说中国着眼方位的发展策略与时俱进。其目的根本不是什么冲击美国霸权主义,而是基于国家发展的需要以及从历史中总结出的经验。
首先是在政治方面。中国的发展水平不是一蹴而就,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遇到了多次危机,甚至在七八十年代之前,一直受到资本主义世界的打压与限制。
(开国大典老照片)
在如何破局方面,中国有自己的一套办法和策略,与美国到处结盟的策略不同,中国始终坚持沿着自己不结盟国家的轨迹向前发展。
但不结盟并不意味着不向外寻求合作,中国一贯奉行着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不论是区域安全还是促进全球稳定方面,中国始终是和平发展的代表。
中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尽力保障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今年三月更是促成了沙特和伊朗在外交关系上的破冰。
(中国伊朗沙特在北京的会面)
在中东问题上,中国也始终积极争取各国之间和平解决各种争端,并从中斡旋,得到了大部分国家的信任与好感,在此基础上也纷纷与中国确立了各领域合作关系。
此外对于南美地区,这里一直被称为美国的后院,中国也在近些年打开了局面。说起来最近几天还有个笑话,中国与巴西确立合作后,巴西总统甚至说“也会看中国足球”,被网友戏称“相当违心”。
其实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中国在拉美地区已经走出了最初的限制,随着拉美国家独立发展意识的觉醒,他们发现与美国的也有条件合作与投资不同,在与中国的交往关系上更见平等与自由。
(巴西总统)
今年多个欧洲和欧盟领导人来华访问,一再重申重视与中国包括经济在内的各领域合作,即便是美国也没用公开承认要与中国脱钩。
这些当然不只是经济方面的考虑,更多的是基于经济的政治考量。尤其是在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格外关注中国的立场和动向。
尤其是在中俄合作问题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十分敏感,冲突爆发后的第一时间,更是多次催促中国“站队”。
(俄乌军事冲突)
这些情况恰好说明,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已经到了美欧需要十分重视的地位,中国的发言和立场很多时候,对全球格局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力。
其次是在军事方面。我们可以很客观的说,现在全球基于军事力量为基础的国际环境,对中国来说还有很多挑战。
美国是“地缘政治”熟练用户,自中国军事力量发展起来后,美国逐渐将关注的重点转向亚太地区,构建了先后构建了亚太、印太框架。去年还极力拉拢东盟,本月更是和越南达成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美国和越南国旗)
其目的显而易见,不过是想要在区域上限制、包围中国,意图也很简单明了,给中国添麻烦就是限制中国发展。只要中国的发展脚步慢下来,美国就始终能保持世界“霸主”的地位。
但以目前的情况看来,美国的各种打算基本落空了。中国在军事领域早就找到了破局的关键点——独立自主的发展军事力量。
在海陆空方面,近两年取得了相当瞩目的成就,各种新式武器和技术的创新,在很多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像电磁弹射和隐身无人机方面,已经取得了相当可喜的成果。
(我国的军事力量逐渐壮大)
如今美国想要限制中国军事力量的发展,可以说是天方夜谭,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无法阻止中国在各领域的发展,能够维持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并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才是中国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第三是在科技领域。中国在科技领域的落点,要更为艰难一些,但并非无法克服。尤其是光刻机芯片技术,至今还在被欧美国家垄断。
但自以华为为代表的高新企业,近些年研发力度的加大,中国也逐渐在该领域逐渐走向正轨。多领域科技力量的发展与创新,离不开国家大力支持与推进。
(北斗星三号卫星系统)
中国科技领域,目前呈现的是百花齐放的状态,我们早就脱离了模仿与复刻,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拥有者强大的向生力。
最后是在经济方面,大家都知道自二战结束后,世界确立了美元为主的经济体系。最初美元对国际市场的调控起到了有利作用。
但随着美元影响的扩大,美国在凭借美元吃尽全球红利的同时,开始用美元操控区域政治,甚至大行霸权主义策略。
(中美贸易网图)
早在拜登之前,美国就在与对华贸易上就重重设阻,以各种理由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设置门槛。不仅是中国,其他国家也是如此,只要还在使用美元,就势必会受到美元体系的盘剥,美联储和美国就永远是获利方。
所以近些年来,纵观全球各国,已经开始了自己的去美元化进程。2021年中国与伊朗的合作中,双方约定支付方式由人民币来代替美元。
自此之后很多国家在与中国的经济往来中,也开始尝试用人民币和其他币种来代替美元。为了进一步达成“去美元化”,中国还进行多项策略的创新。
(数字人民币)
“数字人民币”的提出与践行,就是对原有货币体系的试探,也是中国打破美元壁垒最关键的一步。
除了在货币上进行布局,中国也在经济全球化大局中,展开了与全球多个国家的合作,尤其是在“一带一路”政策之下,很多国家已经享受到了与中国合作产生的红利。
中国在多个地区提供贷款和投资,甚至近两年在欧洲也逐渐打开了经济局面,与德国等欧盟国家合作关系的确立,更是让美国犯了“被害妄想症”。
(美国在世界经济市场上的地位岌岌可危)
不过我们不得不承认,当前状态下,美元在世界经济市场上还有相当强劲的影响力和地位,但这种地位的确立也并非一成不变。
结语
任何国家的发展都是自我崛起的道路,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是完全依靠别人的援助而发家致富,至少他们都拥有自己的底牌。
美国人说中国在针对美国“下一盘大棋”,这种自以为是的妄想十分可笑。中国立足于发展大道,追求的是全面“开花”。
(中美关系)
或许我们将美国当成发展的竞争对手,但从未想过通过拖别人后腿保持自己的地位,这一点与美国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因为我们深知,想要发展就要自强不息,即便没有美国,中国也会崛起,也会审时度势,借助环境的影响,让国家的发展一路向前。
参考资料
环球时报.对华竞争写入战略报告 美智库:美国自给自足是幻想.[OL].2023.07.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