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和汽车是世界上最大的两大产业,也是供应链最长,高新技术最为集中的两大产业,因此这两大产业经济产值超过20万亿人民币,像高科技产业的韩国,日本,德国,绝大多数的产值都集中在这两个产业。
因此中国工业要完成产业升级,就必须拿下通信和汽车制造这两个产业,这是中国能否跨入发达国家门槛的关键,通信产业目前在产品上中国已经拥有近七成的市场份额,但是由于核心技术掌握在美国企业手中,使得中国只拥有产品和市场份额,整个产业的利润近八成以上都在美国企业手中,而改变这种局面的关键,就看华为能否突破封锁。
整个通信产业,例如手机全球出货总量大约在10亿台,中国制造了其中的近8亿台,但是大部分利润都在美国的科技企业手中,因此华为的突破显得极为重要,肩负着为整个中国的通信产业,抢夺回我们应该有的利润报酬, 实现中国通信产业,底层工人的收入增长,同时为整个产业链企业赋予研发自主技术的能力,从此可以不再向美国的科技企业缴纳高额的专利费。
整个通信产业十多万亿的产值,如果能被中国企业收入囊中,就可以至少为每一个中国人的平均收入每年提高至少1万块钱,那么中国的产业升级也至少成功了一半以上,很明显华为如今成了整个通讯产业唯一的希望!
相比于通信产业,在华为的努力下取得了重大突破,汽车产业,如今依然,任重道远,核心技术支架系统的算力硬件,依然掌握在美国因为打手中,虽然华为在这个方面已经有时候准备,但是因为时间太短,没有形成完整的生态,大多数企业对华为不信任,因此暂时缺乏强有力的竞争力。
比亚迪现在已经有了一定的技术基础,主要体现在新能源汽车的硬件生态上, 而且生产销售供应体系已经完善, 大规模进军国际市场,为中国汽车抢占国际市场份额势在必行,因此提前优化自身的技术水与平,对于未来是否能够统治全球市场,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制造系统以及包括芯片算力,但是整个生态供应,急需取得突破。
比亚迪在关键的智能驾驶系统,以及包括芯片算力的并没有多少积累,因此需要加强这方面的技术攻关,但是由于国际市场充电设施的不完善, 新能源车的普及进度远远慢于国内市场,因此比亚迪还有足够的时间完善自身技术水平,进军国际市场还应该以插混技术为主,提高车的舒适性以及动力节能等相关技术水平,先拿下日系韩系车等性价比品牌的市场份额,那么在争抢德系车的市场份额也不在话下。
如果能拿下整个汽车产业,就意味着着中国的产业升级,取得了完全的成功,至少能为中国的人均年收入带来每人2万以上的增长,同时自然也希望有更多的像华为比亚迪这样的企业发展起来,可以拥有可观的利润同时,能在社会责任方面肩负起自己的责任,而不是一直想着利用中国的低人工成本和压榨供应链企业,提升自己的产品性价比来进行市场竞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