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亚洲,中国有“巴铁”;在非洲,中国有“非洲兄弟”;其实在欧洲,中国也有个铁子。
如果追本溯源的话,这个欧洲铁子,在历史上与中国还有过一段不平凡的历史。
他是新中国成立后,最先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他是敢于冒犯欧洲强国,关键时刻力挺中国的好伙伴;他是第一个与我国建立人民币结算银行的国家。
他似乎与中国有着天生的亲近感,甚至如今的很多文化、语言和传统习俗都与中国有着很多相似之处。
他就是,位于欧洲核心地带的欧盟发达国家之一的“匈牙利”。
匈牙利与大汉王朝
匈牙利是欧洲内陆国家,位于中欧腹地,与罗马尼亚、乌克兰、斯洛伐克、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接壤。
匈牙利总国土面积约为9.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968万人,全境以平原为主,是欧洲最古老的国家之一。始建于公元896年,比法国、德国、英国都要早。
匈牙利之所以与我国如今关系保持良好,甚至从元、明时期就与我国有良好贸易关系,追本溯源的话,它在汉朝时期就与我国有过历史文化的交融。
说起“匈人”,历史上的记载只显示他们来自亚洲,究竟起源于何处,没有确切记载,但如果对照时间,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被汉朝击败的匈奴人。
西汉时期,汉武帝曾派遣卫青、霍去病、李陵等将军征伐匈奴,一度令匈奴不敢侵扰汉朝。但是在汉武帝之前,西汉曾与匈奴有过和亲和文化交融。
到了公元48年,光武帝刘秀继位后,匈奴分裂为北匈奴与南匈奴。后南匈奴与中原融合,成为大汉子民,北匈奴继续生活在漠北。
公元88年,北匈奴内部出现矛盾,一部分部落纷纷南下投奔汉朝。当时汉和帝在位,为了永绝匈奴后患,汉和帝再次发兵征讨北匈奴。
公元91年,北匈奴彻底被击溃,大部分部落臣服汉朝,少部分人跟随单于逃亡不知所终。
北匈奴最后一次见于文献史料,是在《后汉书·南匈奴列传》上。“三年(公元91年),北单于复为右校卫耿夔所破,逃亡不知所在。”
直到公元4世纪,公元375年左右,中亚地区突然出现了一个战斗力强大的游牧政权,他们自称为“匈人”,是原匈奴的后裔。
三年时间,匈人大破萨尔马提亚人,和哥特人,攻入西方文明的中心地带“罗马帝国”。
公元430年,匈人部落出现了一位伟大的王,叫做“阿提拉”。他横扫欧洲,在多瑙河畔建立了一个短暂的帝国,叫做“匈人帝国”。
公元453年,阿提拉去世,阿提拉曾经最亲信的一位将领,联合哥特人及欧洲其他民族攻打匈人帝国,致使帝国分崩离析。
此后,一部分匈人在如今的匈牙利定居了下来,又与马扎尔人等众多民族融合,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匈牙利。
公元448年,一位拜占庭的使臣出使匈人帝国后,写了一本叫做《出使匈人王廷记》著作中记载,当时匈人的外形与亚洲东部的黄种人特征相似,甚至与蒙古人的特征如出一辙。
匈牙利与中国相似习俗
到了元朝,成吉思汗统治欧洲后,匈牙利成为中国的藩属国之一。
明朝时期,匈牙利国王曾派使臣觐见大明皇帝,并带了许多珍贵的礼物;丝绸之路开通后,匈牙利成为我国针对欧洲贸易的重要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