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Lighthouse助力跨境电商业务扬帆出海

最近,有一条消息在网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消息称2024年养老金将实施新的调整政策,工龄超过30年的退休人员将享受10%的涨幅,年金最高可达8万元?

经保险伴我一生查证,这条网上广泛流传的消息没有任何官方的依据和来源,也没有任何权威的官方媒体和机构进行过报道和转载。

这是一条虚假的消息!!!

而且,这条消息的内容也存在很多漏洞和矛盾,比如:

养老金的调整一般是按照上一年的社会平均工资和物价水平进行确定,而不是按照工龄进行区分。

根据国家人社部的规定,养老金的调整原则是“普惠增长、多缴多得、长缴多得、高龄倾斜”,而不是“工龄越长,涨幅越高”。

养老金的调整一般是在每年的3月份左右公布,而不是提前一年就确定。

根据历年的情况,养老金的调整方案一般是在全国两会期间或者之后出台,然后由各省市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最快也要到4月份才能落地。

而且,养老金的调整一般是从当年的1月1日开始执行,而不是从下一年开始。

制定具体的调整办法,一般是在每月的基本养老金上增加一定的百分比,而不是增加固定的金额。

养老金的调整一般是分档进行,不同的退休年份、缴费年限、缴费基数等,享受的涨幅也不同,不可能出现一刀切的情况。

所以这条消息是一条虚假的消息,是一些不法分子为了吸引流量和点击,故意编造和传播的谣言,我们应该提高警惕,不要轻信和传播。

养老金的调整是有规律和规则的

虽然这条消息是假的,但是我们也不要对养老金的调整失去信心和期待。

事实上,从2005年开始,我国每年都会为退休人员上调养老金,已经持续上涨了19年。而在过去,我国人均养老金不到1000元,如今,这一数字已经涨到了大约3000元。

养老金的调整是有规律和规则的,不是随意和随机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养老金的调整情况:

养老金的调整是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进行确定的,与个人的工龄、缴费基数、退休年份等没有直接的关系。

养老金的调整主要是参考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长率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化率,以及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状况。

综合考虑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和社会承受能力,制定合理的调整方案。

因此,养老金的调整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

养老金的调整是分层次和分档次进行的,不同的退休人员享受的涨幅也不同。

过渡性养老金是针对1996年之前参加工作的老人和其他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员进行补充的。

此外,养老金的调整还会考虑不同的退休年份、缴费年限、缴费基数等因素,对不同的退休人员进行分档调整。

一般是越早退休、越少缴费、越低基数的人员,享受的涨幅越高,反之则越低,体现了公平和合理的原则。

养老金的调整是有时效和周期的,不是一劳永逸的。

养老金的调整一般是在每年的3月份左右公布,然后由各省市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最快也要到4月份才能落地。

我们不能只看到一次性的增加,而要看到长期的变化,积极参与和支持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不过,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在每100名退休人员中,只有不到10%的人能拿到5000元及以上的养老金,而3000元这个标准,更是多数人“被平均”后的结果。

社保的养老保险主要有两种: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按照现有规定,只有当我们退休时已经缴纳了至少15年社保,才能拿到社保的养老金

根据近两年的国家政策导向,逐步实行延迟退休基本已成定局,那么未来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延长是否也会成为板上钉钉的事呢?

毕竟,我国老龄化状况不容乐观,未来很可能是“领钱的人多,交钱的人少”,社会养老保障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现在根据目前不同地区的不同规定,我们需要缴纳20年至25年的社会保险,才能享受“终身医疗报销”待遇

换句话说,眼下15年就是社会养老保险缴纳的“最低门槛”

于是,有很多人认为:自己只要交满了15年,将来养老基本就有依靠了。

如果你真这么想,那就错了!

在保险伴我一生看来,有这样想法的人一定没有好好计算过,如果只交15年社保,退休后每月能领到手的退休金有多少?

算一算,自己退休每月能拿多少钱?

前段时间,一位退休的深圳阿姨晒出了自己的养老金,只有1387元。震惊了网友:

“这还是深圳,一线城市,怎么生活啊?”

相信每个看到的朋友都和我保险伴我一生一样,心中感觉有些焦虑了!我们将来退休了也不会只拿这么一点吧?

答案令人心碎!如果只是交满15年,将来大多数人的养老金水平,可能真的只有这个数字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2021年全国企业退休人员的月平均养老金仅为2987元,还包括各种节假日补贴和安葬费补贴。

而真正能拿到3000元以上养老金的人只占一小部分,因为大多数群体“被平均”了。能拿到这个数的人一般是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员工,缴费基数高,工龄长。

大多数普通人的养老金都是在3000元以下。

今天,保险伴我一生就帮大家一起算一算,将来领的养老金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1、领取养老金的规则

为什么大多数人的养老金都不到3000元?

先介绍养老金领取公式。

举个例子:

小明,男,2022年满60岁退休,退休前他刚好交了15年的社保,共缴费119340元,其中个人账户的余额是:47736元。(此处省略计算过程一万字...)

假如2022年小明所在地区的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5525元,他在当地平均工资的60%~300%之间,选择了60%作为缴费基数,所以他第一次领到的养老金是:

(1)月基础养老金:

(5525+5525×0.6)÷2×15%=663元

(2)个人账户养老金:

47736÷139=343.42元

合计:663元+343.42元=1006.42元

所以,小明第一个月的养老金是1006.42元。

所以,如果只交15年社保,退休后养老金真的领不了多少…(注:以上举例仅供参考,每个人的养老金根据当地工资水平、缴费年限、缴费档次的不同,而不一样。)

可以看出,如果仅凭交满15年社保,大多数人退休后每月也就只能拿1000多元。对于这个金额,你觉得够养老吗?

如果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去官方查询

看看自己退休每月能领多少钱

怎样提高自己的养老金?

根据公式,常规提高养老金的方式有三种。

(1)增加缴费期限

如果交15年后,养老金只有1500元。那么就交30年?怎么样?计算下来,翻了一番。

(2)提高每月缴费基数

假设您将养老金缴纳基数提高到3万元/月,那退休后每月领取的养老金总额至少增长68%。

(3)去养老水平高的大城市退休

假设你在北京退休,而不是武汉,而北京的社会平均工资远高于武汉,退休后你每月的养老金或许能增长30%。

理论上,提高养老金水平最有效的方法是增加缴费年限,其次是提高缴费基数,最后是在大城市退休。

但现实中,上述三种方法都不太可行:

(1)退休后是不允许缴纳养老金的,大多数人有增加养老金缴纳期限的想法,可操作空间不大。

(2)大多数普通中小型民营企业,都是按照最低基数、最低比例为员工缴纳社保,想提高养老金缴纳基数是不现实的。

(3)在大城市退休,需要满足一系列苛刻的门槛条件,且养老金增加并不算多,效果有限。

那么普通人养老该怎么办?

过去流行“养儿养老”;但时代变了,孩子将来不“啃老”就不错了。

如果靠自己,剩下的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提早准备商业养老金。

相比之下,商业养老非常灵活,资金越充足,购买条件越宽松。有句话说得好:“将来的你,只能依靠年轻时的自己。”

所以在这里保险伴我一生也提醒大家,别以为有社保就够了,就连《人民日报》都早就曾刊文表示过:社保不是万能的!

文章指出:一个健康的养老保险体系,不能期望基本养老保险将所有的事情都办好,实现“老有所养”,还需要家庭和个人未雨绸缪,做好社会保险之外的功课。要想晚年生活体面,补充必要的商业保险必不可少。

将来养老需要多少钱?

蚂蚁金服和富达国际联合发布的《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显示,认为每人至少的养老现金储蓄为182.2万,两个老人就需要近400万,甚至更多

根据中国社科院报告显示,未来30年制度赡养率翻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数据告诉你真相:

2012年时:是5个人养1个老人;

2030年:2个人养1个老人;

2050年:1个人养1个老人!

养老的意义不是一天三餐吃饱的那么简单,我们都知道,老人一般都是疾病缠身,很多老人能吃饱饭就很不错了,如果再负担看病,就现在养老金的水平来看,根本不够用。
当我们老了,是依靠自己,还是依靠孩子?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面临的问题。

央视:商业养老才是出路

近几年国家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呼吁我们要用商业保险补充养老,原因有两个:

①仅靠退休金满足不了养老需求

②中国已经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

这就是为什么国家要大力发展养老第三支柱的原因。

简单来说,养老这件事:

国家负担一部分

企业负担一部分

个人负担一部分

相对于其他方式,商业养老保险的好处无可取代。活得越久,领得越多,生活品质有保障,让人完全不必担心老无所依和拖累子女的问题!

所以,想在晚年依然“有钱花”,生活水平不改变,仅靠政府的力量是绝不可能实现的!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负担不起!而从现在开始,就着手准备一笔商业养老险,靠自己的力量许一个美好未来则是很靠谱的一件事。

内容分享:
【腾讯云】网络产品专场特惠,流量包1分钱起,负载均衡7.3折起,最高可领299元NAT网关代金券,速来抢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