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腾讯云图,像PPT一样简单的数据可视化工具。5元搞定数据可视化,模板丰富,拖拖拽拽就能做出好看的可视化大屏。

导读:

一、天津纸媒的衰落历程

二、媒体人的转行与转型

三、乐居:行业风向标的“阵痛”

一、媒体:衰落与挣扎

前段时间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发布了楼宇招商公告,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日报大厦和今晚报大厦。

这两座大厦,基本算得上是南楼和海光寺的标志性建筑了。曾经他们代表着天津报业的辉煌。随着数字网络技术和电信业的发展,传统报业逐渐走向衰落。

衰落到什么程度?

现在,吃饭想找张报纸垫桌子都难!

2014年,在互联网冲击下,天津几家主要新闻单位遭遇前所未有的寒冬,受众和收入双双持续“断崖式”下滑,各媒体广告收入年均降幅超过30%。

2015年开始,为了适应互联网时代传播需求,天津相继推出“前沿”“问津”“新闻117”等新闻客户端。但最终因影响力有限停用合并。

2017年,全部广告收入不到鼎盛时期的10%,特别是在全国晚报界享有盛誉的今晚报社因严重资不抵债、一度濒临破产。媒体从业人员净流失严重。

2018年1月,陆续关闭《假日100天》《采风报》《球迷》《渤海早报》等11个子报刊。停更合并天津网、今晚网、今晚海外网、天视网、天津广播网等5个网站。

2018年11月,天津日报社(天津日报报业集团)、今晚报社(今晚传媒集团)、天津广播电视台整合,全部划入新组建的天津海河传媒中心。

如今,那些伴随天津人日常的报纸,都在不经意间消失了

很难想象,传统媒体用几十年打下的根基,才几年就溃败了。

纸媒广告的黄金期结束了,行业收入也随之大幅下滑。

二、媒体人:转行与转型

那些年,风光无限好的纸媒从业人员,多为六零七零后的知识分子,职业生涯基本完整地经历了纸媒的生命周期,八零后也算踩到了一点尾巴。

在传统媒体繁荣发展的时期,他们都“怀揣梦想,扬帆起航”。

如今他们只求“身体健康,岁月静好”。

传统媒体中的七零后,姑且可以熬一熬,八零后就难了

没成为国之栋梁的80后,已到了“家之栋梁”的年纪。

没当上单位的“顶梁柱”,倒成家里的“顶梁柱”。

这就形成了一个局面:

不管有没有精钢钻儿,都得去找瓷器活儿。

因为人进中年,激情与梦想早已给现实让路,有保障的生活才是眼下最想要的。

中年人一肩扛着老人的余生,一肩扛着孩子的未来。

没有时间和空间,可以挑三拣四。

纸媒衰落了,硬着头皮闯进互联网,咬着槽牙钻进移动传媒。

媒体人要活的精致,还要干得漂亮

毕竟,人设在那摆着了

三、网媒:生命诚可贵

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生存需要)的步伐,传统媒体人披荆斩棘、自我修炼终于学会了网络新闻的生存技能,站住了脚跟稳定了收入,不成想网媒命更短,新一轮的洗牌又开始了

以地产媒体圈为例,这两天“乐居全国解散”算是个重磅的消息。

乐居一直以“领先的房地产服务商”自居

它经历中国房地产市场从辉煌走向低谷的完整周期。

它养活了,也养肥了,不少从业人员。

它曾经被视为“最稳定”的地产媒体。

但是在房地产行业的危机之下,乐居这艘大船不可能独善其身。

其实在“解散”传闻之前,它就已经做了几轮“大调整”。业务转型、框架优化、减员缩编等等,危机企业的常规动作,它都做了一遍,已是黔驴技穷。

没有釜底抽薪的魄力就解决不了生存的难题。

据说乐居把“总部直营”转为“合伙加盟”,

于是全国“最后一批乐居人”要告别职场了。

虽然没有外企动辄2N+X的赔偿水平,但总体N倍赔偿还算说得过去。

乐居,曾经是一个行业的风向标,如今在危机面前没有选择“全身而退”,且能主动“求变”、“求生”,是值得期待的。

作为曾经的乐居人,我希望它能“赢”得一场“回归”

从纸媒的衰落→到网媒的阵痛

张雪峰:“别报新闻专业好吗,你闭着眼睛随便摸一个都比新闻专业好”

“你可以把这个专业当成爱好,但是不要把这个专业当成职业。”

↑ ↑戳中谁 谁知道╮(╯▽╰)╭

内容分享:
【腾讯云】网络产品专场特惠,流量包1分钱起,负载均衡7.3折起,最高可领299元NAT网关代金券,速来抢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