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网络产品专场特惠,流量包1分钱起,负载均衡7.3折起,最高可领299元NAT网关代金券,速来抢购

2024年,堪称魔幻开局。

股市跌到自闭,钢琴市场崩了,昨天苹果iPhone15罕见大降价冲上热搜榜,500万买的私募产品赎回只剩下105万。

要么是主打一个惊心动魄,要么是主打中产消费降级。

而当前的深圳楼市,一边是二手房以价换量,一边是新房持续内卷,甚至有的项目,价格已经跌回10年前……

01

最近几个月,深圳二手房成交量呈现出较为平稳的趋势。

深房中协数据显示,上周,深圳二手房录得量1032套,环比上升了6.4%,此前三周都是在950套上下。

现在深圳市场上那批计划买房的人,虽然整体都在观望,但一些买房人在心态上也的确发生了微妙的转变,看准了合适的房子,就果断拿下。

一方面,本身就有购房需求,且资金到位。有些是家庭置换,有些是为了孩子上学,需要提前布局。

另一方面,年底这段时间,业主让利幅度大,依然可以到市场上挑挑拣拣。每年春节后,楼市都存在小阳春的现象,一些买家想赶在春节前入手,希望淘个好价钱。

从价格上看,现在的二手房市场上,很多都是带血的筹码。

举一个最新案例:

宝安中学的次新学区房,中粮天悦壹号,这两天放出了一套笋盘,89平三房户型,业主报价810万,单价9万出头,相较于2023年9月份同户型成交价945万,短短几个月就降了135万。

而这个户型在高峰期的时候,成交价在1350万,单价15万。

目前报价直接降到9万出头,算上各种持有成本,在2016年开盘买入的人可能还要亏钱。

02

新房市场方面,就更有意思了。

据了解,目前深圳在售楼盘,大部分都在降价促销,甚至有些力度大得离谱,但由于舆论所迫,只能悄咪咪地通过内部指标给折扣优惠。

最近入市的新房项目,也是卷哭了开发商。

比如,坂田的城建云宸汇。

即将推售139套住宅,户型是65-113平的两至四房,备案均价约5.9万/平,带装修交付。

从项目公布的海报来看,总价仅2字头起,算下来单价最低4.6万左右。

遥想2014年11月份,项目周边的星河银湖谷开盘,当时备案均价就去到了5万/平。

也就是说,城建云宸汇这次开盘,相当于一举将坂田的新房价格拉回到了10年前。

人生有几个十年呢?

03

从政策面来看,1月13日,上海楼市突然释放购房利好。

青浦、奉贤先后定向松绑,非沪籍单身人士,只要满足条件,包括社保满3年、在本市无住房,就可以在青浦新城、奉贤新城购买1套住房。

市场反应怎样呢?

热度很低,讨论这个新政的人少之又少。

现在整个市场对小的刺激政策,已经基本免疫了。

但我还是想说:

越是市场低潮期,越是不要轻易小看有形之手的操控。

前几天和一位北京朋友聊天,发现一个很微妙的现象。

北京几个二手房小区对外展示的参考均价,这段时间突然全面上涨了。

次新房领秀慧谷的均价,之前是6.8-7万左右,现在上到了7-7.2万之间。

都说全国房价跌了,为什么北京各小区均价在这个时候全面上涨呢?

按那位北京朋友的说法,情况是这样的:

原先小区的均价,是结合成交价和挂牌价统计的。现在小区均价的统计方法变了,只统计了挂牌价这个数据。

为什么要这么做?

说白了,就是有形之手想通过调整均价,从而引导大家对房地产市场的预期。

昨天我发了一条动态:目前深圳的好房子,仍然是供不应求,长期来看价格一定会波动性上涨。

有位粉丝问:诸葛老师,为什么买车的人越来越多,但汽车的价格却越来越便宜呢?

因为,汽车的供应量是无限的,而一线城市好房子的供应量是严格限制的。车子属于消费品,而房子属于投资品。

消费品越降价越多人买,而投资品是越涨价才越多人买。所以,消费品没法和投资品作对比。

这段时间,深圳的房子都是在以价换量,表面看市场好像开始有起色了,实际上长时间的以价换量,并不能真正让市场发生实质性的好转,只会让人们对市场的预期越来越差。

买涨不买跌,这是人的天性。趋利避害,这是人的本能。

接下来,市场想要真正好转,只能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松绑调控,以唤醒更多有效购买力。

记住,楼市不景气,其他理财产品的坑只会更深,尤其是号称高回报的“理财”产品。

作为个体,即便今年不买房,也要远离那些不靠谱的理财深坑,尽最大的努力去守护好自己的资产。

同时在买房规划与选筹上,做好个人的资产负债表,确保现金流的安全,尽量往那些有硬核购买力的片区靠拢。

买房作为普通人的超大额支出,同时又是极其低频的行为,绝大部分人都缺乏经验。而缺乏经验却要做如此重大的抉择,做对了当然皆大欢喜,做错了很可能会悔恨终身。

内容分享:
【腾讯云】网络产品专场特惠,流量包1分钱起,负载均衡7.3折起,最高可领299元NAT网关代金券,速来抢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