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即时通信IM接入AI服务,高效构建智能聊天能力

来源:骆非语

大家想必经常听到一句话:我们的财富正在被掠夺。明明收入在不断提高,存款却总是跑不赢物价的增长,于是感觉自己越来越穷。

但从始至终,不曾有人出现在我们面前,豪取抢夺走我们的任何东西,可为什么这种感觉会如此真切?

GDP在逐年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确实也越来越好,为什么人们一年比一年更焦虑?

财富被掠夺,到底掠夺的是什么?

焦虑在增长,究竟是在焦虑什么?

翻遍所有书籍、文章、社评,都找不到其中的原因,是根本没人知道,还是知道的人不愿意告诉我们,不得而知。

本文将由浅入深,一层一层抽丝剥茧,带大家搞清楚通货膨胀的实质、其内在的逻辑、形成的原因,以及最重要的:我们的财富是如何被掠夺的。

首先要从信贷讲起。

一、为什么信贷是经济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什么是信贷?

一一贷款人希望自己的钱生出更多的钱,而借款人则想购买当前无法负担的某种东西,可能是房子、汽车、服务、投资品等等,借贷可以同时满足贷款人和借款人的需要。

如果借款人保证偿还债务,并且贷款人相信这一承诺,信贷就产生了。信贷系统非常复杂,今天我们只需要搞明白一个问题:货币是如何通过信贷流入市场的。

假如你现在有30万,如果将这30万用于消费,比如全款买了辆比亚迪9,那么这30万会进入企业的腰包,之后企业通过消费、再投资、发放工资等方式将这30万流入市场。

你用30万,通过消费,给市场增加了30万的货币流通a。

现在还是同样的情况,你有30万,但拿它付了一套房子的首付,首付30%,贷款70万。一旦信贷达成,银行会将你的30万,和信贷创造出的70万,总共100万一并交给房企,随后房企再通过消费、再投资、发放工资等方式将这100万流入市场。

这一次,你只用30万,通过信贷的方式,给市场增加了100万的货币流通。

所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

信贷越多,流入市场的货币就越多。

总结一下,当我们向银行贷款买房时,银行会将首付和贷款全额付给房地产,我们再按月给银行还本还息。

所以每当我们贷款,实际上是凭空创造了货币,房地产商拿到的这个钱,就会通过工资,消费,建设等途径流入到社会中,以造成社会总货币的增多。银行理论上能贷出去多少钱呢?

这就要看央行的存款准备金率a,顾名思义,准备金就是商业银行用来应对储户取款的准备资金。

我们把问题简化,假设全中国只有一家商业银行,张三有100元钱,想获得利息,于是就存到了这家银行里,这时银行账户上就有100元钱了。

但作为银行,需要付张三利息,所以它不能自己留着这100块钱,而必须把钱贷出去。但是如果将100元全都贷出去,那张三到时来取钱的时候,银行就没钱可以给他了。

所以中央银行要求,这100元里面必须有一部分要留下来,留下来的部分要打到中央银行的账户上,也就是我们的中国人民银行。

于是这家商业银行就会把钱分成两个部分,下面我们以存款准备金率10%为例

100块存款里的10%是不能往出贷的,必须存到中央银行里,剩下的90块可以放贷,于是银行把90块贷款给李四a。

需要注意的是,跟我们平时把钱借给别人,自己账户上就会少钱不同,张三的钱由银行贷款出去,但他的账户上的存款依然一分不少,还是100元,这就是现代货币制度的魔力之源。

接着说,李四拿到这90块钱,开始盖楼,盖完楼后他把90块付给了工人王五,王五收到钱之后也想获得利息,于是又把90块存回到银行。现在银行的账上就又多了90块钱存款,他虽然把90块贷给了李四,但最终这90块钱又流回来了。

银行会怎么办呢?他继续把这90元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10%的存款准备金,9块钱,剩下的81元就又可以贷款出去了。

于是他又贷给了另外一个商人,叫赵六,赵六又把钱付给了孙七,孙七拿到钱后又存银行了。

所以银行贷出去的钱又拿回来了,于是81块钱,可以再分成两部分,一部分10%,8块1毛,另一部分72.9元,又可以贷出去。过程图示如下——

所以最初这100块钱,通过信贷总共可以裂变出多少钱呢?

总存款=100元+90元+81元+72.9元+...

计算过程就省略了,总之这么循环下去,本来社会上只有100元的钱,但银行通过一系列信贷手段,最多可以裂变成1000元的存款。

初始这100元呢,就是央行真正印出来的钱,也就是这个社会上真正所有的钱,被叫做基础货币a;最后的1000元呢,就叫做广义货币a。

简单来说,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可以使市场上的货币增多,刺激经济,而增加存款准备金率可以使市场上的货币减少,给经济过热降温。

附:中国存款准备金率——

为什么说信贷是经济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呢?因为现在市场上流通的钱,包括我们现在卖产品、卖服务,领取的工资,大部分都是由于信贷产生的。看下当前的M2数据就知道了——

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出,M2,也就是基础货币加派生出的货币总额是195万亿,而中国目前基础货币的数量大概是35万亿,所以市场中80%的货币都是由信贷产生的

二、通货膨胀的实质是什么?

再看第二个问题,什么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实质是什么?

二十年前一个煎饼一块五,现在呢?九块。二十年前北京二环均价五千,现在十万以上,翻了二十倍。

是房子本身增值了吗?不,是钞票本身贬值了。

我们很多人在谈到通货膨胀时,总以为东西越来越贵,才导致钱越来越不值钱,其实这是因果倒置了。

正确的逻辑是,货币的超发导致市场上的钱变多,钱越来越不值钱,东西才会越来越贵,一切通货膨胀的实质都是货币现象。

如果市场上的货币越来越多,通货膨胀持续存在,商品价格不断上涨,就会鼓励人们少存钱,多消费,而消费的增多会吸引更多的人从事生产,继而提高社会生产力。

反之,如果一直通货紧缩a,则代表钱越来越值钱,商品越来越贬值,那么人们就会热衷于存钱而不是消费,就会降低社会的总支出。

在经济学中,一个人的支出是另一个人的收入,社会的总支出降低会导致社会总收入的降低,收入的降低又会进一步地导致支出的降低,形成恶性循环。这就是为什么人们讨厌通胀,但各个国家每年依然会设定通胀目标的原因所在。

附:美国通胀率——

附:中国通胀率——

然而,过度的信贷会使货币信用降低,引发经济危机。附:去年开始爆发经济危机的阿根廷——

同时,即使不引发经济危机,信贷也会导致一些负面影响,这就要谈到下一个问题:

被掠夺走的财富到底是什么?

假设有个上班族小王,10年前他的存款是80万,正好能全款买一套房,但他没选择买房,而是把这个钱存到了银行,接下来小王每年继续工作,假设扣除消费之后10年攒了100万。

那么过了10年,他发现自己当初的80万存款加上这10年工作攒下的100万,因为房价从80万涨到了180万,依然是正好能全款买套当初没买的那个旧房。

如果当初买了房:

小王资产=一套房子+100万

当初没买房:

小王资产=一套房子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因为通货膨胀,小王这10年等于白干了。

有人可能会问,如果小王°每年攒20万,十年攒了200万呢,那很简单,就等于五年白干了。通货膨胀真正掠夺的不是我们的物质,也不是我们的金钱,而是每个人最大的财富一时间。

三、资本家是如何通过信贷使贫富差距日益增大的?

上面说了现象,下面来解释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发生的。我拿房地产商来举例,大家可以套用到其他领域。

假设现在是2010年,房地产商向银行贷款拿到超发货币,这时候货币在房地产商的账上,没有流入市场,所以市场上的货币还是之前的存量,物价还没有开始上涨,所以他们就可以赶在物价上涨之前扩大生产,以当时的市场价雇佣员工。

作为第一批通过信贷拿到超发货币的人,此时将资金投入市场,购买的是还未涨价的商品和服务,商品包括土地、钢筋、水泥、办公成本、劳务费a等等。

他们盖房的所有成本都是以2010年物价、劳动力价格作为计价的。而在盖房子的过程中,当初拿到的那些超发货币,已经作为支出流入了市场,从而导致市场上的货币增多。

假设房子盖好后是2012年,由于当初的超发货币已经慢慢流入了市场,导致市场上货币增多,物价必然上涨,房价更是首当其冲。这时地产商再去卖房,就能卖在物价上涨后的价格上,从中获取超额利润。

简单来说,地产商盖楼的成本是物价上涨前的成本,卖楼的价格却是物价上涨后的,而房地产商借贷盖房的一系列行为,本身就会导致通货膨胀,物价上涨。

这只是一家房地产商的资金,更不用说在盖房的两年之中,只要赶上政策大放水,其他企业和政府基建一并举债,将钱流入市场,造成更大的通货膨胀。

这真是完美的套利模式!

一般来说,一线城市由于货币流通量a本身就很高,需要很多家大地产商举债,政府扩大基建投资,企业个人扩大支出这些行为相结合,才能引起通货膨胀,所以主要靠政策推动。

而有些时候,在货币流通量较少的四五线城市,仅仅一家大型房企,靠着将高额信贷投入市场,在短期内就能引发通货膨胀,从而赚取高额利润,大家知道我说的是哪家房企吗?

没错,就是某桂园。

中国那么多赚大钱的房企,秘诀是什么?秘诀就是信贷扩张,是货币宽松,是通货膨胀,是赶上了好时候,才不是因为个个都运营的好,都是商业奇才。

有人可能会纳闷,赚钱有这么简单吗?

对不起,如果从现在回溯过去的话,真的就是这么简单。

难点在于要么别人比你先看透这个规律,要么他根本没考虑这么多,抱着不成功便成仁 a的心态,敢于直接杀入市场。

回顾一下上述过程——企业先一步拿到通过信贷产生的大量货币,用当前市场价购买商品、服务以及劳动力,进行生产,当这部分的支出慢慢流入市场后,由于市场上货币的总量增加,自然引发商品价格上涨,导致人们不得不为同样的商品付出更高的价格,这时存款和劳动力也随之贬值。

以上过程在不断地重复中,我们每个人的财富,也就是生产力,就在无形之中被掠夺了。

综上所述:伴随着每一波信贷的扩张,先拿到超发货币的利益群体以低价购买市场上的原材料和生产力,制造商品(如商品房),而在货币流入市场导致通货膨胀后以高价格进行售卖,获取高额利润,迅速实现财富的积累和上涨,跑赢通胀;

而普通百姓以通货膨胀前的价格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帮助资本家生产商品,在超发货币流入市场,物价上涨后又不得不出高价购买商品,由于缺乏资产,享受不到超发货币带来的资产增值9,所以总体跑输通胀。

每一波货币政策的宽松,都会导致从事生产或本身拥有资产的那部分人跑赢通胀;帮助生产,本身不拥有资产的那部分人跑输通胀。贫富差距就是这样被拉大的。

这套货币制度的奠基人,是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他在设计出这套理念后,讲了一句话:

借助通货膨胀的方法,政府可以隐秘且不为人知的没收人们的财富,而一百万人中能发觉这骗局的,可能一个都没有。

总结

再说一遍,我们每个人真正的财富是我们的时间,表面看我们的负债需要用金钱去偿还,而实际上透支的却是我们的时间。

但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正如莎士比亚所说:世事本无好坏,皆因想法使然。

从另一面上来看,商人看到物价不断上涨,有利可图,从而前赴后继的投入生产;人民看到物价不断上涨,不甘人后,于是夙兴夜寐的辛勤劳作。

这样的货币政策也从根本上倒逼出了整个社会的潜在能量。

如果你读懂了这篇文章,先别人一步参透了财富的秘诀,说不定就能在下一次机会来临之前做好准备,成为资本市场的既得利益者

最基本的,这波货币热潮刚刚过去,随着 GDP增速减缓,最近一两年房地产市场很难再出现大的涨幅,但由于信贷引起的经沫周期会长期存在,中国城市化进程还远未结束等原因,我预测未来中国房价还至少会有一次大行情。

破解了财富增长的密码,那么在下一波经济周期启动之前,我们什么时候看到几家大房地产商又开始大举借债,大兴土木°时,可以抢在他人之前先购买房产,之后坐等流入市场的货币来推高我们的资产价格,实现躺赢。

因为生不逢时,没享受到过去二十年政策利的朋友,也没必要长吁短叹自怨自艾,何时代都有它的矛盾和不完美,正如狄更其在他的长篇巨著《双城记》开头所写的那样: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

这是一个信任的时期,这是一个怀疑的时期。

这是一个光明的季节,这是一个黑暗的季节。

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

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

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

内容分享:
【腾讯云】即时通信IM接入AI服务,高效构建智能聊天能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