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达芙妮老板夜夜以泪洗面:7000家门店说倒就倒,殚精竭虑26年,只用不到6年,就亏掉42亿,市值缩水95%!像坐过山车般,从高峰跌至低谷,最终走向穷途末路。2020年,索性退出实体零售,线下门店一个不留。他表示:我终究还是为自己当初的“任性”付出代价,希望所有人引以为戒。
曾经风靡一时的鞋王达芙妮,在全国疯狂扩张近7000家门店,一年卖出5000万双女鞋,稳坐大陆女鞋第一品牌交椅。然而,如今却落到门可罗雀的境地。这不禁让人好奇,鞋王达芙妮究竟经历了什么?
说到底,达芙妮的失误在于她盲目扩张的策略。它一直沉迷于跑马圈地,扩大版图,却没有意识到市场环境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直营模式是它的主要扩张方式,这个比例竟然高达90%,这就意味着达芙妮拥有6000多家直营店,每家店铺都需要租赁商业街边的店面,这无疑增加了房租、人工运营成本等重资产压力,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风险,随着租金、人工等成本不断上涨,直营店面的扩张速度却无法跟上市场的需求,给达芙妮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不仅如此,达芙妮的大量店铺,都开设在三线以下城市,以满足不同区域销售点的陈列及消费者挑选的需求,这就要求达芙妮必须保持充足的鞋样库存。然而,这也为达芙妮之后的业绩衰败埋下了一颗“大雷”。
随着店铺数量的增加,达芙妮鞋子越来越难卖。在这样的困境中,达芙妮选择了一种最直接,也是最致命的方式来处理存货,就是无休止的“打折促销”。
虽然长期促销对于挽救销售有一定作用,但它同时也给品牌形象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即使这样,达芙妮仍然需要承受巨大的店面开支。为了缓解压力,达芙妮不得不大幅度关店。
不仅是达芙妮,还有拉夏贝尔、上岛咖啡、七匹狼、美邦都是因为采用十年前的商业模式,做新时代生意,最后被时代所抛弃。
有老板听到这里可能就会问了,那我们到底应该采用什么模式,才能紧跟时代,轻资产、低风险扩张呢?其实你完全可以尝试采用大东的模式。
在百丽退市、富贵鸟破产,市场一片萧条的背景下,然而,同样涉足鞋类产业的大东,却能够逆势而上,一年内成功销售出1亿双鞋,销售额突破50亿。这样的成绩,显然并非偶然的运气能做成的。其中一定蕴含着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成功秘诀。大东采用的未来十年的黄金模式,零库存联营模式,那这种模式究竟是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