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向忠发在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最多只活了26个小时。现在我们已知道,在这26个小时期间,第一,中共再没有人因向忠发的被捕,而发生有党员遭到国民党方面逮捕之事。第二,显然,向忠发并未作出国民党方面最想要的招供。的确,向忠发被捕后,曾作有一份供词。据张纪恩回忆,他在被转到淞沪警备司令部军法处受审时,审问者给他出示过向忠发的供词,张纪恩说:“向忠发的供词,那是用毛笔写在十行毛边纸上的,约两三页。”仅仅二三页的十行毛边纸,还是用毛笔写,那能写几个字?
本文转自《南方周末》
向忠发被捕后,仅仅一天的时间就牺牲了,他的死,究竟是国民党特务机关酷刑逼供下的意外,还是正常处决?
中共第六届中央总书记向忠发,被国民党特务机关抓捕后,竟然只经过不到两天的时间,就被国民党方面予以处决。此事,多年来一直令人很难理解:国民党当局为何不像以前与以后的那样,充分利用被捕中共领导人物自身的潜在价值,扩大抓捕战果,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摧垮共产党组织的企图,却居然如此匆匆忙忙就将向忠发枪决了呢?
向忠发
近日读《熊式辉回忆录》,从中发现了若干历史细节,对解开这个疑团,似乎有些帮助。
熊式辉是原国民党陆军上将,1974年在台湾去世。2010年出版的《熊式辉回忆录》,是以他于1907年至1949年所写的日记为基础,编纂而成,不是通常那种纯凭记忆而撰写的回忆录,因此,其史料价值颇不一般。
向忠发被捕
先简要回顾一下向忠发被捕的历史画面:
1931年6月22日上午9点多,从事地下工作的向忠发,离开陈琮英与杨秀贞所住的“德华”旅馆,到上海市法租界内善钟路的“泰勒”租车行(英国商人开办的),准备租汽车返回其在小沙渡路的住所时,被国民党特务和租界巡捕抓捕,即被押往嵩山路巡捕房,随后又解往卢家湾巡捕房政治部(卢家湾是法租界七个巡捕房之一,也称中央捕房,法租界警务处就设在这里)。
第二天,即6月23日,媒体发布了向忠发被捕的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