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两天留美博士孙卫东流浪16年的悲惨遭遇引起人们广泛争议。他们针尖对麦芒,各不相让:
一方是以胡锡进和宋清辉两位大V为代表,他们赞成立即接这位落难博士回国。
胡锡进说:即使他有过什么错,也已经用16年的悲惨流浪做了偿还。
宋清辉说:虽然他如今是美籍,但是根在中国,可以退籍重入中国籍。
另一方是项立刚、张雪峰为代表,他们反对接这位落难博士回国。
项立刚说:一个地方政府,没能力、没钱去管一个几十年前离开中国的人事。谁想管,谁管,这是美国政府的责任,不是中国政府的责任。
张雪峰说:博士流浪汉孙卫东来中国,那叫“出国”,不叫“回国”!人家20多年前就入美国国籍了,还叫的哪门子回国啊?
再说,人家作为美国公民,崇尚自由主义,享受自由的生活,现在的生活是他自己选择的,也许人家乐在其中并不需要我们的关注和帮助呢?
两种观点的是非对错,我们不想在此过多讨论。因为世间很多事情,本身就不是非黑即白的存在,不能简单地说谁对谁错。
但有一点,我必须提醒胡锡进等各路大V:世间所有的命运,皆为因果。
留美博士孙卫东之所以会在美国流浪16年,根本原因在于他没有做到三件事。
如果我们不引以为鉴,将来也很容易重蹈覆辙!
没有做到---不忘本!
孙卫东天资聪明,在读高二的时候就被复旦大学物理系少年班录取。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物理学家李政道认为孙卫东大有可为,便在1989年将他纳入“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计划”,公派送他到美国继续深造。
在那个年代,能够被公派留学是多少学子遥不可及的事情,公派留学毕业后回国的学子大有人在。
如在1978年,我国就派遣52名学生赴美留学,这52人在毕业后全部回国,其中有7人成为国家院士,数十人获得中国科技进步奖,为我国科技进步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孙卫东的人生也本该是如此,他是布鲁克林学院核物理博士毕业,是国家真正需要的人才。
然而当年当其他同学纷纷学成回国之时,他却选择呆在美国,到华尔街做软件开发,年薪十四万美元。
正是他的这次选择,堵死了自己回老家的路。
他不仅加入了美国籍,而且十几年不和家人联系,甚至就连亲生父亲去世都没有回去看一眼,民族情感、家人亲情在他眼里一文不值。
对于这等毫无家国情怀的人来说,天生就适合在外飘荡!你就是现在让他回来,他如何又有颜面?
没有做到---坚守自己干事创业的初心
人们都说天才和魔鬼往往只在一念之间。一个天才如果忘了干事创业的初心,出问题是迟早的事情!
孙卫东被公派到美国留学几年后,便先后获得了物理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在国际重要期刊上发表了32篇SCI论文!
原本有着美好的前景,何至于沦落到在异国的街头流浪呢?事情还得从发生在美国的“李文和”间谍案说起。
李文和出生于中国台湾,后加入美国国籍。1978年进入美国能源部下属的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工作,是一名核武器领域的专家。1999年,因为被怀疑所谓“向中国提供机密”而受到美国的司法调查,并被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开除。
后来美国联邦调查局扩大所谓“间谍案”调查范围,并审查从1984年至1995年协助设计、制造和维修W-88核弹头的数百名核科学家、物理学家、工程师、海军人员等。美国政府也以此为借口,进一步限制华人物理专业就业。
既然华人在美国受到如此不公正的待遇,而且自己的专业又受到这么多条条框框的限制,按道理说孙卫东应该借此机会,回国报效国家,为国效力。即使将来成不了顶级的科学家,也应该是衣食无忧。
但为了能留在美国,孙卫东果断选择放弃了物理专业,改读了计算机,毕业后跑到华尔街去做了程序员,从事了两年的金融工作,获得了高额的酬劳。
但世事难以预料,看似前景一片大好的行业,为他后来人生失败埋下了伏笔。
作为计算机发源地的美国,计算机行业确实好找工作,也容易拿到高薪。
但是别忘了,一切事物都是物极必反的。美国是缺程序员,但是也最不缺程序员。
因为程序员太多,一旦他精神出了问题,他很快就被其它人替代,最终丧失自己的工作机会。
面对这个结果,我想说他不遗憾是假的,如果他不选错方向,能够坚守干事业的初心,不说在美国,就是回到国内,也会成为一名带着耀眼光环的大学教授,至于流落街头,求人援助!
另外孙卫东还有一件事也充分说明他已经忘了自己到美国去读研读博的初心。
据网上他的一位在美国大学的同学说,孙卫东曾经深陷赌博深渊,为此借了不少钱没有还,他的婚姻破裂,精神出问题,也与此事有关。
天才在左,赌徒在右,一入赌博深似海,从此自由是路人。
很难想象一个染上了赌博的科研人员,能把多少精力投入自己的工作和研究中。
因为一个赌鬼的余生,就像遇到了秋天,会一日比一日凉,处境艰难。
没有做到----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曾经孙卫东也是很风光,一直被人看作是“人中龙凤”的精英分子。
然而,人生往往充满了曲折和变数。
就在他风光无限的时候,他遇到了一位离异后带着女儿到美国的东北女子,两人迅速坠入爱河,并结婚。
可美好的爱情并非终点,而是另一场人生的开始。
据孙卫东本人讲,他的这段婚姻只持续了四年,当这个女人拿到绿卡后,就毫不留情地甩掉了他。
生活的不易和情感的沉重打击,让孙卫东陷入了生活的低谷。最终导致他患上了幻听病和幻想症,严重的影响今后的生活和工作。
他曾说,照他的实力,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能轻松地在华尔街找到月薪六千左右美元的工作。但他就是走不出过去的阴影,宁愿选择在纽约布鲁克林区街头流浪,也不愿去找工作,更不愿去纽约当地政府领取失业救济金,最终只有靠捡垃圾和食物度日,得过且过!
一个人,即使知识水平再高,能力再强,如果经受不住生活的打击,扛不住一点挫折,不会有大的成就,有的甚至会严重危害社会。
1991年美国爱荷华大学发生过一起震惊世界的校园惨案。
一个名叫卢刚的中国公派留学博士,在20分钟内血洗美国爱荷华大学,连杀5名“仇人”,其中包括物理系主任德怀特·尼克森、3位教授以及同为中国留学生的山林华。
事情的根源就在于他不愿回国,想得到校内唯一的留校博士后名额。就因为山林华比自己学习好,还比自己人缘好,产生了严重的嫉妒心理,从而造成悲剧的发生。
他在写给二姐的绝笔家书中提到:他对研究多年的物理学突然失去了兴趣,后悔自己选了这么个不靠谱的学科。他甚至有些责怪父母什么都不懂,没法给他提供引导,只能靠他自己瞎闯。
像卢刚这一类人,一心想留在国外发展,一旦不能如愿,就采取如此极端的手段来处理问题,你说,就是将来把他们作为人才引进国内,真的能做出多大的贡献?
古人常说: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孙卫东的悲剧就在于,他先对自己的国家不忠,能够回来,不回来;
对自己的父母不孝,十几年对家人不闻不问;
对生活的挫折缺乏抗压能力,面对婚姻失败,本有翻身机会,也不愿改变。
对这样一个已经离开了研究领域,在国外流浪了十几年的人,我们可以适当关爱,但我们真的能像有些人说的,要把他当作一个人才引进吗?
我们是需要人才,也必须大力引进人才,更要尊重人才,留住人才。但尊重人才最好的方式,就是打造一个公平的人才成长环境,让更多的有本事、有能力的人脱颖而出,以回国效力为荣。
在此过程中,我们要擦亮眼睛,认真甄别,千万不能把那些在国外混不下去,或者跑到国外晃荡一两年,披着国外留学生外衣,徒有虚名的人的给召回来,最后却一事无成,误国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