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即时通信IM接入AI服务,高效构建智能聊天能力

▲ 点击上方“马江博的趋势研究”,设为星标,以防失联

大家好,我是马江博,关注我,看清形势,看到趋势。

Part1

中纪委新一轮整肃直指垄断国企“看管者”

中纪委最近又要动手了,而重点是针对央国企掌控的垄断领域。

中纪委昨天一场重要的会议召开,表态惊人:接下来会加大对金融、国企、医疗、粮食购销、乡村振兴、烟草、体育和统计等领域案件查处的力度。

继续反腐是预期内的,但是反腐的广度却超出预期,有三个看点:

1.金融反腐排在第一位,2024年金融领域的人员变动,注定会迎来更大的地震。

2.这一次连乡村振兴的腐败也被纳入了重点领域,中央财政紧张,乡村振兴精准度和力度会有所调整

3.监管的核心集中在央国企和事业单位

为什么如此大张旗鼓对这些领域开展新一轮反腐,原因有三,第三个最重要:

一、首先是为了统一大市场,拉平市场要素价格

统一大市场,要素价格拉平,可能有些朋友可不太明白,举两个例子:

工程掮客和资金掮客。

比如一个央国企的工程项目,工程掮客帮领导运作,层层转包,到最终分包商手上肉就几乎没有了,打击腐败就是为了压缩中间的转包成本,让中间商别赚太多差价

再比如央国企融资成本低,能拿到银行巨额授信,资金掮客将央国企2-3%利息拿到的钱,向民企以6%以上成本放出去。这时候,资金要素的成本就凭空增加了4%,拉平要素价格就是去除这些资金中间商,继续是别让中间商赚太多差价。

二、其次是抚平民众情绪

近几年,整体经济状况堪忧,特别是体制外的受到的创伤更多,创业的、做餐饮的、开零售实体店的都受到了暴击。

先是疫情暴击,再来是2023年高开低走的暴击。

相较而言,体制内虽然受到了冲击,但是占据垄断地位的央国企依然旱涝保收,从抚平民众情绪角度,也需要刀刃向内,上上下下抓抓人,让大家出出气

三、垄断型国企的利润不容“看管者”染指

这点最重要,所谓盐铁论,就是古代中央政府通过“盐铁专营”来保证税收。售贩私盐都是重罪:

唐代售卖私盐2石以上,死刑。

五代售卖私盐1斤1两,死刑。

宋代售卖私盐3-10斤,死刑。

过去20年,土地出让金越来越成为政府的财税来源,另外就是一直以来的钱袋子烟草。

烟草和土地就是政府的专营盐铁

2021年土地出让金达到惊人的8万亿,而2023年在扣除城投和央企帮忙抬轿子左手转右手的土地招拍之后,真实的土地出让金其实没多少。

现在土地出让金这条财源被打断,烟草这样的老的垄断型国企,以及其他各类资源或者拍照垄断型国企的利润上缴就会越来越重要,不容“看管者”染指。

所以我们知道,这次中纪委的反腐指向,核心是在保国有资产,保财政

可以预见,未来垄断国企的利润会保持住,但是国有资产的管理人,看护人,将会受到更多监管,国企人员的灰色收入将会减少,国企管理人员也迎来自己的小寒冬。

Part2

2024城投债迎来高峰,链条一崩不堪设想

先说两个惊人的数据。

截止到2023年10月,全国地方政府债务总额40.1万亿

截止到2023年12月,全国城投债总额29.6万亿。

(其中在发债的平台15.6万亿,停止发债存量14万亿)

这都是公开的全国地方债务,二者加起来有70万亿之多,这还不算隐性债务

荷兰合作银行经济学家Teeuwe Mevissen给的结果更加震惊,他们推算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总额为106.7万亿元

假如按照平均4%的利息,如此庞大的地方债务,每年的付息成本也有4万亿之多

而根据彭博社统计,2024年是城投债的偿还大年,有4.65万亿城投债今年到期

城投以拉动地方经济为名进行发债,城投债所投的项目大部分和基建有关,修公园、盖博物馆、安装路灯、道路绿化是最基本的操作。而大家心照不宣的是,这些领域也都是少数地方领导可以搞钱的工程。

对于城投来说,以往只有棚户区改造这样的少数项目能创造收益,现在地产不景气, 连卖地这个城投唯一的收入大头没有了

在现有债务规模压力下,全国越来越多的城投公司的非标债务开始出现违约,比如最知名的四家:“东镇江、西遵义、南湘潭、北大连”,被称为四大网红城投城市。

此外,“柳州、兰州、潍坊、昆明”等新晋的网红城投城市也都出现技术性违约状况

一旦出现违约,整个城市都会收到牵连,本地的上下游供应商会出现大量坏账,整体城市的融资环境也会快速恶化,甚至连公务员的薪资发放也会受到影响。

此外,假如违约,全市的官僚系统都会受到更严格的巡查检视。以柳州为例,沉重的债务状况,直接加速了柳州地方领导的洗牌

另外,城投债主要是由各大商业银行购买,基本上都是城商行股份制银行的理财子公司包揽了各省的城投债。一旦发生更多的违约,城商行的风险急剧上升,股份制银行的城投理财产品也会天雷滚滚,这要影响的,可就是更大范围的普通人了。

Part3

比特币正在被美国一步步“收编”

继续来追踪一下某数字货币,BTC今天突破了47000美元。

消息面有一个可能的大利好,那就是:美国证监会(SEC)将在1月10日决定,是否批准BTC现货ETF。

这次批准的概率很大,但我不猜测批准与否,也不谈投资机会。

今天说一点很个人的看法:结合之前收割和收编交易平台币安,一场美元对BTC的收编行动正在低调的进行

我们知道,现在全球有两种核心的避险资产:一是黄金、二是美元

一旦出现国家级别的冲突,那么美元和黄金短线都会是快速上涨的

而在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前,真正的全球避险资产只有一种,那就是黄金

1971年以后,美元在美国主导的各种制度安排下,迅速边缘化黄金,将黄金的支付功能压缩,仅保留价值存储功能。

美国政府之所以能压制住黄金本位制度,其中一个原因是美国掌握了最多的黄金

现在的BTC正遭遇黄金同样的情况,美国监管体系正在悄悄纳入BTC

如上图所示,排名前10的BTC拥有者中,排名第3的Grayscale、排名第4的美国政府、排名第8的Microstrategy、排名第10的Robinhood都是美国法律可以直接监管的。

排名第2的Binance大股东赵长鹏也正接受美国的司法审查,后续可能达成某种妥协。

美国的司法正在逐步掌控BTC体系

如果BTC的ETF获批,那么申请ETF的贝莱德方舟投资,都会大量买入BTC,那么会有更多数量的BTC会受到美国司法的监管

从短期来看,ETF的获批会推高BTC的市值,但从长远来看,一些人心中BTC挑战美元的梦想在逐步破灭

时代的发展如此迅速,一个诞生了仅仅15年的数字产品,却在一些国家拥有了主权货币的地位,甚至拥有了挑战全球储备货币的潜能

但更让我感到震惊的是美国监管层对新生事物的接纳对BTC布局的步步为营

这种老江湖,真的值得我们学一下。

我是马江博,关注我,关注趋势与财富。

内容分享:
注册免费领取 4核8G 云服务器,享免费数据迁移服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