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2000+节点无盲区覆盖,注册即可免费使用

前言:我们都被教育森林是“地球的肺”,然而,过度的森林覆盖也可能引发问题。

约3亿年前,地球上的陆地板块聚合,形成了潘加亚大陆。在那个时期,地球上的森林覆盖率高达80%以上,远超过目前的30%。这些森林吸收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了“碳短缺”。

同时,腐烂的树木形成了沼泽,释放出有毒气体甲烷。最终,这些因素促成了地球上最大规模的物种灭绝事件之一。

究竟发生了什么?又带来了怎么样的后果?

森林的神奇魅力

森林,这个地球上古老而神秘的存在,从亿万年前就开始在地球上萌芽生长。

当时,植物的祖先从海洋踏上陆地,在岩石上挣扎生存。为了获取稀缺的水分,植物进化出根系,为争夺生存空间,它们不断向内陆扩张。

在远古时期,当时的地球上遍地都是森林,各处都郁郁葱葱。

古老的蕨类植物首先在沿海区域生长,后来出现了高大的裸子植物,如松柏等。当时森林覆盖了95%的陆地面积,为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环境。

那个年代,地壳运动频繁,二氧化碳大量释放到空气中。于是,森林“呼吸”加速,吸收碳排放氧,空气中的氧气浓度甚至高达45%。

在充足氧气的环境下,巨型昆虫像是巨型蜻蜓、大蜘蛛等在森林中快速繁殖,组成了“巨虫时代”的生态系统。

然而,高浓度的氧气导致全球变冷,地球气候逐渐向寒冷的方向转变。

冰川时期来临,许多适应温暖的动植物因寒冷而灭绝,森林面积也在“寒冰时期”中急剧下降,地球从一个植被茂盛的世界变成了冰天雪地的世界。

进入现代后,工业革命导致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全球气温开始升高,为此,各国开始植树造林扩大森林面积。

现在的森林依然对人类环境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减缓全球变暖进程,它的根系可以固定土壤,防止土地的沙漠化。

森林中的负离子有利于人体健康,可以增强免疫力。我们使用的木材、药材、部分食物也来源于森林。

森林之于地球系统,犹如“绿色之肺”,对维持地球环境的平衡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上古到今日,森林见证了地球生态的变迁,自身也经历了巨大的起伏变化。它像一位睿智的长者,静静注视着大地的沧海桑田。

也许正因如此,我们感受到森林那种神奇而深远的魅力。它是生命的摇篮,亦是时间的化身。让我们共同关爱森林,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森林太多会怎样

石炭纪时期,地球上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惊人的95%。参天的木贼类植物和蕨类树木形成了连绵的森林,将阳光遮挡,使得地表温度降低。

这些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大量吸收二氧化碳,同时排放氧气,空气中的氧气浓度一度达到45%,是现在的两倍。

丰富的氧气对当时的昆虫造成了巨大的进化压力,它们演化出各种适应高氧环境的结构。

翅膀展开近1米的巨型蜻蜓在蓝天下翱翔,体型巨大的蜘蛛在树林中结网捕食,这种螳螂的体型甚至与现在的鸵鸟相当,这些“巨兽”成为了当时林间的王者。

然而,植物吸收的二氧化碳也在以惊人的速度下降。温室效应不断减弱,导致气候逐渐寒冷。光合作用降低了的植物生长迟缓,缺少养分,它们纷纷衰败凋零。

但这些植物的木质组织坚硬,难以被微生物分解。枯萎的树木在林地淤积,深埋进沼泽,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最终形成了平均厚达30米的煤层。

与此同时,频繁的火山喷发将岩浆送入地表。熊熊烈火蔓延开来,将积淀已久的煤层烧着。浓烟滚滚,火势持续10年之久,蔓延500公里范围。

燃烧产生的气体污染了环境,全球气温短时间内上升了5摄氏度。海洋中的鱼类因水温升高而大量死亡。

火势平息后,气温继续飙升至30摄氏度,动物严重缺乏食物和水源,又受有毒气体侵害,累积死亡。1万年后,气体才完全消散。

但此时已有近一半的陆地生物灭绝,“森林大火”的毁灭性后果令人震惊。

经历了这场灾难,地球的森林覆盖率大幅下降,生物数量骤减,重新踏上漫长的进化之路。

现今人类切不可重蹈覆辙,应该建立科学的森林资源管理体系,使地球上的生命能和谐共存、持续发展。

森林遮天蔽日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

古老的史书中常常出现“遮天蔽日”这样的词句,用来形容茂密广阔的原始森林。

然而,在当今这个地球村时代,这样壮美的景象已经难得一见。森林面积大幅萎缩,质量也在不断恶化,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了深刻影响。

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过去一万年来,地球上的森林覆盖面积已经减少了40%。其中,热带雨林的减少最为严重。

像亚马逊这样的热带雨林每天就有上百个足球场的面积消失,其速度之快令人震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无它,商业利益驱动下的人类过度开发是罪魁祸首。

过去几十年,为了获得更多的牧场、农田和居住区,人类疯狂砍伐森林,大量木材也成为商品被运往世界各地。这种对短期利益的追逐,让许多古老森林在霎眼间消失殆尽。

商业目的驱使人类滥砍滥伐,选择砍伐优质树木,留下的劣质林木既不能稳固土壤,也无法正常发挥森林调节气候、祛除污染的功能,泥土流失加剧水土不服,一些地区已呈现沙漠化。

此外,针对商业价值的选择性砍伐也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不少动植物濒临灭绝。近年来,森林中的物种数量急剧下降,许多常见的森林动物已经宣告灭绝。

森林是地球之肺,它的衰减势必影响各生物的生存。事实上,基因库的缩减已经导致许多物种灭绝。更令人担忧的是,森林面积的减少降低了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导致气候变暖。

近百年来,地球平均气温已上升0.6摄氏度,给人类生存带来重大威胁。气温上升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许多沿海和岛屿面临被淹没的危险。

如果情况继续恶化,到本世纪中叶,海平面可能上升25-140厘米。届时,亚马逊雨林可能濒临消亡,南北极的动物也面临灭绝。

另外,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上升也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科学研究显示,当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人会出现头痛、嗜睡、心跳加速等症状。如果继续升高,可能导致人体生命机能衰竭。

当今森林早已不再“遮天蔽日”,其萎缩与下降是这个时代的生态危机,亟待全人类行动起来,尽快扭转局面,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保护现有森林,种植新的森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这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福祉都至关重要。

人类必须认识到,与大自然的共生共存才能确保文明的长期发展。痴心妄想无限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时代必须结束,否则子孙后代将难逃生存危机。

笔者认为

森林对地球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森林既不是“多多益善”,也不是“寸草不生”才好。

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珍视生态平衡,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这不仅关乎当代,也关系着子孙后代的福祉。

一个明智而负责任的文明,应当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内容分享:
全球2000+节点无盲区覆盖,注册即可免费使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