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姐今年已经45岁了,常年经营着一家餐馆,生意特别的红火,很多回头客都会隔三差五的带着新朋友来照顾店里的生意。但王姐近段时间却一直愁眉苦脸,即便是见到客人,也没有像以前那样充满热情。
原来,王姐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几个月前不小心看到了老公和其兄弟的微信聊天记录,而自己的丈夫竟背地里称呼自己为“黄脸婆”。而王姐的丈夫前段时间失去了工作,使得家庭的生活重担都让王姐一个人扛在了“肩头”。王姐心里憋屈的想:虽然皮肤确实黄了很多,但丈夫也不应该这么嫌弃自己啊……
而就在某天下午,王姐的一位老熟客到店里来跟她打招呼,看到王姐的肤色状态不好,便随口说了句,“姐,你的脸怎么这么黄啊?这得小心是肝炎啊”。王姐听到这内心不自觉地咯噔了一下,原来不止丈夫认为自己肤色发黄,连客人都能明显察觉到这一变化。
其实,不仅是肤色暗黄,王姐还发现自己最近的胃口一直都不怎么好,腰背酸痛感也愈发强烈,就连眼白部位也有些发黄……想着想着,王姐觉得很不对劲,随即便去医院挂了号进行检查,没想到检查结果出来后,还真是患上了肝炎。
一、为什么得了肝病,脸会变黄?
曾有一名肝癌患者被其主治医生这样描述,“从第一眼看到这名患者时,我就基本能推断出她可能患上了肝癌,因为她不仅脸黄、肌肤发黄,就连眼白部位也是泛黄的。”
那么,肝脏疾病和皮肤变黄之间,究竟是有怎样的联系呢?
其实,黄疸是一种特别直观的症状表现,临床通过对患者外表的简单观察,就能明显捕捉到“发黄”迹象,比如眼睛发黄、身体各个部位的皮肤发黄以及尿液发黄等。
而之所以会出现黄疸现象,主要是因为胆汁在排出时受到了阻碍,并淤积在胆道部位,最终促使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不断上升,而这除了会促使人体外表发生改变外,还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诱发皮肤瘙痒以及神经毒性等问题。
临床上,比较常见的黄疸主要有以下3种类型:
胆汁淤积性黄疸:这一类黄疸又可以分为肝内性和肝外性,患者的皮肤通常会呈暗黄色,胆道若是完全阻塞,则会呈现深黄色,甚至黄绿色变化,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瘙痒及心率过缓等表现。
肝细胞性黄疸:这类黄疸通常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息息相关,突出症状表现为皮肤、黏膜有明显的浅黄色至金黄变化,皮肤偶尔会出现瘙痒不适。
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这种类型的黄疸主要是遗传缺血所导致的,当肝细胞对胆红素的运转、提取等出现障碍后,就会出现高胆红素症。
二、脸上若有3种表现,可能是肝脏在呼救
1.出现红痣
这种红痣通常是因毛细血管扩张所引起的,并且还会呈现出类似蜘蛛一样的形状,一般情况下,会出现在患者的脸部、颈部以及手臂部位。在临床上,蜘蛛痣是肝硬化最为典型的症状表现,当用力按压中央动脉时,红痣会出现短暂性的消失。
2.面色晦暗
当肝脏受损时,身体的血液循环效率也会同步降低,而面部本就是毛细血管分布最为集中的部位,若是血液循环变缓,那么受损扩张的毛细血管数量就会大大增加,进而促使皮肤状态越来越差,肤色越来越暗淡。
3.眼白发黄
肝功能受损往往也就表示肝细胞已经受到了破坏,此时,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会明显升高,而眼白血管也会因此积累大量的胆红素,最终表现为眼白发黄,眼白发黄的情况越严重,那么就说明肝脏病变的程度越严重。
【本图文由“熊猫医学”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裳荌,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