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与日本之间可谓是老相识了,在过去的几千年里日本曾多次派遣遣唐使团到唐朝学习。
在那个时期,日本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倭国”,唐朝时期,两国之间交往非常频繁。
当时的日本对于我国的文字和书法等一些文化非常热爱。
所以当时的日本派遣唐使到长安学习,并将这些文化传入到了日本。
这也就是为什么日本文字与我国的汉字异常相似的原因。
但对于日本奇怪的姓氏,用中文翻译过来简直是不堪入目,这是为什么呢?
日本的发展与我国很是相似,都是在常年战争中改朝换代的。
因为中国的发展要比日本早近千年,所以日本对于中国的文化非常崇拜。
在唐朝时期以前,当时的日本只有自己的语言体系,还没有进行文字的发展。
所以他们急切的想要得到一种属于自己的语言载体。
那时的他们尝试过各式各样的方式来创造文字,但都以失败而告终,直到他们出使到唐朝。
当时的唐朝是中国历届朝代当中,最繁华的朝代,还有“开元盛世”的美称。
当时的“贞观之治”也将大唐的政治、军事等推向了顶峰。
所以当时的大唐盛世无国能敌,但是唐太宗没有骄傲。
而是经常派遣使臣到各个国家进行外交,日本也是其中之一。
当日本看到中国的盛景后,他们便喜欢上了我们的文化,尤其是中国的汉字文化。
因为中国的汉字不仅通俗易懂,而且还很好记忆,非常符合当时日本心中的语言体系。
就这样,日本天皇在大唐盛世期间,不断的派遣唐使来到唐朝。
开始学习我国的发展文化,并将学到的内容带回日本。
至此,日本开始用中国的汉字来创造属于他们特有的文字体系。
其实,最开始他们使用的是汉字里面的草书。
也就是从中提取一部分偏旁来形成一种新的文字,最后被称为“平假名”。
而后他们又用楷书中的偏旁,编成了“片假名”。
他们为了能够更好的理解新的文字,还利用汉字来作为新文字的拼音,力求记得更加牢固。
随着日本对于汉字的使用,他们与我国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多。
在他们日日看到大唐盛景的时候,他们突然意识到,想让国家强大那就必须要有严明的律法和秩序。
只有这样,外敌才不敢轻易冒犯。
所以,经过日本内部人员的探讨,他们决定要摆脱西方的威胁。
并对国家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对比,就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明治维新”。
在这一改革中,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户籍制度了。
由于当时日本的发展不是很好,所以他们没有合适的方法来对贵族与平民进行有效的区分。
这是有人提出,可以利用姓氏的方式来彰显各个层次人民的不同。
贵族以上的人民可有姓氏,贵族以下的人民,则无姓。
正因为这个提议,导致日本几乎所有的的百姓都没有姓氏。
所以他们之间的称呼只能使用比较简单的名字,例如大朗、二郎等。
因为明治维新改革推行的户籍制度,所以日本的每个人都需要将自己的名字记录到户籍上,这让老百姓们一时感到无奈。
而他们大多数人无名无姓,只用简单的称呼,但这些称呼大多数人都是一样的。
仔细一想,如果就这样的记录在户籍上,那恐怕就乱套了。
因此让户籍的统计工作遇到了阻碍,这时日本天皇又颁布了《苗字必称令》。
甚至要求日本百姓尽快为自己取名。
但由于当时日本文化没有进行普及,所以日本居民大多数都处于文盲阶段。
几个村子加在一起都找不出来一个有文化能取名字的人,这让他们感到无力又煎熬。
但是碍于天皇的威压,日本百姓又不敢不遵守天皇的指令。
于是只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随便瞎取了。
也就是我们在日本的影视剧中常见的几种大姓,例如田中,那就是当时的农民在田地之间劳作时取得姓氏。
而松下,井上等一些姓氏也是同样的来源。
这种胡乱的取名,导致一个占地面积极小的日本,竟然有着多达十四万个姓氏。
随着日本姓氏的风潮结束后,随之而来的陋习也逐渐的显露出来了。
比如在日本,男女双方结婚后,女方就要把自己的姓氏改为和男方一样,表示两人从此是一家人的象征。
然而这个习惯,在整个东南亚文化中是没有涉及到的,那日本的这个习惯是从何而来的呢?
这就不得不提日本在明治维新期间。
在那段时间里,日本是一边学习中华文化,一边又吸取着西方的文化。
最主要的是,他们不论好坏都一一接受。
所以,西方社会婚后从夫姓氏的等诸多陋习,他们也全部纳入囊中了。
甚至到了当今社会,夫妻同姓这种不好的陋习,他们竟然写到了他们的民法上。
如此荒谬落后的习惯,自然而然的受到了日本年轻人的抵触。
他们开始尝试的发起争议,想让有关部门把这糟粕从民法上去掉。
但是始终未能如愿。
对于如此奇怪的法条以及姓氏我们要保持尊重的态度去看待。
那么,日本还有哪些有趣而又奇怪的姓氏呢?
在日本这个国家中,姓氏是非常多并且而又有趣的,其中“我孙子”这个姓氏最令人感到奇特。
这个姓氏在用我们中国文字翻译过来,除了表示祖孙关系之外,还有一种就是骂人的意思。
而对于我们这个姓氏有一种调侃的感觉,但是这个看似搞笑的姓氏背后却蕴含着令人深思的历史。
“我孙子”这个姓氏,并不是随意取的,它的含义来源于日本人对于火神的崇拜。
在日本神话中,火神是创造人类的神明之一,因此他还被称为“火之迦具土”大概意思是火之神。
而“我孙子”这个姓氏便是火神后代之一的姓氏。
还有一种说法是这个家族的祖先原本是一位皇室的人,但是因为某种原因而被流放到民间。
为了区分他与普通人的区别,便将姓氏改成了“我孙子”,来凸显自己的身份。
甚至在日本千叶县下有一个小城市名为“我孙子市”。
由此可以看出,这个姓氏在日本的地位是高贵的,不可捍卫的。
在日本名人中,也有很多这个姓氏的人。
比如:我孙子智美,她是著名的撑杆跳运动员还有我孙子武丸,我孙子光臣等。
我孙子武丸他是日本战国日期著名的武将,在位期间,他参与了许多著名的战役。
而我孙子光臣则是一名政治家,他担任过日本外相,是日本重要的人物。
除了我孙子这个姓氏,在日本的姓氏中还有很多令人感到惊奇的姓氏,例如:“鼻毛”、“猪鼻”等等。
这些看似搞笑而又轻浮的姓氏,其实都是当时明治时期,日本社会变迁百姓的真实写照。
它们反应除了当时日本人在改革方面做出的强大要求,为了能够在当时孱弱的时代做出改变。
姓氏是我们每个人身份的象征,它是标志着我们的起源,我们家族的历史。
在日本那些令人吃惊的姓氏,展示了日本社会的复杂性,每个国家的姓氏都有自己的汉字,所以,我们不能因为片面理解就否决它们。
我们要细致的从中体会,每个姓氏之中蕴含着的魅力与奥妙。日本一个奇葩的姓氏:不管怎么取名,翻译成中文之后都是在骂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