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欢迎来到“奇妙本草”的科普小课堂。
李先生,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士,一直以来都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非常好。
他平时饮食均衡,定期运动,从不吸烟喝酒。然而,就在最近,他的生活因一次体检而彻底改变。
几个月前,李先生开始注意到自己的大便习惯发生了变化。他发现自己时而便秘,时而腹泻,有时大便中还带有血丝。
最初,他并没有太在意,认为这可能只是由于饮食不规律或是暂时的消化不良造成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症状并没有改善,反而逐渐加重。
尽管如此,李先生仍旧没有寻求医生的帮助。作为一名忙碌的职业人士,他总是找借口推迟看医生的计划。直到有一天,他突然感到腹部剧烈疼痛,才匆忙前往医院就诊。
在医院中,医生为李先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检查,包括血液检查和结肠镜检查。令人震惊的是,检查结果显示李先生患有肠癌,并且病情已经发展到中晚期。听到这个消息,李先生感到难以置信,他无法接受自己竟然患有这样的疾病。
在接受初步治疗后,李先生开始回想起自己过去几个月的身体变化。他意识到,那些他曾经忽略的大便变化,其实是肠癌的早期预警信号。他后悔自己没有早点重视这些症状,也懊悔自己没有及时就医。
肠癌是一种相对常见的恶性肿瘤,它的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或者容易被忽视。李先生的病例正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他的情况提醒我们,对于任何异常的身体变化,尤其是消化系统的变化,都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像李先生那样的大便习惯改变,特别是伴有血便的情况,是肠癌的常见早期症状。
发生肠癌,大便早有“提醒”
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通常指发生在结肠或直肠的癌症。它是由肠道内的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肿瘤,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侵犯周围组织和器官,甚至转移到其他部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因此面对成为我们要尽早发现,发生肠癌大便会有所提醒,我们一定要注意。
1. 排便习惯改变
肠道内出现肿瘤会占据肠道内的一定空间,压迫肠道,造成排便困难,肠癌可以使肠道壁变硬,使粪便难以通过,肠道功能依赖平滑肌,通过肠道平滑肌进行收缩和舒张,推动肠道蠕动,从而促进粪便排出体外,发生肠癌后平滑肌细胞受损,肠道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下降,导致粪便无法正常排出体外,患者会出现排便困难的情况。
另外肠癌病变会引起炎症等病理性病变,进一步影响肠道的正常功能,炎症会影响肠道菌群平衡,从而导致粪便无法正常分解和代谢,影响患者出现旁便有困难的情况。
肠癌还会导致患者出现排便次数增加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癌细胞会刺激肠道,导致患者出现肠道刺激症现象,肠道刺激症会影响患者出现频繁排便的现象。
肠癌可以引起肠道刺激症是因为肠癌病变所在位置的神经被刺激,引起神经反射性的肠道运动增强,从而导致肠道刺激症状的出现。肠道刺激症是一种常见的肠胃道疾病,其症状就包括大便次数增加。
另外肠癌还会影响肠道出现炎症反应,炎症反应会影响肠道菌群平衡,肠道菌群失衡也会导致患者肠道神经系统受损,导致肠道神经传导功能过于敏感,患者会出现里急后重的情况,最终导致排便次数增加。
2.排便时便血
肠癌在肠道内生长转移或扩散都会导致肠道壁,从而导致便血现象发生。便血是肠癌的常见症状之一,早期便血症状不易被发现,但是通过大便潜血试验能够有效发现这一现象。
癌细胞会不断地侵犯肠黏膜或肠道壁血管而引起,导致这些黏膜破损或血管壁破裂,另外发生癌细胞后还会导致肠壁和黏膜出现炎症反应,炎症反应也会破坏血管,最终导致血液渗出到粪便中,形成便血的症状。
肠道的主要功能是帮助机体排便,因此肿瘤直接侵犯肠壁,就会导致便血。肠癌转移到肝脏后可能会影响其功能,导致肝硬化,门脉高压等症状,这种情况也会引起便血。上面提到的李先生在排便时就出现了便血现象,通过检查最终确诊为直肠癌,如果我们出现这一现象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3. 排便时腹痛加剧
肠癌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导致肠道梗阻,使肠道内容物积聚在肠内,引起腹痛和腹胀等症状,患者在排便时,肠道梗阻现象加重,腹痛现象也随之加重。
肠癌病变的肿物可能会侵犯肠壁,导致肠壁破坏,引起腹痛和肠道穿孔等危险症状,我们在排便时,肠壁的肌肉处于运动状态或紧张状态,因此更容易受到癌细胞侵犯,导致癌痛症状加剧。
随着癌细胞侵犯的深入,腹痛症状会越来越明显,早期腹痛可能在排便时较为明显,发展至中晚期患者可能长期处于腹痛状态,因此面对肠癌,我们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如何筛查早期肠癌?
肠癌的早期筛查可以提高早期发现的几率,从而提高治疗成功率和生存率。以下是几种早期肠癌筛查方法:
1)粪便潜血试验:
通过检测粪便中是否有潜血来发现肠癌早期病变。如果发现血红细胞或白细胞升高,那么患者可能出现了便血或脓血便现象,应该积极配合后续检查,判断是否是肠癌发生了。
2)结肠镜检查:
通过内窥镜检查结肠和直肠,可以检测到早期肠癌和息肉等病变。通过肠镜检查能够有效观察肠道内的健康状态,肠道黏膜出现破损或溃烂现象,应该积极配合相关检查,筛查是否是肠道疾病或肠癌发生了。
3)CT结肠造影:
利用CT技术对结肠进行造影检查,可以检测到结肠和直肠的肿瘤。CT检查也能有效发现癌细胞是否出现转移或扩散,根据肿瘤的特征判断是否是肠癌。
4)双重造影:
通过将钡剂和空气同时注入肠道,再进行X线透视检查,可以检测到肠道内的肿瘤和息肉。这是一种无创检查手段,可以有效观察肠道内的健康状态,肠道出现异常情况应配合相关检查。
5)基因检测:
通过检测肠癌相关的基因变异来筛查肠癌高危人群。发生肠癌遗传因素有关,这项检查能够帮助我们判断是否是肠癌高危人群,高危人群应该定期进行肠癌筛查,必要时可配合肠镜检查进行活检;建议年满50岁的人群定期进行肠癌筛查,如果有家族史或其他高危因素,建议提前开始筛查。
如果我们出现肠癌症状或疑似肠癌,请及时就医,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注意生活习惯,通过改变生活习惯,能够有效预防肠癌。
看后如觉得有用,欢迎点击左下角 分享和 收藏,右下角 点赞和在看,让更多的人受益,感谢您的支持与厚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