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腾讯云图,像PPT一样简单的数据可视化工具。5元搞定数据可视化,模板丰富,拖拖拽拽就能做出好看的可视化大屏。

讲述:严峻程

我叫严峻程,今年55岁。

我出生在农村,老家在山东省中部的一个小村子里。

我们家有兄弟姊妹五个,我排行老三。

我父亲是一位退伍军人,一米八多的个子 ,走起路来昂首挺胸,他相当于初中文化程度,我爷爷当年是教私塾的,后来教夜校,父亲跟着爷爷学了不少字,学到不少文化知识。

父亲当兵七年,本来可以留在部队好好发展。

正当父亲准备在部队上大展宏图的时候,没想到那年爷爷突然病重干不了活了。

在那个年代里,大家都在生产队里挣工分,如果家里的主劳力倒下了,孩子们就没饭吃了。

为了让兄弟姊妹能填饱肚子,父亲只好万般不舍得离开了部队回到了村里。

父亲的军营梦戛然而止,但是他经常对我们讲他在部队的事,父亲常对我说好男儿就得去报国,去部队锻炼自己。

在父亲的教导下,我大哥去当兵了,我记得大哥穿上军装的时候,我们都去送行,看着大哥那身草绿色的军装,我非常羡慕。

父亲看到了我的神情,他小声对我说:“不用羡慕你大哥,你要是好好学习,到时候要是去当兵的话,比你大哥还要强呢。”

在那个年代里,大家当兵的热情都非常高涨。毕竟对我们农村青年来说,要想有出息除了当兵,就是考大学这条路,这是我们改变命运的两种重要的方式。

当时我就想一定好好读书,如果我考上大学更好,我会好好工作,也是报效国家的一种方式。

如果考不上大学,我就去当兵,在军营里锻炼自己,让自己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战士,争取留在部队为国争光,也为家争光。

我们这里地处偏远,县城里有两个重点高中学校,我们乡镇上也有一所高中。

其实当时按照我的分数完全可以去县城读高中的,但是由于我们这里离县城有七八十里路远,来回非常不方便,当时都靠步行。

父亲建议我就去离家近的学校读高中吧,毕竟我们家生活条件不好,如果去县城读书就得住校,带饭就得带一个星期的,到夏天煎饼就长毛就不能吃了,我们家又拿不出钱来去吃食堂。

本来我非常希望能去县城读书,县城对我来说那是一个新奇而又繁华的世界。

我有一次生了重病,父亲借了一辆架子车,拉着我去了县城看病,我这才有机会去了一趟县城。

那些大楼让我眼花缭乱,街上的小汽车更让我感到好奇。

但是咱的家庭条件摆在那里 家里人口多,就靠父亲和母亲种地维持生活,我不能再给家里造成负担。

我去了那所普通的高中读书,虽然我非常努力,但是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高考的时候我们班里只有一个同学考上了专科,其余的全部落榜了。

高考落榜以后,我曾经失落了一阵子,还好,当兵报国的梦想在我的心里鼓舞着我。

1988年秋天,当村部的大喇叭喊着征兵通知下来以后,我非常激动,马上一路小跑去报名。

体检的时候我一路顺利过关,政审更不用说了,我家几代都是贫农,我父亲我大哥都是退伍军人。

我也终于像当年大哥那样穿上了那身绿色的军装。

穿上军装的刹那,我激动得热泪盈眶。我脊背挺直,目光炯炯,从此我就是一个军人了呀,军人是多么一个神圣的称呼!

当年我们全县有308个人入伍,分到河北某部队的有98人,我们坐了三天三夜的火车,来到了河北的一座城市,我们在这里安营扎寨了。

新兵训练虽然艰苦,但是在我看来,一切也都没有什么。

我是从农村来的,家里生活条件艰苦,在我看来,在部队上训练的艰苦根本算不了什么。

在部队的生活确实比家里强太多太多了,首先在家里的时候,我们天天吃地瓜皮子煎饼,细粮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上。

我们来到部队上,天天吃大白馒头,生活好多了,我没有什么理由不好好训练。

我们在部队上就盼着收到家里的信,急切地想了解家乡的信息。

每次父亲给我写信都会嘱咐我在部队上要好好干,争取留在部队发展。

已经退伍的大哥也是谆谆教导我,传授给我他在部队的一些经验。

我牢记父亲和大哥的嘱托,在部队上努力提升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再就是当时我高中毕业也算是有文化,加上我各方面素质比较过硬,我留在部队转成了志愿兵。

我的妻子是在县城工厂上班的,我们把家在了县城。我拿出所有的积蓄,妻子又拿出她的嫁妆钱,我们买了两间平房当做我们的婚房。

1994年的时候,我转业来到了地方,我的老乡老李也和我一起转业了。

老李的父亲是邮电局的退休职工,他转业的时候对我说,父亲想让他去邮电局,当时他也不太想去,他想去商业局,那时候商业局特别吃香。

但是老李的父亲说邮电局是他工作了一辈子的地方,就想让儿子去继承父业。

老李只好遵从了父亲的意见,选择了邮电局。

我的父亲虽然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但是我对他一直很尊重,遇到大事我愿意和他商量。

我问父亲我的选择去向时,父亲也给我提不出切实可行的意见,父亲只说:“儿子你自己看着办吧。我对外面的情况也不了解,你要是问我村里的事的话,我比较明白,但是对县城的事咱也摸不透。”

当时我们县的供销联社正缺我这样的军队专业的人,他们还给我开出了优惠的条件,如果我去了以后可以把我的妻子也调过去,给安排轻松的工作。

当时供销社人员的待遇特别好,我和妻子商量了一下,我决定要去供销联社。

头几年我在供销联社的日子过得不错,那里工作不累,很轻松,也就是看看每个乡镇供销社的报表,偶尔去外地出发。

当时在供销工资也不低,我非常满意。

但是,社会的发展谁也没法预料,到了1996年的时候, 我隐隐约约的有一种危机感。

因为当时我们这里的工厂纷纷倒闭了,工人失去了工作,都开始自谋职业。

我忐忑不安地想,县里的国营企业基本上倒闭了,那么供销社还能维持多久?

我天天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但是一切没能幸免。

不久,我们这里的供销社也彻底倒闭了,我和妻子都成了下岗工人。

此时的老李听说他已经担任了邮电局的副局长,他的事业发展的非常顺利,而我却成了下岗工人,没有了工作,前途渺茫。

我已经一大把的年龄了,也没有任何的技术和特长,我能干什么呀?

最初下岗的那些日子,我非常消沉,在部队上锻炼那么多年,回来上了这些年的班,没想到却一下子失去了工作。

我都不好意思回村了,我怕父老乡亲们问起来的时候,我无言以对。

但是,一切该面对的都还得去面对,我是一个男人,我得养家糊口,得支撑起这个家的重担。

我妻子的一个亲戚开了一个餐馆,正缺人帮忙,我只好去了餐馆打工。

刚开始在餐馆打工的时候,我都不好意思见到熟人,有一次同学过来吃饭,我就低着头在干活。

没想到还是被其中一个同学认出来了,他大吃一惊说:“哎呀,我的大军官同学,你怎么在这里当服务员啊?你是来体验生活吗?”

我满脸通红地解释说下岗了,在家里没事干,就来亲戚的饭店里帮忙。

他们点了点头,无限同情的样子。

一个同学拍拍我的肩说:“人生处处都是柳暗花明,别灰心,我们都是打工的 ,不也过得怪有劲头吗?咱老同学以后谁有场合的时候就来这里吃饭,大家都支持一下。”

同学的没有看不起我,他们的话让我的心里暖暖的,果真从那以后,亲戚的饭店本来生意不太好,可是有了我这些同学经常来光顾,带来了不少顾客,亲戚一高兴,每月都会给我发点奖金。

慢慢的我适应了下岗的日子,在亲戚的饭店里,我由最初的打扫卫生、端菜,后来慢慢的安排我去厨房进行配菜。

当亲戚看到我为人忠厚老实,干活不疼力气,他就让我跟着厨师学炒菜。

刚开始跟着师傅学掂勺,让我非常为难,饭店里的炒瓢都是纯铁的,比较重,我一只手端着都有些费力。

可是看到厨师却自如地掂勺,我知道是因为我没有下力气去学习。

饭店里客人走了的时候,我总是一个人躲在厨房里练掂勺,终于我掂勺的时候,不会把菜撒出来了。

我为了好好跟着厨师学习,我还出去买了两条烟,塞给了厨师。

我整整跟着这位师傅学习了三年,才算出徒。

我成了厨师以后,我没有离开,我依然在亲戚的饭店里帮忙。

当时我的儿子正上高中,那段时间花钱比较多,儿子身体比较瘦弱,我想赶紧多挣点钱,给他买点东西补充营养。

家里父母年纪也大了,别的兄弟姊妹日子过得也不容易,他们在村里挣钱比我还难,我每月都会固定给父亲生活费。

我犯难的是我们家住的两间小平房,由于地势低洼,一下雨的时候就灌水。

周围的邻居纷纷都搬走了,就剩我们一家。我和妻子咬咬牙,我们又借了不少钱,拿出所有的积蓄,买了一套顶楼的60平的小房子。

为了还账,我一直辛辛苦苦的在亲戚的饭店里干厨师,妻子在早市上帮人卖菜。

我们干的都是辛苦活,挣的都是力气钱。

我一直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当年我没能考上大学,也是心里的遗憾。

虽然后来的军营生活让我的人生得以充实,但是毕竟如今的境遇不尽人意。

可是让人遗憾的是,儿子只是读了一个专科,学的建筑方面的专业。

儿子三年专科毕业以后,我才知道找工作有多难,儿子学历低,投了好多家简历都被人拒绝了。

儿子只得去了我们县城的一家建筑公司在那里上班,儿子一个月的工资只有4000块钱。

要是靠儿子一个人买房子的话,那得等到猴年马月呀,我和妻子商量着,我们再好好努力,帮儿子攒钱买房子吧。

其实,我们当初买房子欠的钱才刚刚还完不几年,我正想歇歇呢,这些年我一直干厨师,我的肩膀天天痛,肩周炎很严重,有时晚上痛得睡觉都睡不着,翻身都不敢翻。

我的肩膀上天天贴满了膏药。

为了多挣钱,我离开亲戚家的饭店,后来去了一个我们县里比较豪华的大酒店,那里招聘厨师工资要高一些,一个月8000块钱。

那天我炒完菜,在后厨里忙完了,我换好了衣服去卫生间的时候,突然我遇到了老李,老李正在那里洗手。

老李非常惊讶,他高兴地说:“老严啊,这几年你去哪里了呀?战友聚会也不见你的面,你也来这里吃饭吗?”

我一看到老李就觉得很尴尬,退伍刚刚转业的那几年,每年的八一聚会的时候,我都会参加,可是后来下岗以后,我就很少参加战友聚会了。

我只和我们县里都是同样打工的战友保持联系,咱觉得人家老李是领导,就不好意思和他来往。

我只好如实说:“这些年我一直干厨师,只不过是现在挪了个饭店,我在这里上班呢。”

老李点了点头说:“哦,我知道了。今天我乡下几个亲戚来来看我母亲,我请亲戚们在这里吃饭,改天咱们叙旧啊。战友聚会你得参加呀,大家都很想念你呢。”

看着老李的背影,我怅然若失。我听战友说过了,老李已经是邮电局的一把手。

那天他倒是很低调,穿了一身洗得有些发白的运动装,一双黑色的运动鞋。

但是他眉目之间的志得意满是藏不住的,一看就是生活优越的中年人,至少比我年轻十岁,其实他仅仅比我小两岁。

听说老李的妻子是在政府部门工作的。他只有一个儿子,研究生毕业以后留在了北京工作。

而我却天天和油烟打交道,和炒勺为伴,长期烟熏火燎这几年我的身体状况也不太好了。

妻子多次劝我别干了,但是想想家里的压力,上有老下有小,不干是不行的。

我父母都90多岁的高龄了,经常生病住院,每次的住院费多数都是我给掏的,哪一次也少不了好几千块钱。

我不继续拼搏,不继续努力,怎么能维持这个大家庭的运转?

看看老李,再看看我自己,说不羡慕老李也是假的。老李是邮电局的局长,而我是一名下岗工人,是一个厨师,当初我们曾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如今差别太大了。

一切都是我自己选择的,抱怨有什么用呢?倒不如好好努力工作。

内容分享:
【腾讯云】网络产品专场特惠,流量包1分钱起,负载均衡7.3折起,最高可领299元NAT网关代金券,速来抢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