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云服务器、云数据库、COS、CDN、短信等云产品特惠热卖中

我国是欧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而欧委会新任主席冯德莱恩自上台之后,对我国的态度就一直很不友好。

在中欧交往中,将我国“去风险化”就是她最先喊出来的。在今年9月,她又挑唆欧盟各国对我国的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而她其他的反华言论更是数不胜数。

可就在中美元首在旧金山进行了史诗级会晤之后,眼见着多国领导人排队与我国元首进行会谈,冯德莱恩终于坐不住了,赶快宣布要带着诚意访问我国。

那么,这冯德莱恩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欧盟领导人?

她这次访华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平步青云

要了解冯德莱恩的政治思路,那就必须了解一下她的其人其事才行。

这位大妈是德国人,具体点说,是过去的西德人,出生于1958年。

不过,她和默克尔大妈的成长背景不同,她老爹原来就是西德老牌政党基民党的元老人物。所以,这给她日后的从政之路省了不少事儿。毕竟,德国的政坛大佬不是她叔叔,就是她伯伯。

基民党在二战后,是美国“马歇尔计划”的“大代理”,属于天生的亲美政党,后来又和其他政党合并为大名鼎鼎的“基民盟”,同样还是走亲美路线。

好了,有了这样的家族基因,冯德莱恩在日后不亲美才叫奇怪。

不过,在她的青年时代,她选择的是“学霸”路线,一路拿到了医学博士学位,然后就当了妇产科大夫。

在学期间,她认识了自己的老公,然后才改姓成冯德莱恩。她老公家的祖上是男爵,家族一直搞纺织品,家大业大。而她老公倒没当商人,而是拿下了生物学博士学位。

婚后,她老公受邀到斯坦福大学任教,他们一大家子也都去了美国。很奇妙的是,除了冯德莱恩,她老公和孩子们都有美国绿卡,也就是双重国籍。

在美国待了4年之后,冯德莱恩回到德国,在母校汉诺威大学当了老师。如果就这样下去,她也算是个妥妥的人生赢家。可在年过不惑之后,冯德莱恩却对政治来了精神。

如前文所述,有她老爹的人脉关系打底,作为基民盟老党员的冯德莱恩步入政坛并不是什么难事,而且,她和默克尔大妈的关系还特别好。

2003年,冯德莱恩回到老家萨克森州当了议员,主管卫生、民生和妇女工作。

2005年,默克尔大妈荣登大宝,为了改变基民盟那种老男人横行的形象,她立刻把冯德莱恩招入内阁。

对于这位有7个孩子,却没有任何黑历史的贤妻良母,德国民众还是很能接受。基民盟的形象也得到了有效改善。可出乎人意料的是,冯德莱恩在内阁却没有继续干自己的老本行。那她干了什么呢?

她当了德国的国防部长!

不得不说,这个选择很“民主”。一个当了10年家庭妇女和10年妇产科大夫的贤妻良母居然有机会掌控了曾经横扫半个欧洲的日耳曼战车。

外界对于默克尔的这项决定,一致认为有两大原因。

一是与这闺蜜的关系确实好,冯德莱恩也很听话,不会干出什么出格的事儿。

二是因为冯德莱恩的美国背景,有她在身边,默克尔和美国的沟通会更为顺畅。

作为“工具人”,冯德莱恩的确让自己的这两大功能正常发挥了作用。但作为欧洲第一位女性国防部长,她的本职工作却做的不怎么样。

在她的任期之内,德军的改革规划交给了美国麦肯锡公司搞;德军的新纳粹分子化妆之后,袭击了难民营;德军内部老兵欺负新兵的丑闻是层出不穷;德军在阿富汗参加战斗时,打到下午5点会按时下班。

对此,冯德莱恩的态度是“跟我没关系”,绝对是甩锅的一把好手。所以,在民意调查中,冯德莱恩的得分稳居后列。在4等评估中,她基本都处于倒数第二档。在默克尔大妈手下的部长中,她是公认的最无能的一个。用庸庸碌碌来形容她的从政能力,是非常客观和形象的。

可神奇的是,在2019年7月,冯德莱恩居然以50票的微弱优势,当选了欧委会新一届主席。

明眼人都知道,她就是被美国扶植上来了,是美国在欧盟的代言人。

好了,捋顺了冯德莱恩的“崛起之路”,就能更清楚地理解她日后的对华政策了。

那么,冯德莱恩是怎么折腾中欧关系的呢?

折腾

冯德莱恩上台时,中欧关系总体还算稳定。尤其是默克尔大妈治下的德国和我国合作得很愉快。

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之下,冯德莱恩本可以直接摘下一个“大桃子”,那就是“中欧投资协定”。

欧洲的经济总体一直不是很好,这项协定的签订对于欧洲经济的重新振兴有着重大意义。但是,美国是不愿意让中欧走得太近。于是,冯德莱恩的对华态度出现了显著的变化。这份“协定”在欧盟的审批流程在2021年初也突然中止。

然后,冯德莱恩在众多公开场合,开始叫嚣欧盟在与我国的交往中要“去风险化”。其实,这只是把“脱钩”换了个概念而已。

可天算不如人算,就在她闹得正起劲的时候,美国挑起了俄乌冲突。而欧盟在默克尔大妈退休后,已经没有一个领导人拥有与美国对着干的气魄。可以说,默克尔大妈是欧洲“最后一个男人”。

于是,冯德莱恩很积极地把欧盟装进了乌克兰的大坑,而且还连出9招制裁欧盟的大号加油站~俄罗斯。最终的结果就是欧盟失去了便宜的能源供给,物价飙升,经济陷入了严重的衰退。

眼见这种困境,作为欧盟的领导人,冯德莱恩的职责本应是引领各国走出困境。然而,她在对外政策上,只是对美国亦步亦趋,其这种做法对于欧盟各国来讲,几乎没有任何的积极意义,只有更消极的作用。

这里插一句的是,冯德莱恩可以说是欧盟领导人中最大号的一个“裸官”。

她在向欧盟申报资产时,只有一个银行账户,里面只有3000欧元,可以算是个无产阶级。她每月工资扣税之后才15000多欧元,在欧盟不算什么高收入阶层,但她自己出行的时候居然能乘坐私人飞机!

这是为啥呢?

还记得前文提到的她老公吗?

这位老公有家医疗公司,而欧盟各机构采购的医疗服务基本都是这家公司提供的。她老公呢,又有美国的绿卡,这些大笔的利润便可以顺利逃过欧盟的监管,流入这两口子的海外账户。

可以说,冯德莱恩既是欧盟最大的“裸官”,也能算是欧盟最大的一个“寄生虫”。

结合其过去的从政经历和几乎没有任何亮点的政绩,能在美国的羽翼之下,能捞多少就捞多少,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看到这一点,就更能体会到她在欧盟中到底扮演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对于中欧关系,她最大的任务就是当一根“搅屎棍”

当然,欧盟内部人士对此也绝对不会熟视无睹。欧理会主席米歇尔就从来不买冯德莱恩的帐。

今年在旧金山刚刚举行完的中美元首会晤可以说是给了冯德莱恩一个大耳刮子。

拜登从“美国的实力”出发,还算是有“出尔反尔”的资本,可冯德莱恩有啥?

眼见中美关系都开始了暂时缓和,冯德莱恩也坐不住了,只能跳出来自己先扇自己两个耳光。这才有了其主动声称要“带着诚意”访问我国。

事实上,她说很快就要来华,跟她并没有什么太大关系。自1998年开始,我国和欧盟就已经建立了一年一度的高层磋商机制。无论她说不说,中欧高层会晤都要举行。

有意思的是,去年的中欧高层会晤,冯德莱恩没来我国,是米歇尔一个人代表欧理事来的。

那冯德莱恩去哪了呢?

她黑搓搓地去了趟美国,还和拜登在一起经过密谋后,发表了一份关于我国的联合声明。欧盟内部对她此举的争议很大。米歇尔干脆公开批评她这是越权的行为。而欧盟内部也有更多的人看清了她作为美国鹰犬的真实嘴脸。

而到了今年,眼看中美元首再度握手,冯德莱恩便迫不及待地跳出来刷存在感。

那么,她这次能真正地“幡然悔悟”吗?

小丑

今年4月,马克龙访华时,冯德莱恩就跟着凑热闹。事实上呢,她是给美国当“监军”,盯着马克龙。

马克龙也对得起她,没让她搭乘自己的专机,而是让这位堂堂欧盟大领导坐客机的商务舱来的。我方虽然没给她安排专门的接机,但还算给冯德莱恩面子,在会谈的时候,至少还给了她一把椅子,没埃尔多安那么狠,让她“亭亭玉立”谈了半天。

眼看我国与法国达成了多项重大合作协议,冯德莱恩在回国后也公开说了几句软话。可几个月之后,她就开始挑唆欧盟各国对我国的电动汽车进行“反补贴调查”。此举使欧盟的领头羊~德国极为不满,而且也进一步加剧了欧盟内部的撕裂。

此外,在我国宣布对镓和锗进行出口管制后,冯德莱恩居然莫名其妙地叫嚣我国的稀土资源应该由欧盟来掌控。

此话实在是让人无语,在西方人的眼中,这个世界是拿实力说话的。那么,欧盟现在有什么实力来实施这个方案?

冯德莱恩已经在“嘴炮”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和特朗普是越来越像。

在中美元首会晤之后,一直唯美国马首是瞻的冯德莱恩立刻调转风向,说自己“要带着诚意访华”。

其实呢?

对于这种满嘴跑火车的家庭妇女不用有太高的期望。很快,她又在欧盟会议上嚷嚷着要“指导我国走上正确的道路”。很明显,她是想在访华之前,给我国来一个下马威。

不得不说,她的思路是相当的奇葩,估计已经忘了上次来华时的教训。如果她再这么莫名其妙下去,这次访华,也绝对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如今,是欧盟需要我国,而不是我国需要欧盟,这个问题,她其实应该有一个很清醒的认识才对。

在不久之前,我国成功召开了“一带一路”盛会,全球有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参加,规模堪比一次联合国大会。这充分证明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对我国“以和为贵”、“合作共赢”原则的认同和希望与我国加深合作的愿望。

试问,在乌克兰大坑里的欧盟现在能有如此大的影响力?

更别说,德、法两国都在努力加深与我国在经济方面的合作。照此下去,冯德莱恩只能在自说自话中度过剩下的任期。而她留给所有人的背影也只不过是一个小丑罢了。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比心]

内容分享:
【腾讯云】9.9元体验2万分钟实时音视频通话,支持1对1或多人音视频通话,单房可支持300人同时在线,10万人同时观看;全平台互通高品质通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