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剧中,何嘉如到死都不知,她身边最危险的不是吕静,而是她。
何嘉如面临三个窘境。
首先,为了换一套学区房,造成资金缺口四十万,好容易到陈立那里借齐,房主又提价五十万。
不得已,叶逸凡动用了老父、岳母的养老钱,掏空了四个口袋后,还背负了三百万房贷。
接着,何嘉如有一个进修的机会,但要自己承担一半学费,为三十万。
与此同时,离开之后,筹划多时的栏目,将尽数落入吕静之手。
那么,为什么说何嘉如到死都不知道,她身边最危险的不是吕静,而是她。此人是谁呢?
剧中有三个人心机很深的人物。
第一个是吕静。常言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何嘉如对吕静有所戒备,所以,一切都在她的可控中。
第二个是韩金金。
韩金金对冯丹家暴的理由是婚后,冯丹迟迟怀不上孩子。
关于家暴,一位学者说,“家暴者的心机,极具欺骗性。施暴时,把责任推给对方,谋求精神控制,让受害者误以为是自己的错,从而对施暴者一再容忍、原谅。”
韩金金正是这么做的。
既然韩金金对冯丹不满,两人可以和平的分手。可是韩金金却为家暴冯丹为乐,是为什么呢?
这位学者说,这是家暴者的第二个心理。韩金金家暴的真实原因,不是嫌弃冯丹不育,而是为了家暴而家暴,以此为借口。如果分了,她就没有了施暴的对象。
在他的指责、贬低下,冯丹完全丧失了自信,误认为除了韩金金,再也没人要她了,从而忍气吞声。
那么,第三个心机深的人是谁呢?
吴总对何嘉如半真半假地说,“如果你跟我办个假结婚,我把我的分房名额让给你,低于市场价一半呢。”
只听此话,何嘉如马上回绝,却有一人听在了心里,对她道,“这是一个多好的机会,你怎么不抓住?”这人是谁呢?正是何嘉如的助理江小珊。
江小珊的心机,比吕静犹有过之。
为了钓住丁文博,江小珊将名片夹故意遗忘在丁文博的车上。
江小珊是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之人。
有一句话说“没有人不喜欢财富,但是获取财富的方式里却最能检验一个人的成色。金钱面前,守不住自己底线的人,终究守不住自己的人生。”
江小珊对丁文博连施手段,是看中了丁文博的家境,图财。丁文博却以为江小珊是看上了他这个人。真相大白之后,两人还能走到最后吗?
更严重的是,何嘉如离开栏目组之后,吕静给了江小珊两个选择,一是离开栏目组,二是当她的眼线,替她监视何嘉如。
江小珊选择了后者。不久,何嘉如到大漠拍片,眼见大功告成,江小珊制造事故,将何嘉如辛苦拍好的母片付之一炬,暗中向吕静邀功。
由此可见,何嘉如身边最危险的不是吕静,而是江小珊吧?
此外,为了换房子,叶逸凡甚至动了跟何嘉如假离婚的念头,其根源在何处呢?
有一句话说“消费有度,存钱上瘾,晴备雨伞,饱备饥粮,才是中年人最有远见的金钱观。”
叶逸凡、何嘉如均是公司白领,收入很好。若非叶逸凡“作”,小日子过得很滋润。
有一句话说“人生不是线性的,不要以为一班车就能把现在的你,带到你期待的位置。将生活过成一场豪赌,只会做空原本拥有的一切。”
叶逸凡犯了两个错,正好与“过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相背。
过往不恋,是指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改变,不要沉浸其中。当下不杂,即当下才是人生中最珍贵的,因此,做事不要思前想后,乱了心绪,要专注。未来不迎,是人们应该拥有对未来的计划,为了目标而努力奋斗,但是,由于未来的事情,没有人可预测,所以,不要杞人忧天地刻意去迎合它。
叶逸凡是犯了刻意迎合的错,把好好的日子过得一团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