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2000+节点无盲区覆盖,注册即可免费使用

叶剑英,一位军事家、开国功臣,他对党和军队的贡献非常巨大,七十年代后期,他全力辅佐华国锋同志,致力于巩固国家形势的稳定。这时,叶剑英着眼于军队体系的领导力量加强,将目光投向了长期在军事科学院任职的粟裕。

粟裕,十位开国大将之首,享有崇高威望和卓越影响力。他在1976年的关键时刻,凭借其独特的威望和影响力,对稳固华东军心起到了重要作用。于是,1979年初,叶剑英大帅力荐粟裕出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并得到了时任军委主席华国锋同志的大力支持。

叶帅之所以如此看重粟裕,源于对他的深刻了解和高度欣赏。在五十年代,军事科学院成立之初,正是叶帅负主责。他点名将粟裕大将调入军科,这不仅是对粟裕的一种保护手段,更是对其军事才能的充分信任。叶剑英在历史上立下赫赫战功,他在中央的讲话具有重大分量。

因此,叶帅的建议迅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响应,与粟裕同志进行了意见交流。粟裕也积极备战,为即将到来的新岗位做好了准备。实际上,从公私两方面来看,粟裕出任军委副主席都是理所当然的。

到了1979年,军委副主席的职务正由几位老将和邓公共同担任,而粟裕,虽未曾当过元帅,却是开国大将之首。考虑到当时正值中越边境紧张时刻,粟裕的军事水平和丰富经验将对我军发挥关键作用。

然而,令人出乎意料的是,1980年负责传达中央军委名单的胡耀邦,当公布名单人选时,却并未见到粟裕的名字,取而代之的是他被改任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这两个职务虽然都是副国级岗位,但从实际角度看,粟裕这样的战神级名将,显然能在军队中更能发挥出自己的专长。

然而,粟裕本人对于这一变动并不在意,他没有表示任何异议,完全遵从组织的工作安排。建国之初,粟裕经历了一系列的波折,晚年时,他的心态已经非常平和。然而,为何在即将公布的军委任命名单中,粟裕的岗位却突然发生了转变呢?

根据粟裕的秘书朱楹的回忆,主要原因是粟裕的“身体不好”。相较于中央军委这样的中枢核心部门,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工作压力相对较轻。粟裕在战争年代多次负伤,身体状况确实堪忧。

进入生涯的暮年,他或许难以适应高负荷、实质性的工作。然而,朱楹也表示,如果首长忙碌起来,心情反而会舒畅,这对保持身体状态也许是有益的。由此可见,粟裕的秘书朱楹非常希望他能够在这个关键岗位上发挥作用,而粟裕显然也希望能在更高的岗位上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

这个时期正值国家进入改革开放初期,党政军系统逐步推动干部年轻化。粟裕的身体状况一般,并且相较于元帅们,他的年龄并没有显著优势。或许组织考虑到这些因素,没有让粟裕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

此外,关于粟裕在1958年遭受的“反个人主义批判”,到七十年代末仍未有新的结论,这对他的任命产生了一些影响。直到1994年,刘华清、张震同志为粟裕平反时,才表明大将长期受到不公正对待。朱楹虽然表达得较为含蓄,但粟裕的另一位秘书鞠开则直言不讳地表示,粟裕未能当选军委副主席是“长期受到不公正对待的表现之一”。

内容分享:
【腾讯云】网络产品专场特惠,流量包1分钱起,负载均衡7.3折起,最高可领299元NAT网关代金券,速来抢购
Top